•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深圳城市发展规划2025【关于高台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时间:2019-05-07 03:33: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举节水旗、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是高台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财政支撑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但高台县特色农业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带动能力不强,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商品率仍然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文章从高台县的实际出发,分别从改善装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技推广运用和培育新型农民4个方面做了思考。
      关键词:高台县;产业化;科技;新型农民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2-0006-03
      近年来,高台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举节水旗、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六县”建设为目标,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财政支撑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为现代农业建设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科技水平、资金投入、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等方面打好了基础,同时,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高台县特色农业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带动能力不强,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商品率仍然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从而影响和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今后,按照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坚持一条主线,打造两张名片,突出三项重点,走好四条路子,注重五个结合,推进六县建设”的总体思路,如何走好“资源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产业化、产业标准化”的路子,加快“现代农业县”建设,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抓好落实。
      1 坚持把改善农业装备条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交通、生态、农村沼气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产业化基地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套到哪里。
      1.1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水利化程度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继续搞好农田水利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重点实施好节水灌溉、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
      1.2 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
      加大技术、资金支持力度,高度重视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逐步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强农村通讯、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完善农网改造工程,着力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问题。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条件,突破城乡界限,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2 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
      区域布局、合理规划是提升现代农业规模效益的客观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最佳适宜区和效益优先原则,按照“做优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发展循环农业”的要求和“突出特色、规划先行、注重规模、相对集中”的思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2.1 巩固提升支柱产业
      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发展壮大蔬菜、制种、加工番茄、棉花等农业主导产业。打好设施农业和制种产业“两张牌”。设施农业上,以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园区智能温室和工厂化育苗中心为重点,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挖掘和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潜力。抢抓省上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机遇,继续加大财政对设施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并举,着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加快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防寒增温、钢架大棚蔬菜延后栽培、高效农田节水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力发展蔬菜分级包装和贮运保鲜技术。转变服务职能,从抓生产向生产、营销并重转变。成立蔬菜出口公司,注册高台蔬菜产地标志,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进行采收、分级、加工、包装和销售,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巩固和开拓新疆市场,开辟中亚和欧洲蔬菜出口创汇新通道。在王马湾村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出口生产示范点,引进美国尖椒、以色列西红柿、荷兰黄瓜等出口蔬菜新品种。加快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扶持农产品冷藏保鲜储运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超市、批发市场建立直销网络,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将优势、特色蔬菜打入超市。鼓励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和注册蔬菜商标,提升高台蔬菜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运销协会,发展订单蔬菜生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制种产业上,充分利用好“张掖玉米种子”这块“金子招牌”,严格推行种子生产基地认证制度,严把企业准入关口,促进制种基地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和鼓励制种企业加快建设果穗烘干、脱粒、精选、计量、包装等成套流水加工设备,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加快制种企业的兼并重组,成立种业集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种业协会监督、监管作用,提高群众诚信意识,完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加强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抢撬基地、私留倒卖、抢购套购种子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制种产业持续发展。
      2.2 培育新兴特色产业
      要立足资源特色、围绕市场需求的同时着眼综合效益,从区域布局、品种结构上培育壮大马铃薯、黑番茄、旱地谷子、小杂粮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力争做到品质高调、结构优调。积极引进、消化、推广优质马铃薯、特色蔬菜、旱地谷子、小杂粮等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实现优质农产品量的扩张、提质,促进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有大的发展。
      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加大废旧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重大农业病虫害预警预报和植物检疫工作,严把农产品运输检疫和农作物产地检疫关口,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系统防治。加快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实施农村沼气巩固提升工程,坚持“抓建设、抓管理、抓质量、抓投入、抓服务”5措并举、系统措施,新建农村沼气600户,开展农村沼气“大培训、大回访”活动,搞好对历年修建沼气池的走访调查和恢复利用,提高沼气池使用率。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一池三改”农村沼气建设,大力推广“畜—沼—菜”、“畜—沼—果”和“畜—沼—粮”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能源)—种植业”为一体的小型循环农业产业链,解决农村家庭生活及照明的能源问题,促进种养业的发展。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养殖小区大型沼气项目,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褡ㄒ岛献魃缬爰庸て笠怠⒊小⑴⑹谐〗⒅毕纾埂芭┏越印保攀啤⑻厣卟舜蛉氤小9睦现の薰Α⒙躺⒂谢卟撕妥⒉崾卟松瘫辏嵘咛ㄊ卟说氖谐≌加新屎椭取9睦┟褡ㄒ岛献髯橹⒘菲笠怠⒃讼幔⒄苟┑ナ卟松敌型骋还芾恚骋幌邸V浦植瞪希浞掷煤谩罢乓从衩字肿印闭饪椤敖鹱诱信啤保细裢菩兄肿由厝现ぶ贫龋习哑笠底既牍乜冢俳浦只叵蛴攀破笠导小R己凸睦浦制笠导涌旖ㄉ韫牒娓伞⑼蚜!⒕ ⒓屏俊暗瘸商琢魉庸ど璞福岣呱庸つ芰Α<涌熘浦制笠档募娌⒅刈椋闪⒅忠导牛蟹⒕哂凶灾髦恫ǖ挠帕计分郑銮糠⒄购缶ⅰ3浞址⒒又忠敌峒喽健⒓喙茏饔茫岣呷褐诔闲乓馐叮晟评娣峙涞鹘诨啤<忧苛现捶ǎ侠鞔蚧髑狼嘶亍⑺搅舻孤簟⑶拦禾坠褐肿拥任シㄐ形⒔∪喙艹ばЩ疲俳浦植党中⒄埂�br>  2.2 培育新兴特色产业
      要立足资源特色、围绕市场需求的同时着眼综合效益,从区域布局、品种结构上培育壮大马铃薯、黑番茄、旱地谷子、小杂粮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力争做到品质高调、结构优调。积极引进、消化、推广优质马铃薯、特色蔬菜、旱地谷子、小杂粮等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实现优质农产品量的扩张、提质,促进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有大的发展。
      2.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加大废旧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重大农业病虫害预警预报和植物检疫工作,严把农产品运输检疫和农作物产地检疫关口,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系统防治。加快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实施农村沼气巩固提升工程,坚持“抓建设、抓管理、抓质量、抓投入、抓服务”5措并举、系统措施,新建农村沼气600户,开展农村沼气“大培训、大回访”活动,搞好对历年修建沼气池的走访调查和恢复利用,提高沼气池使用率。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一池三改”农村沼气建设,大力推广“畜—沼—菜”、“畜—沼—果”和“畜—沼—粮”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能源)—种植业”为一体的小型循环农业产业链,解决农村家庭生活及照明的能源问题,促进种养业的发展。扶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养殖小区大型沼气项目,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存入我的阅览室   3 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也是农村发展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大事,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的发展动力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产品联合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依托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坚持走“高位起步、多元投入、择优扶强”的思路,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真正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税收、土地优惠。在项目安排及水、电、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整合农业资金,实行项目与产业挂钩,重点产业重点扶持。
      3.2 建设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化的发展基础
      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第一车间”。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水平,实现“建设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新坝乡重点发展反季节温室葡萄、马铃薯和旱地谷子;骆驼城乡重点发展精品玉米制种;南华镇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蔬菜;巷道乡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合黎乡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设施蔬菜、露地蔬菜,宣化镇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棉花;黑泉乡重点发展棉花和加工番茄;罗城乡重点发展棉花、加工番茄和瓜菜制种。同时在新坝乡积极发展燕麦,在黑河两岸发展小杂粮。使蔬菜面积达到5 333.33 hm2、加工番茄2 333.33 hm2、制种6 666.66 hm2、棉花3 333.33 hm2、葡萄2 000 hm2、马铃薯1 000 hm2、燕麦1 333.33 hm2、小杂粮1 333.33 hm2。使优势产业向优势基地集中,各产业特色鲜明,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3 333.33 hm2以上。
      3.3 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有限的土地,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依法、有偿、合理地进行流转,使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4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产业化的发展保障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运转约束机制,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企业、农户、专合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要让利于民,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实际、有效的利益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多赢格局。
      3.5 建设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的宣传与培训,认真实施好张掖市农业局组织起草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的5类56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检验手段,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奖励;强化蔬菜出口创汇能力建设,对蔬菜出口创汇给予奖励;强化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争市场的意识,鼓励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优势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在取得品牌的基础上争创名牌;积极探索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优先进入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到国内外展示、展销品牌产品,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
      4 坚持把科技推广和运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灵魂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4.1 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
      加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研究与之相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县、乡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增强县级信息平台、村级信息服务点、市场信息监测点和“农信通”的建设,不断拓展和更新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广泛宣传贯彻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2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
      产、学、研协作结合,加强与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院校的联系,采用技物结合、土地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多渠道与科研院校合作,建基地、办企业,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科技承包服务,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4.3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和人员待遇,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构建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继续聘请农民科技指导员,提高补助标准,脱产开展工作。
      5 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增加投入,抓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和“群众创家业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责任编辑 刘锦辉)   3 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也是农村发展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大事,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的发展动力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产品联合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依托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坚持走“高位起步、多元投入、择优扶强”的思路,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真正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税收、土地优惠。在项目安排及水、电、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整合农业资金,实行项目与产业挂钩,重点产业重点扶持。
      3.2 建设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化的发展基础
      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第一车间”。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水平,实现“建设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新坝乡重点发展反季节温室葡萄、马铃薯和旱地谷子;骆驼城乡重点发展精品玉米制种;南华镇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蔬菜;巷道乡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合黎乡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设施蔬菜、露地蔬菜,宣化镇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棉花;黑泉乡重点发展棉花和加工番茄;罗城乡重点发展棉花、加工番茄和瓜菜制种。同时在新坝乡积极发展燕麦,在黑河两岸发展小杂粮。使蔬菜面积达到5 333.33 hm2、加工番茄2 333.33 hm2、制种6 666.66 hm2、棉花3 333.33 hm2、葡萄2 000 hm2、马铃薯1 000 hm2、燕麦1 333.33 hm2、小杂粮1 333.33 hm2。使优势产业向优势基地集中,各产业特色鲜明,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3 333.33 hm2以上。
      3.3 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有限的土地,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依法、有偿、合理地进行流转,使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4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产业化的发展保障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运转约束机制,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企业、农户、专合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要让利于民,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实际、有效的利益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多赢格局。
      3.5 建设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的宣传与培训,认真实施好张掖市农业局组织起草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的5类56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检验手段,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奖励;强化蔬菜出口创汇能力建设,对蔬菜出口创汇给予奖励;强化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争市场的意识,鼓励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优势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在取得品牌的基础上争创名牌;积极探索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优先进入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到国内外展示、展销品牌产品,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
      4 坚持把科技推广和运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灵魂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4.1 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
      加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研究与之相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县、乡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增强县级信息平台、村级信息服务点、市场信息监测点和“农信通”的建设,不断拓展和更新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广泛宣传贯彻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2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
      产、学、研协作结合,加强与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院校的联系,采用技物结合、土地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多渠道与科研院校合作,建基地、办企业,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科技承包服务,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4.3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和人员待遇,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构建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继续聘请农民科技指导员,提高补助标准,脱产开展工作。
      5 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增加投入,抓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和“群众创家业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责任编辑 刘锦辉) 存入我的阅览室   3 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也是农村发展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大事,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的发展动力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产品联合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依托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坚持走“高位起步、多元投入、择优扶强”的思路,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真正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税收、土地优惠。在项目安排及水、电、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整合农业资金,实行项目与产业挂钩,重点产业重点扶持。
      3.2 建设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化的发展基础
      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第一车间”。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水平,实现“建设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新坝乡重点发展反季节温室葡萄、马铃薯和旱地谷子;骆驼城乡重点发展精品玉米制种;南华镇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蔬菜;巷道乡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合黎乡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设施蔬菜、露地蔬菜,宣化镇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棉花;黑泉乡重点发展棉花和加工番茄;罗城乡重点发展棉花、加工番茄和瓜菜制种。同时在新坝乡积极发展燕麦,在黑河两岸发展小杂粮。使蔬菜面积达到5 333.33 hm2、加工番茄2 333.33 hm2、制种6 666.66 hm2、棉花3 333.33 hm2、葡萄2 000 hm2、马铃薯1 000 hm2、燕麦1 333.33 hm2、小杂粮1 333.33 hm2。使优势产业向优势基地集中,各产业特色鲜明,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3 333.33 hm2以上。
      3.3 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有限的土地,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依法、有偿、合理地进行流转,使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4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产业化的发展保障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运转约束机制,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企业、农户、专合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要让利于民,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实际、有效的利益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多赢格局。
      3.5 建设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的宣传与培训,认真实施好张掖市农业局组织起草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的5类56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检验手段,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奖励;强化蔬菜出口创汇能力建设,对蔬菜出口创汇给予奖励;强化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争市场的意识,鼓励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优势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在取得品牌的基础上争创名牌;积极探索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优先进入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到国内外展示、展销品牌产品,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
      4 坚持把科技推广和运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灵魂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4.1 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
      加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研究与之相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县、乡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增强县级信息平台、村级信息服务点、市场信息监测点和“农信通”的建设,不断拓展和更新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广泛宣传贯彻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2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
      产、学、研协作结合,加强与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院校的联系,采用技物结合、土地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多渠道与科研院校合作,建基地、办企业,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科技承包服务,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4.3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和人员待遇,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构建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继续聘请农民科技指导员,提高补助标准,脱产开展工作。
      5 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增加投入,抓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和“群众创家业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责任编辑 刘锦辉)   3 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也是农村发展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的大事,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的发展动力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的农产品联合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依托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坚持走“高位起步、多元投入、择优扶强”的思路,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真正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实行税收、土地优惠。在项目安排及水、电、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整合农业资金,实行项目与产业挂钩,重点产业重点扶持。
      3.2 建设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化的发展基础
      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和市场的“第一车间”。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水平,实现“建设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新坝乡重点发展反季节温室葡萄、马铃薯和旱地谷子;骆驼城乡重点发展精品玉米制种;南华镇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蔬菜;巷道乡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合黎乡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设施蔬菜、露地蔬菜,宣化镇重点发展玉米制种和棉花;黑泉乡重点发展棉花和加工番茄;罗城乡重点发展棉花、加工番茄和瓜菜制种。同时在新坝乡积极发展燕麦,在黑河两岸发展小杂粮。使蔬菜面积达到5 333.33 hm2、加工番茄2 333.33 hm2、制种6 666.66 hm2、棉花3 333.33 hm2、葡萄2 000 hm2、马铃薯1 000 hm2、燕麦1 333.33 hm2、小杂粮1 333.33 hm2。使优势产业向优势基地集中,各产业特色鲜明,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3 333.33 hm2以上。
      3.3 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村有限的土地,在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依法、有偿、合理地进行流转,使土地的合理流转与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4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产业化的发展保障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运转约束机制,协调好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实现企业、农户、专合组织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和农村专合组织要让利于民,积极探索和推广符合实际、有效的利益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多赢格局。
      3.5 建设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的宣传与培训,认真实施好张掖市农业局组织起草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的5类56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检验手段,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的给予奖励;强化蔬菜出口创汇能力建设,对蔬菜出口创汇给予奖励;强化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争市场的意识,鼓励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优势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在取得品牌的基础上争创名牌;积极探索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优先进入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到国内外展示、展销品牌产品,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
      4 坚持把科技推广和运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灵魂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4.1 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
      加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研究与之相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县、乡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增强县级信息平台、村级信息服务点、市场信息监测点和“农信通”的建设,不断拓展和更新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广泛宣传贯彻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2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
      产、学、研协作结合,加强与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院校的联系,采用技物结合、土地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多渠道与科研院校合作,建基地、办企业,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科技承包服务,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4.3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设施条件和人员待遇,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构建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继续聘请农民科技指导员,提高补助标准,脱产开展工作。
      5 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发挥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增加投入,抓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和“群众创家业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责任编辑 刘锦辉)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高台县 现代农业 思考 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