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清末民初新式学堂 清末民初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

    时间:2019-01-15 03:39: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清末民初,我国内忧外患,地处边疆的黑龙江省成为被瓜分的前线。在“教育救国”的号召下,黑龙江省掀起了一场普及新式教育的风潮。生活在中俄交界的鄂伦春民族文化落后,没有明确的民族和国家意识,时刻有被分化的危险,因而加强鄂伦春民族教育具有稳定边疆的重大意义。本文探讨了清末民初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教育兴起的原因、发展状况,剖析了发展的障碍以及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的意义,其中关于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的推广、发展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和稳定边防,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清末民初;黑龙江;鄂伦春;新式教育��
      
      一、
      鄂伦春即索伦,是古代肃慎、东胡、鲜卑、契丹、室韦、��、女真民族一脉相承的后裔。清末黑龙江省鄂伦春人民分五路居住:黑龙江城有库玛尔、比拉尔两路;墨尔根城有阿里、多普库尔两路;呼伦贝尔城有托河一路。世代生活在黑龙江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即今塔河、呼玛、黑河、逊克、嘉荫等市县。
      鄂伦春族民风淳朴,长期以单一的渔猎、采集为生活方式。在山谷间随时迁移,居住在草架窝里,不习农务,仅以打猎野兽,穿皮食肉度日。无论男女,嗜酒如命。“亲丧则架木悬尸,俟晒干然后埋葬。”疾病不用医,专事跳神。“婚、丧、祭等不择吉,以阴晴为休咎,善观月。至于元旦节,男女互相握手、跳舞、唱歌而乐之,但同姓本族男女不准握手、唱歌,且没有翻译的词曲。”
      鄂伦春民族教育一直处于“言语与满人能相通,不解文字,间有稍识满文者”,有语言,无文字,没有自己的民族学校的状况。清朝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实行的以“国语骑射”为核心内容的旗学教育,八旗生童“习满文、骑射,日不过一二时为率”,加之清政府排斥汉族文化,使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教育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直到1905年清废科举,兴学堂,陆续在瑷珲、黑河、墨尔根建立新学堂,允许鄂伦春族子弟就近入学。1908年兴东道毕拉尔路协领庆山筹办鄂伦春族的毕拉尔路蒙养小学堂,学校在1910年2月开学,校址设于协领公署所在地的车陆(现逊克车陆乡),这是鄂伦春的第一所小学。稍稍改变了“鄂伦春人户,向无寺院教读,前清时代私设满文学塾,仅识满洲文字,不识汉文,其稍晓汉语者十之二三”的教育落后状态。 �
      
      二、
      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压力下,中国政府极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随着第一所鄂伦春学校的开办,鄂伦春民族教育迅速兴起。在1914年1月,省立第三鄂伦春国民学校在嫩江县城正式开学,有学生30名。1914年7月,省立第二鄂伦春国民学校在毕拉尔路协领衙门所在地车陆成立,有学生31名。1915年11月1日,省立第一鄂伦春国民学校在库玛尔路宏户图成立,有学生30名。1920年5月,在嫩江县城东北喀尔通屯建立公立第一鄂伦春国民小学,学生25人。同年10月在嫩江县城东南的麦海屯建立库玛尔路公立第二鄂伦春国民学校,有学生15名。1920年9月经黑龙江省省长批准,在嫩江城内省立第三鄂伦春国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省立第一鄂伦春高等小学,招收学生15名。1921年9月在瑷珲城内建立了省立第二鄂伦春高等小学校。1928年3月15日,湖通镇国民小学正式成立。1920年4月在布西的拔彦(今内蒙境)成立阿里多布库尔路公立第三鄂伦春国民学校,有学生30名。1914年到1928年共兴办鄂伦春族初、高等小学8所,其中省立3所,路立4所,群众集资1所。
      学校的资金来源共有三种:第一种是公立,吃、穿、用、学杂费都由政府承担。第二种是由鄂伦春群众集资。第三种是公私合办。在四所路立学校中,从选派教员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再到学校开办地点的选择均由政府教育部门决定,而学校的办公经费一般由猎户分摊。
      鄂伦春族学校采取了有别于传统的八旗“国语骑射”的新式教育方式,但具体开设课程没有详细的记录,笔者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归纳出课程的设置情况。
      据《监察鄂伦春学务委员邹召棠视察省立第三鄂伦春高等小学校办理情形请鉴核事呈》中记载:“校长刘喜雨管理校务任事勤实,担任高小级历史、地理、修身、国文、讲经、音乐;国民两级修身、国文、汉语、音乐。教员崔崇绵教态活泼,教授得法,担任高小级算术、理科、手工、图画、体操;国民两级手工、图画、算术、体操”。在《监察鄂伦春学务委员邹召棠为视察省立第二鄂校情形请鉴核事呈》中记载:“校长李殿卿教授修身、国文。教员索文聚教授算术、体操、音乐、手工、图画”。《黑龙江省长公署为筹办鄂伦春国民教育给教育厅训令》中附的《筹办鄂伦春国民教育简章》中规定:“各路国民学校教科宜注重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四科,并应添设汉语一科,以便从事教授”,从中可以看出国民学校开设修身、国文、算术、体操、汉语、音乐、手工、图画八门课程,高小比国民学校多开设历史、地理、讲经、理科四门课程。以上课程设置说明当时已经具有近代新式教育的雏形,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打破了传统学习中重文轻理的偏见,可以说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大进步。�
      
      三、
      鄂伦春民族教育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原因。
      第一,边疆民族危机严重,出于对国防安全的考虑而发展鄂伦春教育。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就利用不平等条约、武力占领等手段侵占我国领土。在1900年伙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更是在东北侵占大片领土,他们采取的方式是以武力入侵为主,政治、经济、文化渗透为辅,使鄂伦春人中一度出现了“受其笼络,入籍信教,听其自由”,“其心向俄,隐患堪虞”,“与俄人日亲日近,与国人日远日疏”的情况,同时煽动和支持我国蒙古族一小部分上层反动王公贵族搞独立,妄图逐步的分裂中国领土,并对大小兴安岭地区鄂伦春人进行种种阴谋活动,使这一地区的政治形势极为动荡。地方官员在报告中这样写道:鄂伦春人“几不知其为华人,而中国官吏反至情形隔阂,不通闻问,隐患伏于无形,边事何堪设想”,可见形势十分危急。一些有远见的地方官员在寻求解决方法时,把兴办鄂伦春民族教育与维护边疆安全联系在一起,提出“整顿鄂伦春人教育,关系筹边治内,洵为急要之图”,发出“鄂伦春之地势大于三蒙数倍,�[逼]近江滨,尤非三蒙定居腹地者可比,则兴学益不可缓,敝陈管见可否咨行教育部提出国务会议追加经费,以迪边氓,中国幸甚!江省幸甚!”的呼吁。边疆危机严重,大力加强鄂伦民族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途径,也是地方官员的共识,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兴办教育就少了很多障碍。
      第二,教育落后,没有束缚,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黑龙江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地旷人稀,文风素弱。纵有向学赴考之人,每科兼满合号者不过百数十人,不但不能比肩内省,即较之奉吉两省亦�乎其后矣!”同时清政府为了保持满人“尚武”、“纯朴”之风,在黑龙江地区采取恩养政策,实行旗汉分治。极力排斥汉文化的影响,不许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使东北丧失了和中原汉族文化融合的机会,黑龙江教育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也正是因为落后给新式教育提供发展机会。
      第三,俄国进行文化渗透,江省民智渐开,易于接受新事物。在与俄国人的来往中,俄国人时时对鄂伦春人进行文化渗透,在漠河一带的鄂伦春部落,多受俄人笼络,有的竟剪发被称为剪发部落,一向与俄商贸易,兑换烟、酒、麦、糖、布匹、火药等物品,亦无需实在的金钱,相习已久,彼此称便。这表明在与俄国人交往时,鄂伦春人民不自觉地学会了俄国人语言风俗,受到俄国及西方近代先进科学文化的熏陶,开拓了眼界,为兴办鄂伦春族学校奠定了基础。
      
      四、
      鄂伦春民族教育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起来的,民族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国家的政局动荡给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第一,生活空间广阔,不利于组织教学活动。在大小兴安岭近千平方千米的广大地区内生活的鄂伦春族人口仅有4 200人,分布极其分散,在《毕路详议筹备教育事项清单》中有“查毕路鄂伦春四佐统共一百九十七户,男女大小计九百七十三名口,向在爱辉所属下游直至松花江口,沿江深山一带漫散而居……现正派员分头收笼”的记载,在《黑河道尹张寿增报告毕路协领收笼鄂族难户情形并抄附难户清册详》中也有“各持道尹发给护照,带领鄂兵前赴下游乌云河、汤旺河一带,收笼逃难未归各户”的情形,这些情况使开办学校的任何一项普通工作都显得十分困难。
      第二,久居深山,免疫力差,易受疾病侵袭。鄂伦春民族过着迁移的生活,少则三五户,多则十余户,身体免疫力差,其习俗“小儿不种痘,故每至城市辄痘发而死”,在人群密集的地区生活患病率很高。如第三鄂校“自开办以来,学童先后染病,死者至十一名之多”。因此,鄂伦春族学生和家长很恐惧过集体生活的学校,加之性情散漫,逃学和放假后不能返回学校的情况较多,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第三,教育经费紧缺,师资严重匮乏。清政府、民国政府、北洋政府都面临着财政危机,国库一贫如洗,投入到教育的经费很少,投入到鄂伦春民族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鄂校办学均因陋就简,八所鄂校的校舍全部是草房,而且还有租赁房屋,和政府办公地在一处的情况,如省立第二鄂伦春国民学校,在协领公署西院;库玛尔路公立第二鄂伦春国民学校,校舍是租的两间草房。虽然为了加强鄂伦春学校的师资力量,黑龙江省对鄂校任课教师提出“拣用教员必取其富有忍耐心,能任劳持久者”的高要求,给予“月薪暨工费视省城小学无异”的高工资,借此待遇来吸引人才,但愿意到此工作的老师还是很少。再者由于鄂伦春民族有语言无文字,学校只能借助满文教学,然而鄂族儿童满语程度极低,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从1914年到1928年,短短的15年便实现了鄂伦春民族教育的从无到有,共办起鄂伦春族初、高等小学8所,在校生约200人,占当时鄂伦春总人口4 200人的4.5%。对于一个有语言无文字处于原始社会形态的落后的少数民族来说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鄂伦春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正如库玛尔路协领于多三在1928年呈文中提到的办学成绩:“……我鄂伦春人散居山林,世守游猎,浑噩无知,生计艰难,实为痛苦之民族也。”“幸自民国三年,有省立第一,第二,第三各校以来,渐知读书为人生之要务,一般鄂民遣子弟入学日渐增多。就以省立第三鄂校论,先后高初毕业者共计有30名,充当库玛尔路、阿里路佐领、骁骑校、暨在金厂或路军充差者20余名,此皆教育之效也。”达到了使鄂伦春族“青年咸受适当教育,了解国家种族之真意及人民应有之生活”的现实目的,促进了鄂伦春民族的发展,同时对维护边疆的稳定,抵御外来侵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黑龙江省档案馆.档案史料选编•黑龙江少数民族.哈尔滨:1985.
      ②隋丽娟.清末新政与黑龙江新式教育•求是学刊,2003,(3).
      ③黑龙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④谢岚,李作桓.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推荐访问:鄂伦春 黑龙江省 民初 清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