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度《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8篇

    时间:2023-11-28 09:00: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课文解读:本文故事性强,对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8篇,供大家参考。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8篇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篇1

    课文解读:

    本文故事性强,对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展开,跟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贴近,所以学习起来会很容易。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设计依据: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2.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3.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体验、感悟和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和聪明树

    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大家猜猜老师想画的是什么?(老师画一简笔画树,树干上的枝*手面用来写人名,几个直线就可完成此棵树)学生答:树。教师:真聪明!对!这是一棵树,而且是棵“聪明树”!凡是名字被写到树上的人表示他非常的聪明!我们在小学学到了我国古代哪些聪明少年?请告诉老师,我将把他的名字写到“聪明树”上。像这样的少年我国古代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再去认识几位这样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字词识读,理解文意

    1.读――学生自读,把握节奏:请大家先自由的将课文读一遍,当你能够流利朗读的时候请举手,最先举手并流利朗读课文的同学,你的名字将被写在“聪明树”上。(待学生举手后请学生朗读,师生订正后并请其他同学评判是否可上“聪明树”。)

    2.问――自读提问,词句积累:俗话说,学习贵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学问。现在请大家结合书下的注释看书,看看有没有不懂的词句,如果有请举手告诉大家,由同学和老师帮你解决,问题提的最好的同学,你将是最会提问的聪明学生,“聪明树”上的位置已经帮你留好了!(学生提问,师生互答)

    3.背――比赛背诵,培养能力:大家问题提的都很好。老师还想知道我们班上哪位同学最会背书。《咏雪》一文只有六句话,现在请你开始背诵这则故事,当你能的时候请举手,你的名字将会从“聪明树”会背的枝丫上长出来。(学生读书、背诵、上“聪明树”)

    4.述――创新讲述,发展思维: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把第二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下,不过你想上“聪明树”的话就必须创新,试着用陈元方或友人的口吻讲述。(老师提示故事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这样才能讲的生动。讲的好的上“聪明树”)

    三、问题研讨,拓展思维

    1.分组讨论一:现在“聪明树”上已有了许多聪明的少年,《咏雪》一文中也有两个聪明的少年,现在如果他们两人中只有一个人可上“聪明树”,你同意谁上?为什么?

    2.分组讨论二:第二则故事中友人已下车向元方道歉,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失礼?如果失礼他将不能上“聪明树”,你是否同意陈元方上“聪明树”?说说理由。

    四、知识迁移,搜理积累

    现在“聪明树”的顶端还有两个位置,名字被写到这个位置的人你将是最聪明的。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学生?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你。

    思考:《咏雪》中谢朗和谢道韫将“纷纷白雪”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还能不能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说的好,你的名字将被写到聪明树的顶端。

    五、激情总结

    今于老师有幸同大家一起认识了才华出众的谢道韫,明白事理的陈元方;老师更有幸的是认识了我们班上许多会读、会问、会背、会讲、会说的聪明学生!让我们今后每节课都能像今天这节课这样聪明,把属于我们自己的“聪明树”浇灌的更高更大!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篇2

    黑龙江 戴来生 徐锋 宁铁霞 青岛 宋晓渝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 完成课后练习

    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篇3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篇4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关于古代小说的说明,最早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

    下面分说课文所选的两则:

    (一)《咏雪》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

    文章交代咏雪的背景只用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别看这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下面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二)《陈太丘与友期》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本文记陈纪和来客的对话。先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写法与前一则相同。

    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属于信息交流性质,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结尾是: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但陈纪“入门不顾”。

    1.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陈太丘与友期》何以不入“夙惠”门?

    “夙惠”门是《世说新语》36门中的第12门,专记聪敏儿童的故事。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所以还是放在“方正”门内为好。

    故事的结尾亦有争议。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纪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我们不赞同这个说法,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一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感知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本文不是标准的书面体,只能算古白话,但文章不长,两则加起来不足二百字,读读背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1.第一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第二问:“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按:“儿女”在古诗文中亦有专指子女的用法,如杜甫“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月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诸句中,“儿女”皆指子女。

    2.第一问是常识性的,有这类常识,读文言文才不至于弄错人称。“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家君”的用法见课文注释。

    第二问是探究性的,学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

    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设题目的是积累词语。

    1.“俄”,又常与“而”“顷”诸字连用,皆片刻义。“欣然”,高兴地。然,语助,无义;或作“……的样子”。

    2.“拟”,比、比拟。这是古义。唐以后才有准备、打算义,如“比拟好心来送喜”(唐代民歌),“也拟泛轻舟”(宋李清照词《武陵春》)。

    3.“未若”,比不上。

    4.“乃”,这里是“才”的意思。按:此字用法较多,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切忌多讲,碰上一种说一种最好。

    5.“期”,约会、约定。“委”,舍弃。

    三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设题目的是诱发学生评价诗句的兴趣,评价质量的好坏是次要的,有争论更好。教师可以参考“问题研究”第1点的说法作解释,但无须作定论。

    最后一问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自创比喻更好,如果想不出,也可以引下面这首诗为例,让学生说说诗中对飞雪的比喻好在哪里。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它所提供的都是“清谈”的资料──正因为这个缘故,鲁迅称此书为“名士底(的)教科书”。我们要认识这个特点,并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本课的基本教学方式应当是“诵读—讨论—诵读”。下面谈几点具体的建议。

    读课文一至二遍,然后着重准备复述,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课上复述故事要跟诵读结合起来,直至基本成诵;然后讨论练习一的第2小题和练习三,讨论的重点是练习三。最后再背诵课文,完成词语练习。

    可以用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导入  。例如《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学生大概很熟悉,可让他们试讲,然后指明出处,并简要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本文拟用两课时教读,估计时间略有富余,无妨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抄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读后试讲。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猜谜语导入。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千万片,

    飞入芦花皆不见。

    (谜底:雪花)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1)介绍刘义庆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逸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2)介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 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

    飞扬之态 形似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 神似

    文化内蕴 韵味

    六、 拓展延伸

    1、 欣赏古人对飞雪的描写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作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

    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

    -------------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有韵味。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人新课: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一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二、 初读课文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如有不懂的字、词、句圈出来,通过查词典,或互相讨论来解决,教师巡回释疑,检查,并和同学一起讨论疑难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把握重点字词:

    a、与友期行 :约定太丘舍去 :放弃;离开  去后乃至 :才;到

    相委而去 :丢弃则是无信 :信用 下车引之 :拉

    入门不顾 :回头看  尊君在不:通“否”,表疑问

    b、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尊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我的父亲,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教师补充:平时遇到的一些尊称有: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谦称有: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

    2、把握重点语句(注意文言中的省略现象)

    ①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朋友)过了正午还没有到来。

    ②(家君)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家君)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复述时注意以下问题:1.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是谁?(友人、元方)

    2.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通过有关语句确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四、三读课文,探究人物性格。

    1.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文中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通过有关语句确定。(交流讨论。)

    a、陈太丘

    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友人

    言而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言语无礼(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错能改 (友人惭,下车引之。)

    c、元方

    懂礼识义(待君久不至,已去)

    义正词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童真无邪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还有“元方入门不顾”都是童真无邪的表现)

    2、结尾处,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

    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 ——顾炎武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 谚语

    2.假如你是友人,或者是元方,在本课的特定情境中,你在言谈和举止方面应该怎样做?

    a.友人:

    1) 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 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 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家的父亲。

    4) 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

    5) 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b.元方:

    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4)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篇6

    22.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一、 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法指导: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

    二、 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期:qī:约定。

    过:超过。

    舍:放弃。

    去:离开。

    乃:才 。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尊君在不( fǒu   ):   现在写作 : 否  表示 不

    委:丢下,抛弃。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以为“您”。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

    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

    三、 课文导语:

    中国古代少年有很多聪明的典范,如:“司马光砸缸,又如四岁作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的宰相甘罗等,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下这样一位古代少年,他就是《期行》中的元方。

    四、 常识(分发)

    刘义庆(公元4xx年——公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南朝宋文学家。组织人编写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就是刚正不阿,为人正派的意思。为什么没有列入“夙惠”一门?

    “夙惠”是专门记录聪明儿童的故事。这一则故事虽然也表现了他的聪明,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两个词的是全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责备客人,从反面来说“信”、“礼”的重要性。

    五、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 文中“尊君”“君” “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 。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不再一一列举。

    谦称 :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区区、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2) 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守信用,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知错能改。

    (3)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无信、无礼。

    (4) 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5)小结:

    “信”是立世之本,陈太丘的友人不守信,连七岁的小孩子亦知其不可,对他很不以为然,“信”之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从小要做一个重礼守信的人。

    常言到:守信走遍天下,寡信寸步难行。我希望同学们“以诚待人, 以信做人。”

    六、 中心思想:

    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之人。

    七、 课文引申:——名言等

    八、 扩展资料(分发)——课外阅读

    《世说新语》几则: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握;拿。掷:扔;抛。②席:坐席,是古人的坐具。轩冕:大夫以上的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这里是指有达官贵人过门。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同指管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同指华歆。古文惯例,人名已见子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废:放弃;放下。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2、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jí

    【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历任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等职。曾多次反对曹操,被曹燥借故杀害。②李元礼:见《德行》第4 则注①。司隶校尉:官名,掌管监察京师和所瞩各郡百官的职权。③诣(yì):到。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中表亲戚:参《德行》第18 则注②。④府君:大守称府君,太守是俸禄二千石的官,而司隶校尉是比二千石,有府舍,所以也通称府君(二千石的月俸是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是一百斛)。⑤仆:谦称。⑥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著有(老子)一书。师资: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奕世:累世;世世代代。⑦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⑧太中大夫:掌管议论的官。陈韪(wěi):《后汉书•孔融传)作陈炜。⑨了了:聪明;明白通晓。

    【译文】孔文举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让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古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佯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下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陈韪wěi听了,感到很难为情。

    3、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注释】①义帝:魏文帝曹丕,足曹操的儿子,逼迫汉献帝让位,自立为帝。东阿王:曹植,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天资聪敏。是当时杰出的诗人,曹操几乎要立他为太子。曹丕登帝位后,他很受压迫。一再贬爵徙封,后封为东阿王。大法:大刑,重刑,这里指死刑。②“煮豆”句:大意是,煮熟豆子做成豆羹,滤去豆渣做成豆汁。羹,有浓汁的食品。漉(lù),过滤,菽(shū),豆类的总称。③”萁qí在”句:大意是,豆秸在锅下烧。豆子在锅中哭。然,通“燃”,烧。④“本自”句:大意是,我们(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根所生,你煎熬我怎么这样急迫!按:曹植借豆子的哭诉,讽喻胞兄曹丕对自己的无理迫害。

    【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就要动用死刑。曹植应声便作成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听了深感惭愧。

    4、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注释】①佳境:美妙的境界。按:甘蔗的头部最甜,从蔗梢吃起,越吃越甜。

    【译文】顾长康吃甘蔗,先从蔗梢吃起。有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逐渐进入美妙的境界。”

    5、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译文】王戎家有良种李子,卖李子时,怕别人得到他家的良种,总是先把李核钻破再卖。

    6、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guī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7、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九、 习题讲解:

    十、 作业设计:

    1、 抄写解释字词及摘句(造句)

    十一、 文章总结:(有考内容总结)(知识点)

    不( fǒu   )、尊称、谦称。

    十二、 一个优美段(语言)

    十三、 激趣内容(上课调整)

    十四、 教学效果检查:(早读或自修课进行)

    字词检查、常识检查、朗读检查、课后问题检查、知识点检查、中心思想检查、

    十五、 教学反思:

    不必面面俱到的讲解。

    十六、 提供的图片:

    十七、 音频选择:

    十八、 鸣谢单位:语文出版社、无忧无虑语文网等。(若没有写古田教育局网站则说明该网站上没有材料)

    十九、 教案订正:(已订正)

    二十、 练习册评讲:

    二十一、 推荐背诵:——背中心思想、常识等。

    背中心思想。

    二十二、 字音、字词订正。

    严历——严厉(正确),期(qī)

    二十三、 文言文翻译:

    《期  行 》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二十四、 佳作选登:

    二十五、 课文附文选读——《泥土》

    二十六、 课文存疑。(论文材料)

    二十七、 推荐讲解。

    二十八、 教学建议:(教学灵感)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篇7

    22、《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期行》

    一、导入: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简介《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1)字音:尊君在不fǒu       陈寔 shí     太丘舍shě去

    (2)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二)学生自读,讨论,译讲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重点词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期:约定,动词。(今为日期,名词)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过了中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舍:舍弃。去:离开(今义为前往)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歉意。惭:惭愧。引:拉。

    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不回。顾:回头看。

    四、第三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

    1、说说《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2、你对元方的言行有什么看法?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事件的起因: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

    事件的经过:陈太丘的朋友失约,元方以礼责怪父友。

    事件的结果: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表示歉意。

    2、元方答语彬彬有礼,驳斥据礼力争,入门不以为然。可见他是一个懂礼识仪、落落大方的孩子。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从小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五、当堂训练

    讨论: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对吗?(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板书设计】                        期行

    元方:   聪明  机智  明理  诚信

    客人:   无信  无礼  改过

    第二课时  《乘船》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懂得了守时、守信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再学习《乘船》(板书课题)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1)字音:华歆xīn      辄zhé    邪yé

    (2)王/欲舍/所携人         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二)学生自读,讨论难点,译讲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重点词句:

    有一人欲依附: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同行。依附:搭船同行(今义为依托)

    幸尚宽,何为不可?: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幸:幸而,恰巧。可:肯,同意(今义为可以)

    后贼追至: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贼:作乱的人(今义为偷东西的人)

    正为此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罢了。耳:语气助词,罢了(今义为耳朵)

    四、第三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

    思考下列问题:

    1、〈〈乘船〉〉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你觉得华、王二人孰优孰劣,为什么?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学生自己复述。

    (2)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可提示:华的信)

    (3)启示:一个人不能轻诺寡信,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五、当堂训练

    讨论交流:〈〈期行〉〉与〈〈乘船〉〉这两则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从写法和主旨两方面来谈)

    点拨:

    1、写法上短小精悍,但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2、主旨:〈〈期行〉〉讲守时,〈〈乘船〉〉讲守诺,都是诚信方面的问题。

    【板书设计】                       乘船

    难之在前

    华歆                      急人之难,始终如一

    乘                       后则救助

    船                       纳之在前

    王朗                       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后则欲舍

    中心: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梳理(实用篇8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学习一些摹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机智、诚实等美德

    一、 疏通句篇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2、 请学生试读课文3、 教师范读4、 学生齐读

    二、 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1、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2、 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地(2) 空中撒盐差可拟   拟:比,比拟(3)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4)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约定    乃:才(5)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约会,约定。  委:舍弃。(6) 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1) 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2) “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前者较有韵味)(3)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4) 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5) 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6) 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7) 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来。4、 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三、 拓展延伸1、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词,都与飞雪有关,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这两首词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不同的雪景。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为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1)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内容。(2) 陈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有无功德吗?

    作者邮箱:

    推荐访问:知识点 梳理 世说新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