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

    时间:2023-06-23 09:05: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周步昆

    面向行业应用、促进企业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趋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改革目标的基本路径,实质有效的校企合作课程则是重要载体。当前,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与校企合作课程的基本内涵,探讨课程定位、结构式样、运行评价、内容时效、参与者角色等课程建设要素,以期构建参与各方分工明确、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人才培养范式。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准确认识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应用型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由于受学科思维定势的影响,长期以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工程创新能力要求等与产业需求不匹配,难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基于服务行业、面向应用的办学定位,应用型高校既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适应力、行动力、沟通力、协作力、创新力等综合软实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面向岗位需求的多学科背景、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大量的研究及调研结果显示,相比于专业技术能力,学生的综合软实力(基本礼仪、工匠精神、时间观念、拼搏精神、思维思考等)往往是决定其职业生涯高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与非技术能力塑造的有机融通,是应用型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特征。

    在人才培养基本特征的框定下,产教融合就成为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效支撑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教育与产业“无缝对接”的核心路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紧密对接其所在区域的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在区域专业链、能力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中寻找切入点,凝练自身特色与定位方向,实现办学特色化与差异化[1]。尤其在学科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条件下,应用型高校更应构建适应产教融合模式的内部管理体系,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更应大力推进“引企入教”,持续构建和优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使行业企业能够多方式、多渠道地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过程。

    校企合作课程毫无疑问属于应用型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及其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而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就需要有相对应的课程设计。所以,探索建设基于“技术能力逻辑”的校企合作应用型课程体系,推动原本按学科知识系统架构的课程体系转变为与产业应用对接的、基于能力本位的学术性与应用性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其核心要义在于明确应用型课程体系的设计趋势与建设特征[2]。

    1.校企合作课程设计的趋势

    (1)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增强现实关切。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愈来愈要求高校关切人类命运和福祉,成为驱动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与孵化器。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大量引入企业面临的、真实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只重理论教学或者虚拟实践,要更突出学生设计、制造能力的培养,要培养技术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以学生为中心”和“回归应用”。首先,应用型课程体系设计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范式上,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向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甚至是学习的决策者。教师要注重激发工科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对工程具有激情(passion)。其次,应用型课程体系设计要体现“回归应用”的教学模式。应用即造物。当前,应用型课程教学正在从科学范式向技术范式回归,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以归纳式教学、跨学科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以实践活动驱动教育。校企合作课程以实践活动驱动教育,符合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强调的“课程即活动”课程观。该理论强调用实践活动驱动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完成内化并形成能力。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课程设计将会依据“实践活动驱动教育”全面调整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等。

    2.校企合作课程设计的特征

    (1)认知高阶性。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理性、深刻地对事物的本质与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并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最终能够相对全面地分析和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

    (2)目标导向性。目标导向性即遵循OBE原则和能力本位原则。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通过确立由“用”到“学”的课程目标对接行业标准,依据岗位任务需求确定能力标准,最终以培育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3)内容前沿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高深知识不再是高校的专利,高新技术知识更是如此。当前,最新型的设备、最先进的技术、最优良的工艺并不一定在高校,行业企业更有可能具备这样的优势。因此,校企合作课程应当及时汲取业界的最新应用性技术和知识,使得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跟上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4)实践驱动性。能力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学科知识的积累,还要通过学习者不断地实践而内化。校企合作课程设计时,首先要强调从实践环节入手,注重以真实的工程项目(问题)为中心,引入工程教育中的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等知识;
    其次要将工程中的理论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入到实践之中;
    最后要在形式上将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学习相混合,将在线的理论学习与校外的企业实习相混合[3]。

    校企合作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合作课程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体系结构设计、课程单元设计和课程教学结构设计三个方面[4]。

    1.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首先,根据专业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调研行业及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职场工作(职业群、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
    其次,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工作领域);
    最后,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由多个学习领域(每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并确定课程单元。

    2.课程单元设计

    所谓课程单元设计,就是根据职业特征的六个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以及完整思维的六个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5],对每门课程的课程单元(核心知识单元)进行教学化处理。原则上,每个课程单元需要开发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典型工作过程。

    3.课程教学结构设计

    在遵循普遍性教学规律的的基础上,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在进行校企合作课程教学结构设计时,要改革传统的基于存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将实际工作过程作为教学过程结构设计的依据,并统筹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例如,在适当的教学节点,在保障学生技能习得的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融入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知识。

    1.合作课程的实施基础

    一般来讲,技术研发过程包括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三个阶段。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校企双方的立足点和关注点不同。高校更加关注基础理论研究,注重以理论研究驱动技术进步,进而引领技术开发,并将人才培养贯穿始终;
    企业更加关注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构建卓越的研发队伍,通过新产品迅速抢占市场,实现经济效益。不难看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实现产品技术升级,这是校企双方的共同关注点,而人才培养是双方的共同利益点。这些共同的关注点与利益点,就构成了校企双方合作建设课程的实施基础。

    2.合作主体的选择及其角色设计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课程具有显著的“高校‒业界”双主体特征。因此,合作主体的选择,是构建专业链、能力链、产业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强调学科间交叉融合创新的新工科建设实践中,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课程同样应聚焦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使高校的工程教育能够紧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

    对于高校来说,合作主体应选择业界中能够代表技术领域前沿的企业,应具备技术层次高、辐射范围广、管理机制先进等典型特征。而且,这些企业的规模大小要适当,至少要有足够的空间和专业人员来承担教学任务,能够具有学生实习、学生就业、产学研合作、高校教师研修、企业师资培育等基本功能。通过以上几个基本功能的深度合作,应用型高校与企业构建校企教育共同体。合作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生、高校教师、技术工程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HR)共同组成课程实施主体。校企双方应明确参与各方的角色定位,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合作教程建设过程中,由高校教师与企业HR、技术工程师共同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共同开展学习成果考核并持续改进;
    由企业HR负责学生的通用能力及企业文化培训,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日常事务管理;
    由高校教师负责学生学习计划制定,并进行理论课程指导;
    由技术工程师负责学生的项目技术指导和考核。

    图1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课程参与者的角色

    3.课程的定位

    既然是应用性课程,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同样应遵循基于成果产出导向的OBE理念。而且在OBE理念指导下的“孕育—孵化—形成—运用”四阶段层次化课程体系中,校企合作课程应定位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运用”阶段。

    长期以来,高校在传统的基于学科思维的指导下,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系统集成来构建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理论知识,忽视技术知识,使得知识的综合应用成为目前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合作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将高校学科优势和业界行业优势有机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在综合考量学术的基础性、技术的应用性和职业的针对性基础上,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术应用于实践技能为主体,注重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关注本领域的前沿新知识和新技术。行业(企业)处于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最前沿,具有强烈的创新需求和人才需求,能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真实的技术项目。合作课程能够兼顾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和沟通技巧、关系构建、团队协同、技能表达、审辩思维、创新能力等非技术能力的塑造。这些非技术能力其实也属于就业技能,它们在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6]。同时,对校企双方而言,合作课程建设也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落脚点。合作课程建设的目标聚焦于人才培养质量,聚焦于满足行业(企业)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在真实技术项目开发过程中,校企合作课程可以将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组成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使各方受益。

    4.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当下,打造高阶性、创新性和有挑战度的“金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金课”有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五种具体形态,合作课程建设也需依据课程实施主体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结构式样。进一步说,校企合作课程建设要以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渠道特点为切入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高等教育云系统,探索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等特征为一体的定制教育范式,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新形态。

    合作课程建设应考虑到行业(企业)的生产、研发实际,既不能影响行业(企业)的正常生产研发活动,又要保证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术开发逻辑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一种有效选择。第一,由高校教师或企业工程师根据技术项目开发需要提前布置预习知识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模块的理论知识基础。第二,课堂教学环节要重点讨论与应用依托真实项目开发的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内容应包括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关键功能和特性、实验室状态下部件或原理样件的验证、实际运用状态下部件或原理样件的验证、技术单元在使用环境下的性能、实际产品的开发与运用等。这样就将传统教学环节知识的单项传递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第三,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主动为大学生“增负”,以硬约束倒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课堂引兴趣、兴趣带学习、学习提素养、素养促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第四,合作课程建设应形成系列化的课程资源显性成果,如在线开放课程、云教材等,并通过相关课程内容的相对固化来支撑校企合作教育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7]。第五,合作课程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每一轮教学环节完成后,校企双方应对课程内容进行研判,从本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沿中遴选综合性、学科交叉特点显著的技术案例,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确保课程能够代表本领域的技术最前沿,保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

    5.课程的运行和评价

    合作课程具有校企双主体共同参与教学实施的特点,课程运行和评价也应根据施教主体的特点分类施行。根据工程教育的特点,其教学内容总体上看包括技术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运用的典型工程案例两大基本内容。技术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主要由高校教师在校内完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学科理论优势以及高校优质图书、数据库等教育资源。技术运用的典型工程案例部分主要由行业(企业)技术工程师在企业完成。该环节高校教师也应充分参与,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和技术服务能力。当然,两个教学环节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要有机融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的。

    合作课程的考核评价也应采用分类评价的方法。在校方考核评价时,要强调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化考核,紧扣OBE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支撑毕业要求指标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校方要积极推动施行多元化的过程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期末考试“一考定音”的传统考核模式,遏制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忙复习”的浮躁风气,将学生的学业压力传导到学习全过程。例如,平时作业、随堂练习、单元测验、随堂提问,以及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报告(小论文)、实践报告、社会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等,均可以作为考核内容[8]。行业(企业)考核评价时,可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考核模式。如岗位培训、岗位绩效、逻辑思维与有效表达、问题分析与解决思维、职业素养与生涯规划、质量意识与精益生产等都可以作为考核内容。在真实场景中通过考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尽早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和考核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职业技能与基本素养,塑造现代工程师的能力素质雏形,打通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顺应全球技术变革的趋势,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产融融合、校企合作是必然路径,切实有效的校企合作课程是承载这一使命的基本载体。人才培养是贯穿理论突破、知识获取、技术开发、产品应用的主线,依托合作课程将新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是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虽然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二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是相同的,二者的合作前景必将是互赢的和广阔的。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课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1期)2020-07-24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6期)2017-11-09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

    推荐访问:课程建设 探索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