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联理论视角下诗词英译的“三化”——以叶嘉莹《鹧鸪天》(2000)为例

    时间:2023-06-15 09:10: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黄敏涛 李 月 *

    “鹧鸪天”是始兴于宋代的一个词牌名,上下两阕共五十五个字,上阕四句三平韵,下阕五句三平韵;
    词的形体格律非常精严,“既有近体诗的严整形体和谐婉声律,又比近体诗新颖灵动,摇曳多姿”[1]。除此之外,纵观历史长河,这类词的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内涵丰富,擅长运用各种意象,在格律声韵和诗歌内容方面都无不体现出诗词的美学意蕴。“鹧鸪天”作为一种富含特色的宋词的词牌名,以往的学者对其英译研究十分少,这十分不利于这类宋词在国外的传播。

    现代著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在2000年创作了《鹧鸪天》(2000),这首词采用了典型的“鹧鸪天”的格律模式,表达了叶先生那种希望把美好诗词一代代传下去的美好愿望。这首《鹧鸪天》的译文来自译者陶永强先生,出自外研社2017年出版的《独陪明月看荷花——叶嘉莹诗词选译》一书。

    本文拟采用叶嘉莹先生的《鹧鸪天》(2000)及陶永强先生对这首词的英译文作为研究对象,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把对《鹧鸪天》(2000)的翻译视为一种跨语际的交际行为,把对《鹧鸪天》(2000)的翻译过程视为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从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性角度出发,探讨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叶嘉莹这首《鹧鸪天》(2000)的英译如何通过浅化、等化以及深化形成最佳关联,尝试为今后《鹧鸪天》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关联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语用学理论,是由斯珀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识》一书中提出的。关联理论把言语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根据该模式过程,话语的发出者说的话语,也就是模式中的“明示”,用给出明示的符号来表明自己的目的和意图。而至于“推理”,话语的接收者收到这些话语发出者给予的“明示”后,推理出话语发出者的意图和目的。而在这个推理的过程中,话语的接收者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整地理解话语发出者的全部目的和意图,他们常常以一种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完成这个理解的行为,这就是我们说的关联性。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十分重要。在关联理论中,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2]。在《关联性:交际与认识》一书中也有提道:“这种意义上的语境并不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前面紧邻的语段,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宗教信仰、对趣闻逸事的记忆、对文化的各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种种信念。”[2]这就是我们说的“认知语境”。由于每个人的认知语境都不一样,因此推理出来的语境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话语交际成功的关键点就在于找到最佳关联。

    格特(G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语际的话语交际行为。[3]所以“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寻找关联性和最佳关联的过程”[4]。因此,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双重的“明示—推理”的过程。首先,译者要作为“话语的接收者”,通过自己的认知语境,找到最佳关联,理解和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其次,译者又要作为“话语的发出者”进行“明示”,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作者的目的和意图。这就从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翻译的行为过程了,但是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时就需要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论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鉴于诗歌翻译的特殊性,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可以考虑采用许渊冲先生的“三化”理论来具体操作诗词翻译中的具体问题。所谓“三化”,指的就是“浅化”“等化”以及“深化”。许渊冲也在其《文学与翻译》中对“三化”的每一个“化”做出了解释:“所谓‘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为二等译法;
    所谓‘浅化’,包括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而为一等译法;
    所谓‘等化’,包括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说、主动、被动等译法。”[5]译者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三化”为译文读者创造原文与译文语境中的最佳关联。

    本部分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把“三化”论作为英译《鹧鸪天》的重要方法论,对叶嘉莹《鹧鸪天》(2000)的英译文进行分析。

    《鹧鸪天》(2000)原文及其译文如下:

    鹧鸪天(2000)

    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

    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

    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

    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To the Tune of “Partridge Sky” (2000)

    Music celestial from heaven’s heart, to this world unknown;

    Linglun played his bamboo flute, ethereal, alone.

    No one would play the difficult tunes it seemed,

    But, yonder, a whale dreamed.

    Under the slivery moon in the evening tide,

    Gentle waves carry afar the whispering sights.

    Should one hear the voices lingering in the deep blue seas,

    Then in this hour the twain shall meet across a thousand years.

    (一)等化层面

    例1

    原文:“域外蓝鲸有梦思”

    译文:“But, yonder, a whale dreamed”

    分析:对于这句中的意象“蓝鲸”,译者直接采用英语中的对应词“whale”进行翻译。因为“蓝鲸”这个意象源自戴恩·艾克曼所写的《鲸背月色》一书,在这本书里提到在远古时代,海洋未受到污染之前,在海洋里生活的鲸鱼可以隔洋传语。因为“蓝鲸”这个意象本来就出自外国作家之手,在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里相对来说不那么陌生,因此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大脑内储存的固有信息,不用推理便可努力去理解,因此,译者在这里保留了“蓝鲸”的意象,进行了等化翻译处理,译文“whale”,还原原文中的文化意象,让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同样的意象产生同样的理解,更好地传达诗人希望像蓝鲸一样可以隔洋传语,让自己的“郢中白雪”引起域外有缘“蓝鲸”的共鸣的情感。

    例 2

    原文:“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译文:“Should one hear the voices lingering in the deep blue seas,

    Then in this hour the twain shall meet across a thousand years.”

    分析:首先,这句的前半句“遗音沧海如能会”用了表示假设的“如”字,译者译成英语时也保留了原诗句的语气,使用了英语中的虚拟语气,并且还使用了半倒装的句子结构,进行了句式的转换,更加凸显词人内心希望在“茫茫大海”中通过妙音,寻觅能产生共鸣之人的强烈愿望。其次,前半句中的“遗音”译成“voices lingering in...”,虽然原文中“遗”是作为前置定语修饰“音”,但译成英语时,译者巧妙地把“遗”译成 “lingering”,与后面的“in the deep blue seas”连起来作为后置定语,非常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不拖沓烦冗,且能很好地体现出“遗音”这种飘荡萦绕在海里的“世代传下来的妙音”的动态感。这部分的翻译运用了译文读者习惯的句式结构以及词语搭配,以译文读者更加熟悉的方式还原词中作者的心境和原词中的画面感。

    (二)浅化层面

    例3

    原文:“广乐钧天世莫知”

    译文:“Music celestial from heaven’s heart, to this world unknown”

    分析:这句中出现了两个意象“广乐”和“钧天”,都源自李商隐的诗歌《钧天》。“广乐”指的是天上优美而雄壮的音乐;
    “钧天”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天的正中央。叶嘉莹把自己的诗作巧妙地比喻成“广乐钧天”,但却心存“世莫知”的无奈。如果单纯运用汉语拼音译,把这两个意象保留,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读者很难建立起意象的关联。这时,译者陶永强便化难为易,把深奥难懂的中文意象化为简单易懂的译文,把“广乐钧天”合并浅化译为“Music celestial from heaven’s heart”,中文可理解为“来自天堂中心的优美音乐”,译文努力保留了原文的意境,便于译文读者了解叶嘉莹当时那种拥有佳作却知音难寻的无奈心境。

    例4

    原文:“明月下,夜潮迟”

    译文:“Under the slivery moon in the evening tide”

    分析:这句是“鹧鸪天”这种词牌名下的词最富含特色的一句,位于下阕的开头,由两个三字句构成这一个词句,字字对称,颇具美感。陶永强在翻译此句时,着力还原《鹧鸪天》的“形美”。句中“夜潮迟”的意思为“夜色中的潮水缓缓地兴起”,但对这个“迟”的翻译,译者删减不译,而是对其进行了浅化,把这句译为“Under the slivery moon in the evening tide”这样的两个介词短语。虽说不能完全还原词句的两个三字句的“形美”,但两个介词短语的对称,也能在译文中展现另一种对称的形式之美。在保留“形美”的同时,译者对词句中的两个意象“明月”和“夜潮”进行了保留,译为“silvery moon”和“evening tide”来还原意象,表现出词人那种内心澎湃却皎洁真挚的情感,与下句“微波迢递送微辞”一同体现词人内心渴望寻觅知音的心情。这句词通过“浅化”的手段,让译文读者不需要花费不必要的解读心力,给读者展现了词句中的“形美”和“意美”。

    (三)深化层面

    例5

    原文:“伶伦吹竹自成痴”

    译文:“Linglun played his bamboo flute, ethereal,alone”

    分析:这句词字面意思是“伶伦独自吹着竹笛,沉浸在笛声中”。首先,“伶伦”是中国传说中黄帝的乐官,相传他的音乐天赋和技能很高超。译者翻译时在译文中是直接用了音译,并在全词后附加注释解释说明“伶伦”这个人物的特点。除此之外,译者还在译文中增加了“ethereal(优雅的,超凡的)”一词,来修饰伶伦吹出的笛声十分优雅,通过增词更加直观明了地表现出伶伦笛声的优美。因为“伶伦”这个人物对于译文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在他们的认知语境里并没有对“伶伦”这个人物的概念,因此,这里的增词,也就是采用了“深化”的手段,挖掘体现出词句的内在意思,让译文产生了足够的关联性。与此同时,“ethereal”也与“alone(独自地)”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此优美的笛声,却独自演奏,无人欣赏。因此,译文通过增词的“深化”手段,让情感的内藏和外显的对比更加明显,更好地为读者还原了词人的作诗情绪,通过词语感情色彩的对比,也给译文增添了艺术美感,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境和词句的含义,实现最佳关联。

    “鹧鸪天”作为宋词中一个经典的词牌名,有着独特的行文方式和格律。然而,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众多差异,译者如果过度拘泥于原文,那么译文读者可能很难感受到原词中的“美”,很难理解原文的内在含义。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把对《鹧鸪天》的翻译视为一种跨语际的交际行为,把对《鹧鸪天》的翻译过程视为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从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角度出发,把“三化”论作为英译《鹧鸪天》的重要方法论,为译文读者创造在原文和译文语境中的最佳关联。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在关联理论下,把“三化”论作为方法论,译文能较好地展现出原词中的内涵、情感以及美感,让译文读者了解“鹧鸪天”这种富含特色的宋词,帮助中国传统诗词更好地走出去。

    猜你喜欢 叶嘉莹鹧鸪天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3期)2022-02-08鹧鸪天·赤子赋黄河之声(2021年17期)2021-12-16诗词的女儿叶嘉莹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5期)2021-08-06鹧鸪天·庆“双节”新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8学人书话·叶嘉莹与徐培均上海文化(文化研究)(2020年3期)2020-06-30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叶嘉莹:如朗月照人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鹧鸪天二首红土地(2018年7期)2018-09-26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8期)2017-12-07英文摘要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6期)2017-08-31

    推荐访问:为例 视角 关联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