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复合式训练对提升专业武术运动员跳跃能力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3-05-27 18:25: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 俞中涛,陈浩

    武术比赛既是奥运项目,也是我国传统特色项目。武术运动包含着竞技性和观赏性的同时,还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兼并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能。这些特点都归功于武术项目以展现个人肌肉功能特性为主。根据向群理论的划分,武术属于技能主导类表难美性项目。(注:表现难美性项群主要包涵的项目有竞技体操、艺术体操、武术、跳水、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这些项目训练、比赛的评价是在一定规则下的主观评价。它们不但要求基本姿态美、基本技术美、身体动作运用美、各种造型的动作美,而且要求动作新颖独特,难度高。)这类项目对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有较高要求,同时运动员对身体姿势要有超强的控制力,特别是做跳跃难度动作过程中的控制能力。因此,武术运动员要有很好的力量素质。

    高水平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相对较强,但在完成高难度系数跳跃动作时,动作控制能力往往是稍有不足或不稳定。针对力量训练方法众多,比如抗阻训练、快速力量训练、复合式训练等。本研究采用的训练方式为复合式训练法[1](Complex Trianing,简称CT),也有学者称之为“激活后增强效应”。复合式训练是巧妙避开了抗阻训练及快速力量训练的劣势,同时合理利用两者效果优势而形成的激活后增强效应,激活后增强效应主要是促进肌球蛋白重链在肌肉细胞中的表达,引起Ⅱ型肌纤维(Ⅱa肌纤维和Ⅱb肌纤维)性能变化,综合提升Ⅱa和Ⅱb肌纤维功能比例,而不是单一提高或降低某一肌纤维类型适应变化,最终改善运动员的爆发力[2]。近几年复合式训练法在国内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复合式训练法针对武术运动员的跳跃效果验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复合式训练法在改善国内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跳跃能力,也为武术竞技体育训练效果的提高提供科学的数据做基奠。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研究以曾获得过全运会武术全国冠军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1名,其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知网、百度学术、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梳理近几年国内外复合式训练法、武术竞技体育跳跃能力训练手段、等速肌力测试仪的应用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

    ①等速肌力测试

    本研究主要使用的是cybex-norm770型(美国)等速肌力测试仪。在开始测试前,运动员做好充足的热身工作,防止测试过程中受伤。每次数据采集连续采集3次取平均值,且实验前后均由同一个人操作仪器完成数据采集。

    ②反向纵跳测试

    反向纵跳测试是受试者站在纵跳操作台上,自然下蹲,然后用力做起跳动作,在空中保持身体直立姿势自然下落,同过物体离开平台时间及物体自由下落等公式计算出被测试者的纵跳高度。干预前后分别连续测试3次取平均值。此测试实验前后数据采集均由同一人完成。

    ③Fit3D测试

    Fit3D测试仪是由美国生产,使用非侵入性近红外线深度摄像机,上下移动拍摄,对人体进行360°全身扫描,系统将从周长、高度、长度、宽度、表面积、质量、脂肪度7个维度中抽取高达450个数据,综合显示人体形态变化及形态评估值,以及体质百分比,腰臀比和身体姿势指标。此测试实验前后数据采集均由同一人完成。

    ④复合式训练方案

    在执行复合式训练方案先进行一轮数据采集作为基础数据,完成训练后,在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对照数据前后变化。复合式训练方案详见表2。

    表2 复合式训练阶段方案

    1.2.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先经过excel 2010办公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及简单数据处理,在通过SPSS 25统计软间进行配对T检验,根据p值检验复合式训练法的实施效果。所有数据均以±s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显著性,p≤0.01表示数据极具显著性。

    根据表3显示可知,运动员峰值力矩在60角速度下左腿干预前为140.33±2.31,干预后为156.33±2.08,经T检验后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右腿干预前158.67±4.04,干预后为163.67±2.08,经T检验后p>0.05无显著性差异。相对峰值力矩在60角速度下左腿干预前为255.15±4.20,干预后为284.24±3.78,经T检验后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右腿干预前为288.48±7.35,干预后为297.48±3.78,经T检验后p>0.05无显著性差异。180角速度下峰值力矩左腿干预前为123.67±1.53,干预后129.67±2.08,经T检验后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右腿干预前为132.33±1.53,干预后为134.66±1.52,经T检验后p>0.05无显著性差异。180角速度下相对峰值力矩左腿干预前为224.85±2.78,干预后为235.76±3.78,右侧干预前为240.60±2.78,干预后为244.85±2.78,经T检验后p>0.05无显著性差。

    表3 干预前后运动员伸肌力矩

    根据表4显示可知,运动员峰值力矩在60角速度下左腿干预前为73.67±4.73,干预后为92.00±3.61,经T检验后p≤0.01极具有显著性差异;
    右腿干预前为76.67±5.51,干预后为89.00±5.57,经T检验后p≤0.01极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相对峰值力矩在60角速度下左腿干预前为133.93±8.5,干预后为167.27±6.5,经T检验后p≤0.01极具有显著性差异;
    右腿干预前为139.39±10.01,干预后为161.82±10.12,经T检验后p≤0.01极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峰值力矩在180角速度下左腿干预前为56.67±1.53,干预后为60.00±2.00,经T检验后p≤0.01极具有显著性差异;
    右腿干预前为57.67±2.08,干预后为65.67±2.52,经T检验后p≤0.01极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相对峰值力矩在180角速度下左腿干预前为103.03±2.78,干预后为109.09±3.64,经T检验后p≤0.01极具有显著性差异;
    右腿干预前为104.85±3.78,干预后为119.39±4.58,经T检验后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4 干预前后运动员屈肌力矩

    根据表5可知,运动员体脂百分比干预前为19.61,干预后为16.31。腰臀比干预前为0.69,干预后为0.77。反向纵跳测试高度为57.33±0.58,干预后为64.00±1.73,经T检验后p≤0.01极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5 干预前后运动员机能指标

    3.1 干预前后运动员峰值力矩比较

    经阅读科研文献[3-4],峰值力矩可以充分显现受试者的绝对力量大小,它也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必选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表3可知,在60角速度下,运动员伸肌左右两侧分别为140.33±2.31、158.67±4.04,在180角速度下,运动员伸肌左右两侧分别为123.67±1.53、132.33±1.53,这表明运动员膝关节伸肌左右明显不对称且差距比较突出。武术项目是一项表难美性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所以比赛过程中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同时运动员对自身的身体姿态要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如果运动员出现肌力不协调的现象,一方面会极易造成运动员运动损伤,另一方面运动员处理在动作的细节时会不够细腻,相对粗糙,难以让身体姿态展现在完美的状态。经过阶段性复合式训练法的干预后,从表3可以看出,在60角速度下,运动员左右腿肌力差距分别由原来的18.34缩减到7.34,在180角速度下,运动员左右腿肌力差距有原来的8.66缩减到4.99。表明复合式训练法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并不是单独提高某一块肌肉的肌力,而是根据肌肉的提供的肌力比例,综合协调提高肌肉力量。并且能改善传统力量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肌力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动作不协调甚至造成运动损伤的现象。经过T检验分析,运动员通过复合训练法阶段性干预后,在60及180角速度下左腿峰值力矩均发生了显著性变化(p≤0.05),且左腿屈肌力矩变化极具显著性(p≤0.01);
    而右腿只有180角速度下的屈肌力矩产生了显著性变化(p≤0.05),其他均无显著性变化。这正验证了复合式训练法在提高下肢爆发力的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阶段性复合训练方案主要是解决该武术运动员在腾空摆莲720°的跳跃问题,且该运动员的左腿为起跳脚,经过阶段性复合训练后,运动员左腿爆发力量显著提高,也提高了完成腾空摆莲720°的成功率及稳定性。这也证明了运动员的右腿(摆动腿)在60角速度下,虽然力矩均得到提高,确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180角速度下,为了协调整个跳跃过程中快速协调发力,左腿屈肌力矩差生显著性变化。因此,复合式训练法在改善武术运动员跳跃过程中屈肌肌力有显著效果。

    3.2 干预前后运动员相对峰值力矩比较

    相对峰值力矩可以显示人体单位重量下肌肉力量状况。有学者表明伸屈肌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会制约运动员能力的发挥[5-7]。Juliete Palandi 等发现随着角速度的增大,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力矩显著减少[7]。通过表3、表4也不难看出,该竞技体育武术运动员屈伸肌力变化也与Juliete Palandi 等学者的研究一致。根据表3可知,该武术运动员伸肌在60及180角速度下,干预前后左腿肌力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右腿无显著性变化,这与峰值力矩显著性变化出现一致性。但该武术运动员屈肌则不尽相同,在60角速度下,该武术运动员左右两侧肌力变化经T检验均呈现极显著性变化(p≤0.01),而在180角速度下,该武术运动员左侧肌力呈现极显著性变化(p≤0.01),右侧肌力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这说明,复合式训练不仅在提高快速爆发力量上有显著效果,也在提升下肢肌肉相对肌力有显著效果。

    3.3 干预前后运动的机能指标状况分析

    复合式训练以“力量+速度+快速力量”为设计主线,主要以改善人体肌肉功能性适应性变化的一种新型训练方法,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训练领域。通过表5可知,运动员在干预前体脂百分比为19.61,干预后降低至16.31,表明复合式训练在引起人体肌肉适应改变的同时,也具有减脂的功效。另外,运动员的腰臀比也有原来的0.69增加至0.77。但腰臀比是因为直接提升了臀大肌的维度,还是因为降低了腹部脂肪而引起腰臀比的增加还需进一步研究。通过表5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反向纵跳测试干预前纵跳高度为为57.33±0.58,干预后纵跳高度为64.00±1.73,经T检验后极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通过阶段性复合式训练干预对竞技体育武术高水平运动员跳跃能力提高成效显著。

    复合训练对提高高水平武术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跳跃能力具有突出效果。但需在制定训练计划前须做好针对性诊断,再制定针对性复合式训练计划。

    复合训练对减脂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针对普通群众是否适应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左腿角速度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4期)2022-10-21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横摆角速度信号估计方法的研究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21年10期)2021-11-05MEMS偏航角速度传感器在旋转导弹稳定回路中的应用导航与控制(2019年2期)2019-06-12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高中物理角速度矢量性问题的教学探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10期)2018-09-04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中国体育教练员(2018年2期)2018-07-23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Coco薇(2017年12期)2018-01-03圆周运动角速度测量方法赏析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3期)2017-07-08在环形跑道上要逆时针跑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7年4期)2017-04-24投掷项目铁饼最后用力时左腿技术之我见学周刊·下旬刊(2014年5期)2014-09-16

    推荐访问:武术 跳跃 运动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