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伊丽莎白女王离世,一个时代的落幕

    时间:2023-05-27 16:40: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9月8日下午,通报女王死讯的密语“伦敦塔倒塌”传遍整个英国和整个世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平静离世,终年96岁。

    自1952年即位以来,伊丽莎白二世已经成为全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现代君主,也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国王。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70年,从26岁成为君主以来,她先后经历了16位英国首相,任命了15位英国首相,并会见了13位美国总统,她见证了大英帝国的兴衰,维持着王室的声誉,半个多世纪来,尽管英国社会经历了巨变,但英国君主制在她的带领下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伊丽莎白二世也成了英国乃至英联邦的象征,深受爱戴和尊敬。

    伊丽莎白二世曾宣誓将自己“或短或长”的一生完全奉献给英国人民,现在,她圆满完成了自己的誓言。

    几个月前的6月5日这一天,为期四天的白金禧年庆典活动接近尾声,白金汉宫广场附近人头攒动,而原先无预定出席活动的伊丽莎白二世,却“惊喜般”地出现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这是女王最后一次现身于大众眼前。

    在庆典之前,女王身体不适的消息频频传出,坊间更是一度谣传“女王已逝”,但彼时作为“女主角”的伊丽莎白二世,脸上一如既往地挂着优雅恬淡的微笑,年迈的脊背已不再坚挺,她身穿绿色套装裙子,头戴一顶同色系的帽子,左手拄着拐,挥舞右手向民众招手示意,精神矍铄,很难想象这是一名年近期颐的老人。

    在去世的前两天,女王依然履行了最后一项公共宪法义务,任命了她在位70年来的第15任首相。尽管依旧神采奕奕,但老人的身形较以往更显佝偻,而右手手背上也呈现出偌大一片淤青——这或许是长时间静脉注射留下的印记。

    毫无疑问,女王当时的健康状况已经不尽如人意。但她依然强撑病体,履行着君主的义务,维系着王室的体面,安抚着自己的人民。

    这是她加诸自身的义务。作为女王,一切必须让位于宪制秩序的稳定与王室的“体面”。正如她21岁生日那天许下的誓言:“我的一生,无论长短,都将为公众服务,为王室服务。”她的人生从未属于过自己,而属于整个英联邦。

    事实上,成为女王对童年的伊丽莎白公主来说似乎并不那么命中注定。

    伊丽莎白公主(本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是约克公爵阿尔伯特亲王(日后的乔治六世)的第一个孩子。有伯父爱德华八世在前,她的父亲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很小,更别提伊丽莎白了。因此,她的童年在无忧无虑中度过。

    伊丽莎白三岁便开始在诺福克桑德林的庄园里骑马,父亲教会她所有关于赛马的知识,并且送给她第一只威尔士科基犬。此后,对马和狗的喜爱贯穿了她的一生。

    英伦乡间的快乐如风,却在伊丽莎白10岁那年拐了一个弯。1936年,爱德华八世为了迎娶美国社交名媛辛普森夫人放弃了王位。由于他当时尚未生育子嗣,阿尔伯特亲王一夜间变成了乔治六世,而没有兄弟的伊丽莎白也成了王位继承人。

    从未想过自己会登上王位的阿尔伯特亲王临危受命成为国王,他从未批阅过政务文件,甚至患有严重的口吃,从不愿意去承担成为国王的责任,但当命运到来时,他还是选择肩负起责任,并恪尽职守。

    几年之后,“二战”爆发。在纳粹轰炸最猛烈的时期,有人劝王室离开英国。然而乔治六世拒绝了,他与妻儿坚持留守白金汉宫,成为王室拒绝流亡的象征。

    凭着勤勉、坚毅与勇敢,乔治六世最终拂去了爱德华八世的背离带来的阴霾,重新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他教会了伊丽莎白应以怎样的姿态顺应而非抵抗自己的命运。

    在战火中长大成人的伊丽莎白公主不仅感受到父母在废墟、防空洞和演讲中表现出的决心和勇气,也亲自参与其中,履行王室成员的职责。1940年,为了安抚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儿童,14岁的伊丽莎白带着妹妹来到广播电台,第一次对民众公开演讲。1945年,她终于说服父亲,加入了一个战时的女性团体“助国服务队”。

    “二战”终于结束,乔治六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1947年,伊丽莎白二世在21岁生日当天向全体英联邦人民广播,宣誓终身投入对英联邦和帝国人民的服务。她开始接替父亲承担起王室的义务,经常出国访问。

    1952年2月6日,身在肯尼亚的伊丽莎白接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她难掩悲痛,迅速赶回英国,继任王位。一个“伊丽莎白时代”随之开启,而当时,她只有26岁。

    此后70年,与她的父亲一样,她在国家艰难时刻挺身而出,引领着民众重建英国。无论是在战后,还是在疫情肆虐时,她总能成为英国人的重要精神支柱。她一直恪守着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的本分,不在公开场合发表政治见解,与国内外政治人物保持良好关系……她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努力维系着大英帝国昔日的荣光。

    “登基,这对女王而言是一个充满了复杂情绪的时刻,既悲伤于父亲的去世,也意识到她的人生不再属于自己,而已成为一个公共问题。”英国诺丁汉大学现代英国史教授克里斯·瑞格利(Chris Wrigley)表示。

    而即位之后伊丽莎白所要面临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大英帝国在鼎盛时期曾拥有13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但“二战”后的非殖民浪潮势不可挡。1947年、1948年,印度、巴基斯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相继宣布独立;
    1950年,印度成立共和国,不再对英王效忠。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丧失整整两代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之后,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正在以雪崩般的速度走向收缩和瓦解。

    此时,伊丽莎白清醒地认识到:“英联邦政府所承受的东西与过去帝国时期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她马不停蹄地开展着外访之旅,尝试通过英联邦来维系英国与其前殖民地的关系,尤其竭力维持着英国与南非、印度的良好关系。

    英国皇家传记作家罗伯特·哈德曼曾评价道:“从诺曼征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的君主都被任命为统治者。外交政策要么是扩张,要么是合并,都是以国王的名义,这一点在大英帝国时期到达顶峰。我们的女王是独一无二的。她是第一位从登基的那一刻起,就期望逆转这一进程的君主。但是,这并不是一种不情愿的倒退。相反,一直以来,它重新定义着英国及君主制本身在平权后帝国时代中的角色。”

    虽然她作为英联邦元首,并无任何实权,但她却通过这一职位对英联邦施加了重大影响力。正如新西兰前总理大卫·郎伊所说:“我们在争斗,而她在团结。”

    后来成为赞比亚首任总统的肯尼思·卡翁达曾聚众抵制伊丽莎白二世加冕,认为她代表的仅仅是英国本土的利益,但27年后却改口说:“在女王统治的初期,联合王国成为英联邦无疑是十分英明的,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而且,我要说的是,这一切完全是因为女王的个人魅力,没有这个,我们可能早已离开(1964年赞比亚宣布独立并留在英联邦内)。”

    1961年,伊丽莎白女王访问加纳前,当地政局动荡甚至发生爆炸事件,安全形势堪忧,但她不顾首相劝阻坚持出访,并成功安抚加纳总统恩克鲁玛,让加纳留在了英联邦。访问加拿大魁北克时,尽管知悉激进分子正策划“刺杀女王”,她也坚持出访,并始终保持着沉着冷静。尽管政治家们可能将女王当成了“冷战”时期争夺非洲的一件政治武器,但对伊丽莎白女王而言,她在加冕时曾宣誓要为英联邦奉献一生,她并没有食言。

    迄今为止,她访问了大量国家,通过外交努力维持着英联邦这一国际组织的存续,维系着各国之间良好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时至今日,仍有54个主权国家(包括英国)留在英联邦中,尽管其中只有15个将女王视为国家元首。她的亲和力甚至超越了英联邦的范围,很多国家对女王的来访热烈欢迎,甚至高呼“女王万岁”。

    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史上出访最多的君主,共325次,出访超过100个国家。在二战结束20周年(1965年)时,她出访德国,这是自1913年以来英国君主首次正式访问德意志,也标志着英国与德国这对仇敌的正式“和解”;
    她还首次跨过北爱尔兰和爱尔兰的陆地边界,也是百年来英国君主第一次访问爱尔兰,融化了英国与爱尔兰间的历史坚冰。

    值得一提的是,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和中国来往最频繁的王室成员。与她永远优雅从容的模样相符,她在中英关系中所扮演的是一个温和的建交者身份,永远保有分寸。

    1986年,女王正式到访中国,这是英国君主第一次踏上中国的领土,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尽管按照宪制来说,伊丽莎白二世拥有的不过是一些礼节性的权力,毫无实权,但她却在这一位置上为国际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

    伊丽莎白二世一生给世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她强烈的责任感、亲民的作风以及为维护英国及王室形象做出的努力。70年间,她近乎完美地诠释了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君主所应扮演的角色,即塑造国家认同,凝聚民心,维护国家统一,保持政治中立,维护宪制秩序。她努力地在传统和现代中寻求平衡,将君主体制融入现代社会。

    无疑,伊丽莎白二世及其王室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她保持节制的政治德行。正如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的那样,女王从不插手政治事务,她只是倾听、不时发表安定人心的讲话。

    作为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二世会每周会见首相,听取首相近期的工作报告,这部分谈话往往更为细致和坦诚。目前为止,已经有14位首相与她合作过,几乎每一位首相都会给予她极高的评价,十分看重女王给予的忠告和建议。

    政治中立是维护英国宪制秩序的根本原则,伊丽莎白二世深知这一点,因此,她大多数时候都会避免在敏感问题上发表意见,以免被无谓地卷入到党派政治的漩涡之中。

    多数时候,女王只是在数千次活动、演讲中保持绝对的一致性。对于女王和王室做出的这样的选择,伦敦大学历史系教授菲利普·墨菲指出,这对稳定社会而言意义重大。因而,女王从未反抗过这种“无聊的职责”,这是她的责任感。

    作为王室成员,服装、礼仪、言谈举止等皆有严密的行为规则。70年来,女王从来没有出错过一只脚,没有穿错过一件衣服,没有戴错过一顶帽子,丝毫不为各种时尚风潮所动。有时,对标准的守护让她的形象看起来难免显得有些刻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始终拘泥于传统。就好像她要让自己成为一枚外形岿然不动的徽标,却在闪烁着新鲜的光泽。

    1992年11月,女王的祖宅温莎城堡失火,这对女王而言无疑是又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一年里,关于女王子女的婚姻闹剧轮番上演,本就已经让英国王室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由谁出资维修城堡引发了舆论的巨大风暴。原本保守党政府宣布为此埋单,但招致了大范围的抗议,后来,英国王室决定自行支付温莎城堡的维修费用,结果又牵扯出了民众对于女王财产规模的质疑。而在火灾发生后的第六天,女王和王储同意对其个人收入纳税。

    表面上看起来,王室同意纳税是一项被动的回应。但实际上,由伊丽莎白所主导的君主制改革早已开启,早在1986年,她就开始着手对王室的管理和财政事务进行全面改革,女王缴纳所得税是改革目标之一,而1992年的温莎堡事件加速了这一进程。之后,削减王室开支、精简王室成员、公开王室开支账单等一系列改革均一一启动。

    王室的权威早已失去了在过去时代拥有的神秘感,君主的象征性远远超过其实际权力,而在现代社会,不再神秘的王室也应该被纳入现代的规范之中,这一天早晚会到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伊丽莎白女王选择顺应变化,而非抵抗它。

    发生在女王身上的另一场巨大争议,源自1997年戴安娜王妃的逝世。在1992年传出查尔斯王子婚外情的消息后,戴安娜王妃很快与其分居,这段王室婚姻最终于1996年宣告结束。而接下来的1997年,戴安娜王妃在巴黎的一场车祸之中丧生。由于戴安娜彼时已不属于王室成员,女王起初只签发一则简短声明,并与家人一起回到巴尔莫勒尔堡。而这一做法遭到舆论批评“不近人情”,并将造成悲剧的矛头对准了女王本人、甚至整个君主制。

    这一事件再次显著表明了王室权威所面临的挑战,他们已不再高高在上,而要符合民众心中的道德诉求。如何成为一个更加平易近人、能够抚慰人心的女王,这才是伊丽莎白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1997年9月5日,女王从巴尔莫勒尔堡返回伦敦,通过电视转播向全国观众发表讲话,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作为你们的女王和祖母,我现在对你们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首先,我想亲自向戴安娜致敬。她是一个杰出而有天赋的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她从未失去微笑和大笑的能力,也从未失去用她的温暖和善良激励别人的能力。”

    她回应了民众的批评与期待,并且是十分巧妙地以“你们的女王和祖母”的面目进行回应,当她那张苍老的脸庞面向公众流露出哀伤之时,人们的不满很快便被驱散了。

    戴安娜事件之后,王室开始尝试主动利用公共舆论和社交媒体消除大众与白金汉宫之间的隔阂。2007年,当YouTube网站上出现英国王室频道时,“2.0版英帝国”迅速征服了各大社交网站。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英国王室分别有超过500万支持者和140万关注者。

    女王和越来越多的王室年轻一代开始对公众表露情感。她最终变成了一位年长的立宪君主最该有的形象:慈祥、妙语连珠,偶尔略显古板。女王在社交媒体、影视剧和报纸上依然保持着曝光度,这和她的圣诞祝福以及每十年一次的即位庆典活动一样,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人们所习惯。

    每个英国人都将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态度投射到王室身上,和女王一起为婚姻、子女成长、亲人去世共情,看女王如何处理纷繁的皇家丑闻和家庭变故,并为她还能安然地遛狗而松一口气。她成功将一种年长的、智慧的、慈爱又严格的母亲形象,转化为“国家”的拟人化表现。

    永远雍容、淡定、从容的女王,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是“定海神针”。正如美国总统拜登所说,“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伊丽莎白二世对几代英国人来说,是一个稳定的存在,是安慰与自豪的源泉”。然而,也正因如此,女王辞世对英国与世界的影响也许才刚刚开始。

    伊丽莎白女王刚登上皇位时,帝国权力仍未消散,“二战”胜利的余晖仍温暖人心。如今英国不过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区域性政权,面临着国家分裂的危机。时至今日,苏格兰、北爱尔兰的离心倾向仍然涌动。

    苏格兰独立运动由来已久。在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议会权力下放的宪制改革后,苏格兰议会获得了部分内务权力,但主权仍归英国议会所有,法律层面上仍为单一制。为了摆脱控制,苏格兰在2014年9月发起独立公投,以失败告一段落。

    已经分散离心的英联邦在她去世后似乎会更加分崩离析。尽管在2018年的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女王声称她“真诚地希望”查尔斯能够在她之后继续担任英联邦元首,其他政府领导人也欣然同意。但近年来,作为英联邦王国之一的澳大利亚已经开始探索共和制道路。澳大利亚多位高官都曾表达过,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退位后,澳大利亚成为共和政体国家并脱离英联邦的希望。

    去年11月30日,太平洋岛国巴巴多斯正式脱离英联邦成为共和国,此前担任巴总督的桑德拉·梅森宣誓就任该国首任总统,取代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为新的国家元首。

    如今女王去世,或许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寻求改变政体,并切断与英王室的联系,这可能会给英联邦带来巨大的震动。

    实际上,这些不只是查尔斯三世要面对的问题,同样也是刚上台的特拉斯政府需要直面的难题。尽管她对君主制颇有微词,但女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她的任命,却是其领导政府施政的重要合法性来源。

    与此同时,特拉斯也不那么幸运。她无法像其14位前任那样,可以依靠女王来凝聚国家,尤其是在她刚接手一个通胀高企、能源危机、经济萎缩、国际影响衰落的烂摊子之际。

    英国“脱欧”的同时喊出重塑“全球化英国”的口号,而伊丽莎白二世便是促进英国全球化、维持英国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标签。如今失去这个标签,同样是查尔斯三世和特拉斯政府必须直面的现实。

    而对于现如今大部分英国人来说,自懂事开始认识的第一位君主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她象征着恒常与稳定,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她就站在民众面前,始终面带微笑。如今,英国人彻底告别了这位陪伴至今的女王。余晖已逝,只余怀念。

    猜你喜欢 英联邦二世君主 五张羊皮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10期)2020-12-16当代皇室疯狂英语·新悦读(2020年8期)2020-10-20和谐君主帝喾课外生活·趣知识(2020年3期)2020-05-19“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1期)2019-11-25阿尔贝二世亲王:摩纳哥的招牌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查尔斯王子,下任英联邦国家元首第一财经(2018年15期)2018-05-08英联邦秘密研究女王继位人环球时报(2018-02-14)2018-02-1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90岁生日海外星云(2016年10期)2016-06-17先做“贼”再劝贼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4年11期)2014-11-11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雕塑(1997年2期)1997-06-30

    推荐访问:伊丽莎白 离世 落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