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怀育人之心尽教育之事

    时间:2021-07-17 00:03: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湖北武汉,九省通衢之地。汉口为三镇之首,是武汉历史根基所在。汉口江汉区,更是各界精英汇聚之地。张鹏老师所在的学校,就坐落在这样一块不平凡的土地上。张老师踏上教育之路后,二十多年从事科学教学,不改初心,用“怀育人之心,尽教育之事”的座右铭不断激励自己为科学教育全身心地砥砺前行,为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困境中成长
      张鹏老师能成为一名教师,纯属偶然。他所学专业是无线电仪表,似乎与教育没有任何关联。教师,在他的眼里是那么神圣、高尚。他对职业有过无数憧憬,唯独没有想过当教师。学生时代的他听过许多优秀教师的授课,也从身为教师的母亲那里体会到教师职业的艰辛。他常想:站在三尺讲坛上,自己能不能像那些优秀教师一样挥洒自如地教孩子?在家人的鼓励下,敢于挑战的他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参加了江汉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公开招考,这一试,开启了他的教育人生。
      1994年12月18日,张鹏老师以新进教师的身份走进了江汉区惠康里小学。他对这个来过无数次的校园,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当校长向张老师推荐任教学科时,这位理科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然学科,这一选择只因在孩童时代,优秀自然教师欧阳志华的言传身教,在他心里种下了爱科学的种子。
      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有经验教师的引领,刚入职的张老师只能从零开始。备课、听课、参加评课,忙碌了整整一学期,他感觉对教育并没有增加更多新的认识。原来所学的专业和现在的教学之间所形成的反差,使他对教学反而越来越“困惑”。回想当时的情境,张老师坦言想“放弃”。
      新学期来临,学校安排张鹏老师走上讲台。对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景,他记忆犹新。之前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在走上讲台的一瞬间居然全部“清零”。面对几十双渴望学习的眼睛,他有的只是茫然,那段日子,可以用“度日如年”形容,只要下课铃声响起,就“仓皇”逃离教室。
      然而,这一切并未结束。学校安排了一次教学展示活动,邀请各个学科的教师听新进老师的授课。他思虑再三,选择了《叶画》一课。这是一节以制作为主的课,主要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认识叶片的结构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各种叶片进行组合,形成一幅美术作品,教学过程相对简单,容易操作。但上课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课后,同事们纷纷安慰、鼓励他,他心里五味杂陈:“放弃算了,现在改行还来得及。”
      随后,区教研员连续两次下校听他的课,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放弃、离开、不适合你、没有天赋”等词汇每天出现在他脑海里,放弃仿佛是他唯一的选择。
      1998年,江汉区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片内教学交流活动,张鹏老师承担授课任务。本来对自己没有多大信心的他,被当时的片区教研组长樊军老师留了下来。樊军老师的一番话让他感到意外:“你上课后知道自己的优势吗?”自己还有优势?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樊军老师再次问:“你知道什么是科学吗?为什么要教科学?应该怎样教科学课呢?”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记忆,一些零散的、从未考虑过的、甚至刻意忽视的问题重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长时间地思考,突然茅塞顿开:科学的根本在于其精神,科学教育的根本也在于其精神,那就是尊重事实,勇于面对挑战,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在不断探索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科学教师,引领孩子们学习科学,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践行科学精神。把握住科学的根本,怎么可能教不好科学课呢?他反思着、实践着,分析自己的优缺点,那犹如迷雾般环绕着他的“困境”一点点地冲淡,散去。
      在一次区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中,张鹏老师主动要求参加。赛课中,他选择《空气的成分》一课,发挥自己善于动手的优势,把平时的所思所想在课堂上一一展示。当一等奖的证书拿到手上时,他觉得特别欣慰,仿佛第一缕阳光冲开迷雾,环绕的“困境”烟消云散。随后,他多次在省、市、区级的展示课和示范课活动中授课,并多次在各级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多篇教学论文和案例荣获一等奖。
      多年后,张鹏老师谈起往事,十分感慨:困境的确让一个人迷茫甚至于迷失,但一名科学课教师,只要把握学科之本,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和精神指导自己的教学,总有一天会冲破层层困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很快,张老师成为江汉区科学学科的一些新进老师最喜欢的老师。因为,他总用自己的案例和想法不断鼓励这些新老师,让他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失望中看到希望。他说:“困境让人绝望,但也充满希望。作为科学教师,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自己的岗位,一定能看见第一缕阳光。”
      顺境中思变
      2000年,张鹏老师调入江汉区红领巾学校,成为这所名校的一员。在这所学校,孩子、家长、学校对于科学教学的要求和期望更高。在特级教师卞华老师的指点下,张老师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开始了新的征程。
      细心的他注意到有孩子上课时走神,下课后迅速离开教室。他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缺少点什么?他带着疑惑向卞老师请教,卞老师微微一笑,向他推荐了正在武汉市讲学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要他去听路老师的课。
      张鹏老师走进路老师的课堂,一种截然不同的科学课呈现在眼前:在《连通气球》一课的教学中,路老师谈话风趣,教学安排严谨,教学组织流畅,课堂辩论激烈,特别是孩子们都在专注地研究……
      在教学接近尾声时,路老师询问学生:“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个女孩站起身来说:“姜到底还是老的辣!” 全场一片笑声。
      “这一切不正是自己课堂所缺少的吗?”张老师若有所思,“科学课教什么,该怎样教,必须基于孩子们的需要。”他想起少年时期的自己为什么喜欢自然科学,因为自然老师欧阳志华教自然课的教学理念与路培琦老师不谋而合。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已有一定的教学基础,但对于教育的认识,依旧那么肤浅和苍白。科学课的教学,不只是涵盖科学知识与自己所理解的那些科學精神,自己应更加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更多的东西。

    推荐访问:之心 之事 育人 教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