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由一幅国画想到的

    时间:2021-07-16 00:05: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今年1月13日的《文汇报》第4版,刊登了由施大畏等17位画家为祝贺该报创刊70周年而联手画就的国画《春色满园》。画中,松竹临风、兰梅幽香、蝶舞蜂鸣,好一派艳阳春色。笔者虽不谙丹青,但略为观赏也能发现其画之美、其意之深。后又反复观摩,更是从中品味出凝聚在画中的那份和谐、那股大气、那种自然。带着这些体悟神游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天地,不断反思自己曾上过的一些课,不禁豁然:在绘画与授课之间,竟也存在着某些相通之处。
      一、求和谐,多而不杂,融而不滞——课堂是整合多种教学思路的集大成者
      《春色满园》由17位画家画成。虽然每位画家的擅长领域不同,画风画法各异,但综观此画,松竹梅兰高下相映,鸣蜂巨石小大成趣,诗词美文雅意无限,画面整体布局协调、结构合理,丝毫没有给人留下杂乱无序之感。可以想象,在整个构思和绘画过程中,众画家一定经过了反复的交流与研讨,在不断商讨中才画成此画。这一过程,实乃博采众家之长、包容多样之美的和谐之道。
      据此反观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要上出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也必须秉承博采包容之道。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绝不是教师照本宣科读出来的,也不是闭门造车编出来的,而是将各种教学思路进行整合之后“磨”出来的。这些思路除了教师本人对文本的理解之外,通常还包含着教学同伴的设计思路以及所教学生的一些想法。
      案例1:笔者讲授七年级第二课第三框“让生命焕发光彩”的经历。
      第一次备课及上课:这是一堂校内公开课,由于种种原因,在准备过程中,我并没有和备课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也未和学生事先沟通,而是根据文本内容独立备课。我的总体思路是,在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第一小节的教学,活动重点放在第二小节“生命扎根在平凡生活中”。活动的大致流程是,教师先介绍自身学习体验和经验,让学生在认同教师经验基础上,获得克服枯燥学习的方法。当时自我感觉这一教学预设想法不错,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反应平淡,师生互动不畅。
      课后交流及再备课:课后,观课教师当即指出,师生互动不畅原因在于,教师经验与学生体验相距较远。在预设过程中,教师在未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情况下,独自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学生自然会“不买账”。同伴意见可谓“一针见血”,随后在学生中进行的调查印证了同伴们的观点。根据同伴和学生建议,我重新设计了这一环节。
      第二次上课:经过征询多方意见之后重新设计的教学流程在第二次课堂上获得了良好反响。由于讨论的是学生们想知道的问题,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也由于我在预设中根据学生实际适当修正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认同度较高。课堂上师生互动充分。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但这绝不意味着在其教学预设中,应该排斥或忽视其他人的建议。这个道理绝大部分教师都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往往倾向于闭门造车,既懒于与同伴交流想法,也耻于向学生征询意见。这种闭目塞听的做法往往会导致教学思路封闭萎缩、教法陈旧老套。由是观之,在教学预设中,“多”比“一”好。当然,如何做到多而不杂,既博采众家之长又不失整体协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预设中以落实三维目标为主线,合理取舍,精巧剪裁,反复打磨。
      二、重大气,渲染美者,巧妙留白——课堂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回味空间
      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国画讲究留白,其主要表现方法是通过在画面或背景上留出空白,使空白与着墨处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正是因为有了留白,着墨处才愈显浓烈;正是因为浓墨重彩,空白处才更加引人无限遐思。在这亦墨亦白、有形无形的对比中,国画才获得了一种舒朗大气、宁静深远的意境。在《春色满园》的左上方,便有留白一处。此留白与巨石、瘦梅、修竹、诗词共同烘托出整幅画的大气凝重,彰显出画者大气磅礴的胸襟。
      留白的艺术手法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具有极大借鉴意义。思想品德课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在树立正确“三观”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相关知识与技能之外,更离不开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自主思考与内在感悟,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情感内化过程。从绘画术语来说,这就是“留白”,这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
      案例2:笔者关于课堂教学常规“时政演播室”的操作经历。
      改进前:为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在思想品德课前设计了3至5分钟的“时政演播室”新闻演讲环节。具体做法是,学生在课前准备好演讲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教师及时点评。由于学生积极性比较高,要求发言的学生很多,因此这个环节非常紧凑,几乎没有给学生留下一点“喘息”机会。
      教研员的指导意见:在听过我的课后,教研员认为这一做法很好,但是要加以改进。他指出,时政演讲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环节,是帮助学生贴近现时代、拓展知识面、感悟真善美的良机。因此,在此过程中切不可太匆忙,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与回味时间。
      改进后:在教研员指导下,我重新设计了此环节流程。当第一个学生讲出新闻内容后,我会给其余学生留下一点时间,让他们搜寻、补充自己所掌握的相关新闻。当一类新闻演讲完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学生对这种安排比较满意,他们很珍惜这一过程,或回忆搜寻相关新闻,或反思品读其中意味,在这难得的“空白”时间内,我似乎听到了思维之花绽放的声音。
      反思:催生情感、启迪思维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情感的催生与思想的启迪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丝毫急躁不得,不能像工人生产产品那样恪守操作时序。在学生需要静默沉思时,教师一定要勇于“退出”,留一份清净给课堂。这种适时的舍弃,定会带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恰似此地无画胜有画。
      三、法自然,平淡质朴,匠心天成——教学应顺其自然而不该人为作秀
      法天贵真、纯朴自然是中国画的一大特征,也是中国画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在《春色满园》中,花、树、石、虫等自然之物写意地铺展于画纸上,画者笔墨酣畅地描绘着自然、展现着自然,毫无夸张之调、做作之势。
      如前文所述,初中思想品德课是落实学生“三观”的主阵地,是事关千秋的人心工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按照文本逻辑和学生实际自然大方地展开,还是为了迎合某些教学“范式”而生拼硬凑,答案显然不言而喻。
      案例3:笔者讲授七年级《学会珍惜生命》的经历。
      第一次上课:那是一节职称课,区教育学院专家和职称评审老师前来听课。为了让这节课好看点、热闹些,以显示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落实,我刻意做了一些安排:学生座位设计成围坐状,学生活动凸现自主合作模式。在那节课上,学生活动得非常充分,整个教室人声鼎沸、热闹欢腾。
      专家点评:课后,专家进行了点评,指出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讨也非常突出。但同时指出:学生的这些互助合作与交流探讨是否太过热闹、太过冗长?学生的过度活动是否影响了教师对知识点的落实?如果适当减少活动内容,课堂是否更为自然真切?
      第二次上课:课后,我按专家意见修改了教案。在需要学生“动”的时候,就保留相关活动内容;若有的环节只需要学生看书思考,则将原有的活动设计删除掉;至于那些需要教师直接讲解的地方,则加强知识点的落实。按照这个“减肥”后的教学设计再次上课时,我自己也感觉整个教学流程质朴自然多了。
      反思:新课改提倡创新教法,但创新教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实事求是。如果偏离教学需要,为创新而创新,那只会是东施效颦。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是新课改精神而非技术指标。如果硬是要在每堂课特别是公开课上贴上自主学习的标签,打上形式主义的印记,其结果势必会神离而形颓,课堂教学必定不会保持自然朴实。“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上述理解也许还可以引申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神于内的是新课改理念,而形于外的是质朴简约的表现形式。

    推荐访问:一幅 国画 想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