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间:2021-07-12 04:01: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关注中国人民历史命运、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它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核心价值和历史主题。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以人为本的最高价值追求,深刻分析以人为本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维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本维度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以人为本如一条红线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这条红线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持续体现。关注这个命题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可以凝练出三个基本维度:对中国人民历史命运问题的关注、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三个基本维度,分别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核心价值和历史主题。
      逻辑起点:关注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有学者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逻辑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笔者不认同这一观点。在笔者看来,对中国人民历史命运问题的关注,才是逻辑起点。
      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逻辑起点相一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关注人的命运。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将个人及其活动放在现实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在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现存社会时,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非但没有获得解放,反而处于异化状态。由此,他们为自己所处的时代确定了重大历史课题: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去抽象地研究自然与社会,而是把自己的关注点聚焦于人的现实世界和人类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命运。对束缚人的各种关系的全面消解,亦即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是他们终其一生的价值诉求。为此,他们对禁锢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枷锁展开了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消灭造成现存异化现象的私有制。这个现实指向表明,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旨或最高命题。作为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始终以此为基本。正是将人作为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实现这一价值理想的一系列理论原则。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经久未衰,始终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行动指南,根本在于它是以全人类解放为最高价值理想。
      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应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逻辑起点相一致。关注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问题是同关注人类历史命运问题相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逻辑延伸。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密切关注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形成了以观照人民历史命运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体系中,马克思、恩格斯视域中现实的个人被中国人民所替代,实现全人类解放被实现中国人民解放所代替。回顾历史,面对旧中国民族危亡的现实,毛泽东围绕中国的社会形态及其阶级状况进行深入阐释,并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以及动力,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立志通过革命改造中国与世界。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这样的革命”这个民族存亡的问题,创造性地打开了一条中国式的民主革命道路,也因此成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的一次飞跃。
      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在视察工作时看到国家贫困落后的状况,振聋发聩地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要改变人民贫困的生活现状,就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视发展生产力为手段,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目的,充分体现他对人民生存状况的人文关怀。不仅如此,他还就人民的未来发展指出,我们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此,他指明了社会主义中国前进的道路,描绘出壮阔的发展蓝图,清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又一次飞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局发生急剧变化,这些人亡政息的教训警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在领导全党科学回答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又一次俱进。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能否长期执政、如何长期执政问题的关注与回答,实质上就是对中国人民历史命运问题的关注和回答。
      经过多年改革与开放,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也由高速发展引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区域差距拉大,民生问题凸显,等等。于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急切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能否回答好这一重大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党中央对世界发展趋势做了精准把脉,用科学发展观巧妙地回答这一重大问题。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作为核心价值诉求的人本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点。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不仅代表亿万人民的热切期待描绘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道路。九十多年来,是我们党同人民一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首近代以来饱经沧桑的中国,展望民族未来,我们能够明确得出这样一个坚定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道路之所以会被我们党如此重视,根本在于“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①。
      由此可见,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再到十八大对党的创新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重大成果,都是以关注和回答中国人民命运问题为逻辑起点的。

    推荐访问: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