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影响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1-07-08 16:02: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及传播效果理论为依据,从传播源、传播内容和传播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提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15-0030-03
      
      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2]。本文旨在从国家精品课程自身建设出发,并依据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来分析影响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以期能对国家精品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带来一定的启示。
      1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可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故国家精品课程应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各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观点,在整体上起到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2 相关传播理论
      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3]。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要使其传播效果好,影响面大,就要从信息的传播发生到信息接收的一系列过程环节入手来分析,而国家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则是指国家精品课程所携带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对使用该课程的人所达到的资源共享程度和影响程度。
      3 影响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分析
      依据传播理论,本文将从国家精品课程的传播源、传播内容以及传播环境几方面来分析影响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因素。
      3.1 国家精品课程的传播源分析
      国家精品课程的传播源即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人员,从国家精品课程的性质和建设意义来看,其传播源应具备如下能力。
      1)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国家精品课程是基于网络所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和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网络环境下的理论和技术能力,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能够应用恰当的技术搭建国家精品课程。
      2)相关学科的深厚理论积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已有的国家精品课程来看,其门类可算齐全,有法学、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两课类、信息科学、医学、艺术类等。精品课程主要在于“精”字,因此参与课程设计和开发的人员应具备相应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正确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重点、难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对课程的使用者起到传授和启发引导的双重作用。
      3)教学设计能力。国家精品课程不能只是传统课程的搬家,要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合作、探究、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国家精品课程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因此在设计中要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使学生在使用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养成想学、会学、坚持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国家精品课程传播内容分析
      从宏观上来讲,国家精品课程除了传播的相关学科内容之外,传播的也是一个学校的学术风采,传播某一学科的师资队伍、科研水平以及所蕴涵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其在发布之后的传播效果。以下将从国家精品课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教学方法的使用等角度来分析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1)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精品课程建设中鼓励学术造诣高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主讲,整体教师队伍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要为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配置教师,如要配置相应的实验员和课后辅导员。如获2007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教育类课程“教育传播学”就是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杨改学教授主要负责开发,并以杨改学教授和教育技术学届的知名专家南国农教授做主讲,教学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5人(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是博士生),具有教授职称2人、副教授职称2人、讲师职称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合理,全部为从事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和实践的教师,符合目前国际上从事信息化教育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员的发展趋势。教师队伍中老、中、青相结合,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为47岁,年龄结构合理[4]。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才能保证该学科的理论基础牢固,也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影响国家精品课程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即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包含主教材(课程学习的最基础的工具)、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试题库、案例库。在这其中,学习指导书、CAI课件、试题库、案例库几部分要进行精心设计。学习指导书即针对如何学习该门课程以及学习各模块的方法等提供建议。CAI课件中应包含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等,在学习任务较复杂时要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设计,使其具体、细化。试题库也应在分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设计,试题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另外,还应包含各种类型(封闭型和开放型),以供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学习风格的使用者进行自我测试。案例的选择最好贴近大部分使用者的生活实际,要易于理解和接受,能真正起到经验替代的作用。
      3)教学方法的使用。国家精品课程应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①基于问题的协作讨论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生生互动,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共同讨论,获得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知识框架。而对于在讨论之后无法解决的问题,放在讨论区或疑难解答模块中由学科教师进行讲解答疑。
      ②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法。由于国家精品课程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自主学习:查看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和学习目标;借助教学内容和与他人交流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借助课程评价进行自我检测。
      ③基于资源的情境教学法。在提供大量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资源,去挖掘情境中所蕴涵的知识,并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将知识系统化。
      另外,还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发现式教学法,但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国家精品课程所提供的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这也是各种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根本所在。
      3.3 国家精品课程的传播环境分析
      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传播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来进行,或者说,它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5]。从广义上来分析,国家精品课程的传播环境属于基于网络的传播环境。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国家精品课程应创设满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多种传播环境。
      1)国家精品课程的“自主学习”传播环境。国家精品课程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辅以其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利用国家精品课程所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即立体化教材。就内容而言,立体化教材有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就表现形式而言,有纸介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出版物等。如西北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传播学”除去相关内容的教学课件以外,还提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几位知名专家的教学录像,并单独列出学习目标和教学大纲,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为支持学生进行扩展学习,提供了参考书目、相关科研论文成果、网络资源等;为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供了课后习题和课程试卷,在各种形式以及学习的各个环节的资源齐全的情况下,创设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传播环境。但应注意的是课程中的导航或链接要清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推荐访问:精品课程 因素 效果 传播 影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