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近三百年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历程勾勒与展望

    时间:2021-06-28 08:02: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其发展历程大体可概括为四个时期:萌生与初创时期,以塾馆和书院为主;晚清与民国时期,现代华文教育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包括复苏期、衰退期和复兴期;21世纪的新时期。经历了艰辛曲折,当前华文教育迈入了鼓舞人心的新时期。
      关键词: 海外华文教育 发展历程 展望
      海外华文教育历史如果从1690年的明诚书院算起,至今已有300多年;如果从1900年前后现代意义的华文学校算起,至今有100多年。近三百年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历程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时期:
      一、萌生与初创时期的华文教育
      早先的华文教育可以说是华侨教育。华侨具有中国国籍,客居异国心向祖国,“落叶归根”的故土情结和心态决定了华侨教育的宗旨和性质。华侨华人社团和华文教育的雏形于17世纪早期形成,“以蒙馆、私塾的形式出现,设在会馆、寺庙内。这是一种非正规的办学形式,教学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是‘背书’,教授内容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除此之外,还教授一定的尺牍(书信)、珠算知识。此时的华文教育基本上沿袭了国内的私塾教育形式”[1]。1690年,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出现了附设在养济院(公德院)内的最早的塾馆,1775年该馆定名为“明诚书院”,标志着书院这种早期的中华传统教育形式在海外出现了。随后产生了一批塾馆(书院),如1849年创办的新加坡萃英书院,1884年创办的美国旧金山大清书院。此外,1875年加拿大创办了中华会馆,其内开设了具有义学(公益)性质的乐群义塾。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的华文教育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的华文教育受到了清政府变法改制的影响,如废除科举制、改书院为学堂、派出使者推动海外办学,又如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1906年制定《华侨学堂规则》等;受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先贤在海外的政治和教育主张的影响。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改学堂为学校,废止读经,制定了《领事管理华侨事务规程》,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了《领事管理华侨学务规程》,1914年颁布了《侨民子女回国就学规程》。1929年国民政府正式设立了“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并颁布了《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组织条例》,1931年頒布了《华侨教育暂行规程》和《侨民中小学教育规程》。由上可见,华文教育经历了由书院到学堂再到学校的改制。
      现代意义的华文学校诞生于1900年前后。海外最早的新式华文学校是1897年创办于日本横滨的“中西学校”,孙中山为其命名并举荐梁启超任教,1899年日本华侨创办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和神户“华侨同文学校”。马来西亚最早的新式华校是创办于1904年的“中华学校”,光绪帝为该校赐匾额“声教南暨”,印尼第一所新式“中华学校”则于1900年创办。新式华文学校涵盖幼儿、小学、中学、高等专科多个层次,教学科目增加地理、体育、所在国语言等,华文教学从早先的读经为主转变为侧重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的训练。19世纪海外华文学校的主要形式是以会馆名义创办的学校,被称为“公学”。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华文教育
      20世纪的华文教育有两个节点值得关注: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是80年代后不少华侨加入所在国的国籍。二战之前的华文教育基本上是19世纪后期华文教育的承续,二战之后的华文教育则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复苏期。第一个时期是复苏期。在战争中受创停办的华文学校迅速复苏,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华校数量和学生数量都大幅度增加。海外华校在二战前都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材等方面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施行模式。战争的爆发虽然对校舍等硬件设施场地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是战争平息后海外华文教育在先前基础上恢复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这反映出海外华人华侨社群保存传承祖籍语言和文化及身份认同的迫切愿望。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华文教育在十年左右(1946—1956)的时间里复苏过来,并做好进一步发展的准备。此时的海外华文教育理念和早前的“落叶归根”意识相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众多华侨依然存有在外打拼立业后荣归故里的念想,其自我身份认定方面是以“我是中国人,有一天我要回到祖国去”为主。此外,海外华校的迅速复苏反映出华社组织的强大力量和凝聚力,这是在艰辛的环境中始终促使华文教育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这个时期的华文教育也有一定的过渡性,战后各国都在思考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和彼此的外交关系,华人华侨群体开始在世界政治经济的风浪中思索自身的发展前程和空间。
      (二)衰退期。第二个时期是衰退期。20世纪50年代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原先的殖民地国家独立意识很强且采取严格的同化政策,如菲律宾的华校都被国民教育化,马来西亚的华小都被政府收编,印尼、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华校基本上消失。华侨开始加入所在国的国籍,华文教育在内因和外因的合力作用下陷入危机之中。2017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策划制作的纪录片《华校掠影》为世界提供一个更好地了解华文学校和华文教育的窗口,其中专门采访曾经历过那段衰退期的华文教育前辈,并展示出图像文本等材料来还原历史的真实。华文教育的衰退与海外华人在所在国地位的下降相联系,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海外华人华侨更加感受到强大的祖籍国对华社群体的重要性,感受到华文教育作为华族在海外的希望工程能够薪火相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这段艰难的时期,是众多支持和投身于海外华文教育的仁人志士冒着风险将华教的文脉存续了下来,海外华文教育不能亡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信念,在困境中办学成了他们甘愿肩负的族群与历史使命,他们对整个华族的付出与奉献将会被铭刻在海外华文教育的史册中。
      (三)复兴期。第三个时期是复兴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再次变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随着世界文化互补交融趋势的形成,华文教育进入了复兴期。曾经停办的华校得以恢复,新办的华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华校学生数量大增。需要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前,海外华文教育以全日制中文学校为主,周末中文学校很少,教材主要来自国内,华文课程设置、教学思路方法和规范基本沿袭国内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做法,可以说是“中国国民学校语文教学在海外的延伸”[2]。华语文不仅是要掌握的目的语言,而且是教学媒介语(其他各个科目的教学课堂用语)。马来西亚的华小和独中至今仍坚持以华语文作为主要的教育教学媒介语,如柔佛新山宽柔中学,这很难得。这样的华文教育实质上延续的是以往的华侨教育,性质基本上是汉语作为母语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少华侨加入所在国的国籍,其生存和生活意识从“落叶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在20多年的华语文禁锢中成长起来的华侨华人,第一语言已经是所在国的官方语言,作为族裔母语的华语成为其第二语言。华文教育在性质上发生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转变,更确切地说,是以华侨华人为主体教学对象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母语教育。

    推荐访问:勾勒 发展历程 展望 三百年 海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