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王阳明“致良知”论的道德教育意义

    时间:2021-06-19 16:00: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王阳明“致良知”论,是其心学的最高概括,蕴涵丰富的道德教育价值。“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是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致良知”论充溢着强烈的道德实践精神,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致良知;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234-02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创建了系统的心学体系。他经过长期的思想磨炼和体会修养,到约50岁时对自己的心学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凝练和升华,提出了“致良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心学命题。这既是王阳明勤苦思索、千锤百炼、精觉体悟的结果,也是他继承以往的理学思想、诠释原有经典文本的产物。“致良知”是王阳明全部心学的最高概括,“致良知”论蕴涵丰富的、独到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一、王阳明对“良知”的解读
      “良知”一词系出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愛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亲亲敬长的仁义之心,亲亲敬长是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这种天生的能力被称为良知良能,发源于人的不忍人之心,也即四端之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四种规范的萌芽,称为四端。孟子的“良知”,主要是指先验和普遍意义上的道德意识。王阳明在融汇前人思想基础上,对“良知”一词做了精细的阐释,赋予了“良知”多重蕴涵,用“良知”说来总结贯通他的全部思想。他自认为,自龙场悟道以后,他的思想不出“良知”二字,只是没有直接点出此二字而已;如今点出“良知”,一语之下,便可洞见全体,可谓真切简易、痛快淋漓。
      王阳明把“良知”说与“心即理”命题贯通起来,认为“良知”即心之本体,亦即是人的本心。它是圣凡贤愚人人自有的,外在力量绝不能改变它,既不能使它增得一分,也不能使它减得一分。“良知”作为人心之本体,具有虚灵明觉的特性和常知常照的功能,它能照知一切是非善恶。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是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为了强调“良知”辨知是非的功能,他突出了孟子四端中的是非之心。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1]111知道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穷尽了是非就穷尽了万事万变。“良知”这种知事知非、好善恶恶之心,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王阳明认为“良知”还是宇宙存在、运动的法则。他说:“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良知的流行不息。”[1]123天地间生动活泼的就是“良知”的不断流行。“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1]106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范围里运动,哪有超于“良知”之物?因而也可以说,“良知”就是天理。这样,王阳明便将道德准则与客观规律皆内化于心,成其为“良知”。
      王阳明哲学特别重视“良知”作为准则的意义,他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1]92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不仅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而且还要作为个人行为的准则,实现个体良好生活(稳当快乐)的行动准则。“良知”是量度千变万化事物是非的标准,一切符合天理的就是“良知”;不符合天理的就是障碍,失去了“良知”的本体。这里,“良知”的意义不止于内在的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而且进一步充当了行为自律的内在约束。
      二、“致良知”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认为人具“良知”,“良知”是天理,又能行天理。“良知”人皆有之,但是常人在心体发动之机,往往受到私欲的牵蔽,从而使本心放失、“良知”遮蔽,做出不善的行为。因此需要时时刻刻去做“致良知”的功夫,以心中的“良知”去除物欲的昏蔽,达到对“本然之知”的认识。
      所谓“致良知”,就是把人先天具有的道德良知从人心本体向外推致开来,使其发用流行,贯彻于人的一思一念中。把“良知”天理应用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天理。不过,王阳明又以为,“致良知”绝不是对“良知”本体有所增加,而恰恰是要恢复它的本来状态,使其按照本然状态发用流行。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回复他本来体用而已。恢复“良知”的本来状态,顺其天则自然,这就是“致良知”的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讲,“良知”自身就有向外流行推致的功用,它是即本体即功夫的。
      为什么常人“不能不昏蔽于物欲”呢,王阳明以为“良知”本体无善无恶,但这本然之体一动便产生了“意”,而“意”则是有善有恶的。“心之所发便是意”,“良知”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1]115“良知”之发用流行即是“意”,“良知”本体无善无恶,“意”有善有恶。为何“良知”本体无善无恶,而“意”却有善有恶?王阳明认为除了圣人以外的寻常人,有世俗利欲之心,所以“意念上见善恶在”。占绝大多数的寻常人,不能当下自觉到本然的“良知”,而必须通过一个致知的过程才能达到这一境界。所以,“致良知”是必要的。
      “致良知”之意,首先在于要人们扩展“良知”到极致,人有“良知”本体,所以能扩而展之,扩展“良知”到极致,就是恢复“良知”自身。另一方面,“致良知”之意,在于实行“良知”,依自家的准则实实落落去做,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成圣的内在根据,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其“良知”无私欲牵蔽而自然流行。他把“致良知”的功夫分为三个层次:“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1]280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良知 意义 王阳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