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宗教社区的联合与分离

    时间:2021-06-05 08:00: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韦州哈乙寺组织经历了兴起、废除、重构三个阶段,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组织聚礼、会礼、殡礼、念尼卡哈、决定封开斋时间、解释教法、代表穆斯林整体进行利益表达、与国家权力展开互动等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教派的稳定性,提高民间的组织化程度。这种组织是在国家权力制约之下民间对宗教事务进行自我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政府权力不便参与部分的补充。哈乙寺组织的特点与不同民族的传统及社区史相关。在城镇化进程中,这一组织也面临着分离的隐忧。
      关键词:韦州哈乙寺 功能 社区 现代化
      作者:马强,1972年生,人类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杨桂萍,1967年生,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副教授。
      
      “哈乙寺”是一个阿汉构词,阿语表述为“哈乙·麦斯吉德”(Hayy Masjid),是我国内地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族穆斯林对具有一定隶属关系的联合教坊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清真寺的称呼。通常指一个穆斯林居住区内宗教功能最强、地位最为显赫的寺院。按照《新编阿拉伯语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哈乙”有生活区、居民区的意思。因而,哈乙寺的字面意思就是“居民区清真寺”,或者套用社区的概念,可以翻译为“社区清真寺”。民间一般将哈乙寺体制中的核心寺称作大寺,周边其它各寺称作小寺或稍麻寺。哈乙寺组织是对以寺大为核心,小寺在一定程度上服从大寺组织和管理的宗教社区结构及其制度的称呼。
      因资料和研究视角所限,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这种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民间组织缺乏细致的个案探讨,尤其是对其变迁缺乏动态的考察,因而很多认识都比较模糊。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认为宁夏同心县韦州地区是目前我国保存哈乙寺组织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因而对其予以民族忠描述和研究,以展现这一组织的概貌和变迁,并就相关学术问题予以探讨。
      
      一、韦州人口及社区格局
      
      韦州镇地处宁夏同心县东北部,距县城93公里,1986年撤乡设镇,是同心县第二大镇。全镇总面积89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据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有6224户,25781人,其中回族19395人,占总人口的75,2%。据同心县统计局最新资料,截至2005年底,韦州镇总户数为6848户,24020人,其中回族人口18062人,占总人口的75.2%。五年中因辖区范围缩小和迁移导致人口减少了1761人,但回族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保持不变。主要分布在镇区韦一、韦二、南门、河湾、石峡、闫卷等村庄。
      有关唐宋之际韦州是否已有回族先民的活动缺乏详细考证,但元代统一之后,原西夏之地驻扎了大批签军屯垦牧养,忽必烈三子芒哥刺受封唐兀(西夏)之地,芒哥刺之子阿难答曾率帐下十五万蒙古人归信伊斯兰教,韦州回族的大量繁衍可能与此有关。据传屯军韦州的回回眷属就在城东南居住,这里曾建有清真寺。明代西域回回入附中原,以及沐英受封宁夏西吉县葫芦河川等六处草场,这些都可成为追溯韦州回族的历史脉络。明洪武年间,韦州为庆王朱旃封地,部下回族亦多有留居从事垦妆者。
      韦州回族有苏、马、海、王、丁、杨、周、金、买、韩,单、秦、白、蔡、拜、闫、何、余,岳、李、赵、田、孙、强、彭、夏、梁、康、陆、张、尹、郭等数十姓。苏姓为第一大姓,据传源于同一谱系,人口约占韦州回族总人口的1/3。过去苏姓辈分严格,实行同姓不婚习俗,现已出五服,个别家庭出现了同姓通婚现象,但仍遭年长者的非议。马姓回族在韦州分布很广,且历史上多有迁移,有人已迁居银川新城、灵武、青海、临夏等地。海姓是明代前来韦州讲学的陕西籍经学大师海文轩的后裔,现已传至十二代一百多户,一千多口。王姓共有三支,分别来自陕西、吴忠金积、同心王家团庄。此外,还有海原李姓,甘肃韩姓,吴忠丁、郭、梁、孙、尹等姓,同心康、陆、白等姓,平罗夏姓,灵武强姓和岳姓,甘肃张家川秦姓等。韦州回族各姓既有散居,又有个别姓氏的聚居。如闫姓居住的闰家圈,彭姓居住的彭庄子,何姓居住的何家崖头,金姓居住的金庄子等。
      
      二、韦州哈乙寺组织的历史沿革
      
      根据镇政府登记,截至2006年10月,韦州镇1 3个行政村共有35鹰清真寺。落实宗教政策以后新建清真寺2l座,其中1979年新建1座,1980年代新建13座,1990年代新建5座,2000年至2007年初新建2座。韦州镇区半径5公里范围内回族基本都被纳入哈乙寺组织范围,大寺位于整个哈乙寺组织的中心,其辐射范围包括了19座寺,连,同大寺共20座寺,奉伊赫瓦尼派。大寺既是哈乙寺。也是本寺周围居民的日常宗教活动场所,发挥着双重作用。
      
      
      从纳入哈乙寺组织的20个寺分析,韦州大寺建于明洪武年间,到清代已有老坟、西坟、海坟3座寺,形成三坟一寺结构。其中三座坟场为寺坟一体,修寺是为了给游坟者淋浴和进行纪念活动等提供便利,但其后功能出现转型,个别寺院如老坟、西坟、东坟三寺都曾成为著名阿訇的讲学之地和经堂教育中心。民国建有马家坟、东坟、泉脑三寺,因而当地人多有解放前为五坟一寺之说,其实泉脑寺早在1928年就已存在。建国后至1978年,因各种政治运动和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人口流动性弱的影响,韦州没有新建清真寺。文革中所有清真寺被毁。落实宗教政策之后镇区重建了7座,新建了13座清真寺。随着镇区面积的拓展和居民的增加,城镇化进程中清真寺数量比解放前增加了近两倍。至此,哈乙寺组织中清真寺数量达到20座。
      哈乙寺组织的形成同教派分化和寺坊增加有关。伊赫瓦尼流行之前,韦州地区三坟一寺应为格迪日单一教坊制。此处教派改革始于清末。据传青海循化撒拉族马登海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此首传伊赫瓦尼主张并引起争议,新派曾脱离大寺另建小寺。1915年马登海再次传播并得到当地四大阿訇的支持,新教思想很快在韦州获得了认同。
      大寺作为哈乙寺地位的确立,同伊赫瓦尼对聚礼的教法解释及两北军政界回族上层的推行有关。马步芳和马鸿逵家族借助教派强化宗教意识,培养宗教感情,加强团结,巩固权力,为其雄踞西北进行社会动员和组织力量,因而曾大力推行,通过建立哈乙寺进而掌握大范围区域间的宗教管理权,并通过与宗教上层的联合达到宗教教化、凝聚人心和巩固政权的目的。当时著名的哈乙寺有西宁东关大寺、临夏南关大寺、平罗宝丰大寺、同心韦州大寺等,周边各小寺的阿訇必须由大寺培养和指派。韦州地区哈乙寺的推行过程较为温和,主要以各寺开学阿訇对伊赫瓦尼思想的接受为发端,通过接受教义思潮而产生组织化运动,使原来互不隶属、坟寺兼存的局面得以改变。随着大寺成为整个韦州镇区范围内的核心寺开展主麻聚礼活动,哈乙寺组织也逐渐形成。直到1958年宗教界进行反封建民主改革时,这一组织自行解体。文革中寺院被拆,集体宗教活动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宗教政策,哈乙寺组织重新恢复,但功能出现下降和转变。
      
      三、韦州哈乙寺的组织及功能
      
      韦州哈乙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聚礼和会礼的仪式和程序(包括分配某寺阿訇讲卧尔

    推荐访问:分离 宗教 联合 社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