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公共课如何促进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1-03-26 08:03: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更要强调作为高职生应具有的全面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多数可以通过公共课程实践锻炼。文章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课程现状出发,提出应重视公共课程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课程实例,就公共课程如何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共课; 高职; 专业人才培养
      公共课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大多为必修。公共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操作技能、团结合作等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近几年,公共课程的开设出现了“知其重但做其轻”的矛盾。
      一、公共课开设现状
      (一)国家政策重视公共课的开设
      国家对公共课程的重视,可从不断调整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显现。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发布,提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发布,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应“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上述国家政策文件中体现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从2000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到2002年的“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再到2005年提出的“高素质”和2011年“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不止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强调作为高职生应具有的全面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多数可以通过参与公共课程的实践和锻炼。
      (二)高职院校调整公共课的开设
      目前高职院校对公共课的实际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这个现象通过国家、省、校等各类高职教学比赛、技能大赛、教学团队、专业建设等评审条件以及获选数量就可参见。最近几年,公共课在高职院校,除规定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他公共课程的课时数量和课程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因为随着国家培养人才决策的调整,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一线”阵地,各高职院校紧随其后,也适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设置做出了相应的修订和调整,更重视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这一调整应该说符合当前的国家发展形势和市场人才需求,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到学校的一个缩影。但一个形势的改观势必引出另一新问题的出现:在学校培养重心、师资、课时大概定量的情况下,专业技能比重的提升引起公共课程的比重减少。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为例,调整后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课时由以往的96学时减少到2018年的64学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升但课程课时更少、内容更简,这就为公共课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教学中怎么做才可以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才能担负起“高素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责任,应该是所有高职公共课程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公共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能够发挥巨大功能,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公共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公共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以医学康复系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例,数、理、化等公共课程的开设可以为《生物药品》《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等诸多专业课程打下坚定的基础。甚至可以说,离开了公共课程的前期铺垫,专业课程的开设举步维艰。
      (二)公共课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完全胜任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除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外,还应具有踏实敬业的态度、团结合作的意识、开拓创新的精神。如果再兼具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端庄大方的仪态举止、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等职业技能,就更有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空间的发展。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相关公共课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三)公共课促使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鉴定学生是否成为合格人才的首要标准,应是“德”字在先。成“才”先要成“人”,成“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特别是现在网络全面盛行的状态下,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都在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如何让学生树立并弘扬正确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感染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语文课、思政课、职业指导和其他相关公共课程的作用不言而喻。
      (四)公共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公共课程的教育效果不如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可能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操作,比如“静脉输液”,而且有固定的技能操作标准来衡量这个操作是否达标。但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而且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文化素养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可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高职教育只是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公共课程可以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养成高尚的审美、培养健康的体魄等方面做出贡献,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2]

    推荐访问:专业人才 高职 公共课 培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