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美国教育考核评估系统对我国中高职对接的启发

    时间:2021-03-26 00:01: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口单招对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敞开了大门,也引发了中高职对接问题的讨论。本文通过总结中高职对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提出在教育教学形势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我们唯有转变教学与考核理念,采用科技进步成果,开发权威、系统、连贯、细致的考核系统才能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
      关键词:中高职对接 问题 措施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34-02
      很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中高职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现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总结如下:
      1 中高职对接存在的问题
      (1)中、高职学校各自为政,隶属不同的部门(中职教育归职业与成人教育司管理,而高职教育则隶属于高等教育司),缺乏统一的管理;
      (2)人才培养目标相似,层析不清晰,界限模糊(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职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人才);
      (3)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重复,很多高职课程只是重复中职课程或稍加深入。高职相同专业所确立的典型工作任务大致相同,导致课程难免重复;
      (4)生源差异很难统一教学:很多高职院校实行混合班,即中职生源与普通高中生源混合教学。生源素质结构差异十分明显,普通高职毕业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好,但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职业技能,但文化基础课相对薄弱。
      2 现有对策及其局限性
      邵云君、匡瑛在《国家职业标准: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中提出国家职业标准是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指南针,但是文章同时指出我国的国家职业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实施方面仍然前路漫漫。
      俞川、郭心毅在《基于英国经验的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与对策》中借鉴英国经验提出了很多对策,现在分析其中几个重要的对策:
      (1)建立统一课程标准,理顺职业教育关系。在英国这个工作是由英国技术教育文员会统一制定的,但是在中国这个工作应该由谁来做,我们不得而知;
      (2)推行学分制,制定统一的学科学分标准、不同教育单元学分标准和不同学历层次学分标准,但是文章同时指出在中国学分已经流于形式;
      (3)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各个层次专业在职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和程度,有助于协调中高职的发展和教育的衔接。文章同时指出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认证机构和种类繁多证书权威性难以衡量,很多认证质量低下只要通过书面考试即可获得使职业资格认证成为了商业行为。
      3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考核方式
      3.1 认清教育教学新形势,转变教学理念
      通过上文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解决中高职对接的问题不能仅仅依赖外国的经验制度或采用一些新的措施。这是因为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且存在很多个别差异的人。很多制度与措施在别国行得通,但是到了中国就不好使了,这是因为我们没能考虑到人的因素。以前教育资源缺乏,实行大班教学,统一考试,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去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只能掐头去尾照顾中间大多数,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利益最大化。现在中国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资源充足。很多学校生源不足,降低了入学门槛,出现生源结构多样、素质参差不齐,班级规模缩小等新情况。但是我们的教学理念却仍然停留在过去,未能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为数不多,知识能力参差不齐的班级,很多老师不知所措,不知道对着哪个学生讲比较好。在教学考核与评估方式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虽然,前段时间各个学校都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增加了形成性考核的比重,但是这项措施就像引进的学分制一样,流于形式,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3.2 转变教学理念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考核方式
      新教育形式下生源结构与素质的差异性要求老师在备课、讲课以及考核等整个过程中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无疑给老师在教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备课、讲课几乎都是老师一人独自完成,好与不好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转变教学观念也会像其他措施一样流于主观与形式,不能深入有效地实施。笔者认为在此情况下只能通过改革考核系统来贯彻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考核不仅考察引导学生的学,也考察指引老师的教,将教与学统一了起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考核系统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4 当前教学考核评估系统的缺陷与对策
      4.1 考核目的未能与时俱进
      考核目的决定考核方式,学校的考核多种多样,有以选拔为目的的考核,有期中、期末达标考核,有评优评先考核。在教学环境发生变化、学生内在需要变化了的新形势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期中、期末考试仍用同一标准的考核以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外在手段。这种考核方式对教与学的激励效果已经大大下降。有的学生临考前抱佛脚,有的根本不在乎,由于各校对毕业率的顾虑,所以基本上也成走过场与形式。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转变考核目的,不能再将学生当作流水线上的产品,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贴上合格与不合格的标签。考核目的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作为个体的成长,考核不再是老师与学校给学生贴标签的无情工具,而应该成为学生检测学习成果与不足,帮助学生取得学业进步的暖心棉袄。
      4.2 考核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
      当前的考核方式从横向来看缺乏系统性,从纵向来看缺乏连贯性。每一门课程都由相应任课老师出题考核,基础文化、职业技能模块内部各课程之间没有沟通与交流,考核没有模块化与系统性。其次,当学生升级或转校时,由于各科各校考核内容与评估方式不一,学生的原有考核数据未能给新任老师的教学提供足够的参考,一个学生成绩单上的数字只能告诉我们他是否有挂科,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考核评估缺乏连贯性,参考价值不高。

    推荐访问:对我 美国 对接 高职 国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