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及发展策略

    时间:2021-02-23 04:00: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崛起和区域经济流动性增强的市场大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引导生产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本文通过研究阐述商贸流通业及细分行业异质性的内涵及意义,从增强实体经济流通力和竞争能力、推动消费导向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整合产业链以优化市场分工体系等方面,对商贸流通业的经济先导性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行业细分下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商贸流通 产业先导 市场细分 供应链体系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发展中逐步显现。尤其是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崛起和区域经济流动性增强的市场大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引导生产方面有十分明显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商贸流通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有效带动区域市场的开放式流通,为形成优势互补、平等竞争的现代化大市场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起到了促进性作用。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就存在市场经济滞后、产业结构僵化的问题,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而打破城乡市场壁垒、实现生产要素双向流通的关键在于积极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全面推进业态创新和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因此,商贸流通企业应当在相关产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优化商贸流通市场资源配置效益,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的新格局。
      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先导性作用分析
      流通产业日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过去的十年间商贸流通业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业态创新不断加强。尤其是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不断促进流通业的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演进,同时流通业对于区域产业的拓展和国际市场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后增长方式要由过去的投资、出口、消费的方式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的新形式,而商贸流通业也呈现新的发展特征:强化流通产业功能打造以流通产业为先导的开放式、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区域发展交流、产业优势互补方面的先导性作用。200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万亿元,2011年为18.4万亿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流通业规模持续扩大,创造了15.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税收和就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赵霞,2015)。
      (一)商贸流通业发展有效增强实体经济流通力
      现代服务产业是扩大内需、增强消费,拉动宏观经济的新引擎,是促进就业、提升国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动力。从根本上来看,现代服务产业的关联性较强所涉及终端零售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多个相关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的整合能力较强,同时对于城乡市场间生产要素的流通以及资源配置功能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而现代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与商贸流通业具有的流通生产力呈正相关。流通生产力是指依托于社会商贸系统将企业所推出的产品与服务从生产端向消费端运动的综合能力。影响流通生产力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二是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其中商贸流通企业所掌控的商贸基础设施是决定其运营水平的主要指标,而商贸流通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则是基于商贸流通企业掌控的硬件基础设施之上的、通过专业的流通渠道所实现的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一方面,现代流通业可以将供应链上游的生产要素加以整合进行优势互补以提高生产力,同时可以通过流通渠道的优化打破区域市场壁垒,在一体化市场的范围下提高社会再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生产企业产品的价值转化率。另一方面,现代流通业扁平化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可以垂直插入消费群体,流通渠道的畅通有利于流通企业迅速获得市场反馈并用于上游生产企业的实践指导。
      (二)商贸流通业促进宏观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经历高速发展进入平稳期后,经济结构逐渐由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化。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要全面缓解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扩大内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构建现代化的大市场体系是必由之路。商贸流通业对于消费经济的引导功能日益增强:商贸流通业高集散功能即可带动上游生产企业的优化生产,也可以促进终端零售的服务提升。目前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终端消费群体消费层次的提高,体验式消费和奢侈消费在整体消费类别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商贸流通经营业态的优化进一步拉动终端消费,多元化、多品类、高质量服务促进消费者消费动机的转变,消费者的消费关注点不再集中于产品本身的功能和质量而是更加关注消费过程中的服务体验。各大连锁企业和综合性商业中心的不断扩张,为商贸流通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值得关注的是,传统经济模式仍然在城乡商贸流通领域占主导地位,以商业中心、连锁超市、综合性服务娱乐机构为例,这些传统经济模式占领着生产、流通领域的绝大部分资源并对新兴商业经济模式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这对于基于电子商务模式所发展起来的新型商贸流通模式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从消费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新型商贸流通系统集约化、信息化的管理经营模式在运行效率和运营成本上均优于传统商贸流通模式,对于打破区域市场的流通障碍、提高一体化大市场效率的带动能力更强。但传统经济模式的资源挤压导致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承受双重压力,终端消费市场的开放能力进一步受限。
      (三)商贸流通业优化消费结构推动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从本质上来看是生产力提高所引起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化进程始终滞后,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极大的影响了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地区市场开发处于饱和状态,过度开发导致产能过剩、消费疲软。农村市场基础薄弱市场呈条状分割,总体来看大而分散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并未建立,加之农村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就业吸纳能力不强,导致城乡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双向流通机制。农村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在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流通上无法与城市地区市场建立有效沟通,加之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弱化导致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进一步弱化农村流通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流通产业的三大基本功能包括连接供求、空间转移和交易辅助,其中交易辅助包含的金融、交通是空间转移和连接供求的基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来看城镇化的关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实现业态创新,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农村市场的深入开发,通过商贸流通中心的构建形成产业集聚(徐永锋等,2015)。二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布局中的比重以带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三是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化,扩大农村地区市场内需,提高消费层次。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转变二元制经济结构的关键,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动力,其看加速城镇化建设的产业功能、体制功能、中心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展。

    推荐访问:流通 区域经济发展 作用 策略 商贸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