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天然气价改:前所未有的机遇

    时间:2021-02-10 00:03: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决策者应该摆脱将市场视为一种管理行业的工具,而应将市场视为一种价值判断,敬畏市场内在的活力。
      在刚刚过去的冬季高峰期间,除个别时段因寒潮导致尖峰供应稍显紧张外,国内天然气市场管道气、国际市场LNG供应均相当充裕。尽管依然春寒料峭,但今冬全国天然气供应平稳收官应无悬念。近年来笼罩我国天然气市场的“气荒”,有望就此终结。
      冬高峰安然度过,是天然气生产调度、能源供求格局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导致天然气相对于替代能源价格优势尽失,给原本疲弱的天然气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就在天然气市场哀鸿遍野之际,有关方面传出国家将于今年初推进天然气价改“第三步”,实现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接轨,但涨幅将因为增量气价格下调而较为温和。受制于天然气价格管理体制,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在面对这一局面时,均显得较为被动。站在这样一个时点,我们需要放宽视野来思考我国天然气价改。
      “第三步”的迷思
      2012年底,国家在“两广”地区进行了天然气市场化价改试点。2013年7月,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国,其核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参考试点做法,以一年内的进口燃料油和LPG价格(权重分别为60%和40%)为天然气价格挂钩参考对象确定天然气价格,并在此基础上给予8.5折的“优惠”,以便既考虑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又给予其一定的价格优势。二是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增量气价格执行市场价,存量气价格力争“十二五”内分三步调整到位,以减少对下游用户的冲击。
      政策出台以来,国家已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4年9月两次上调了存量气价格。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接轨可谓一步之遥。鉴于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根据此前国家对天然气价改的时间安排,年内理应出台,有消息称将提前至一季度。但是,无论是天然气价改“第三步”操作层面,还是“第三步”实施以后该对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做出怎样的判断,仍有许多待解的问题。
      从操作层面来看,面临替代能源价格测算周期的选择和调价方案出台时机的选择等问题。2013年7月,价改迈出第一步时,增量气价格制定,采用的是“两广”试点的方式,即以调价公布实施前一整年的进口燃料油和LPG价格为测算基础。2014年9月,价改第二步时,对于测算基础语焉不详,实际执行是以上一轮(2013年7月)调价过程中确定的增量气价格作为接轨的目标,而并未按照市场动态重新测算价格。这就带来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第三步”接轨是否依然以之前的增量气价格为目标?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则一方面原本价格优势不再的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将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将名不副实,因为进口燃料油和LPG价格与当初已有天壤之别。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另一个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即作为定价参照系的替代能源价格,继续延续之前的以“一整年”为基础,还是以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考虑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近乎腰斩,进口燃料油和LPG价格也快速下跌,测算时间的选择,无疑直接关系到增量气价格下调、存量气上调的幅度,进而直接影响到天然气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一个同样敏感的问题是何时迈出“第三步”,时间点的选择几乎与调价幅度一样至关重要。鉴于第二步刚于2014年9月公布实施(部分地区延至10月份方实施终端调价),加之当前包括原油、煤炭、燃料油、LPG等替代能源价格仍在低位徘徊,天然气价格如逆市上行,无论幅度如何,无疑都将面临极大的舆论和市场压力。
      退一步而言,即便价改“第三步”得以顺利实施,国内天然气价格距离市场化,依然有很远的路要走。其一,终端销售价格仍由地方政府管制。各省天然气门站价格实现与替代能源挂钩,并未解决终端销售价格市场化问题。考虑到进口LNG规模日趋增长,还有部分价改方案尚未关照到的“国产海气”,陆上管道气门站价的“市场化”,让尽快理顺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管理体制更加迫切。其二,挂钩的可替代能源品种、价格测算周期等,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国内能源价格形成过程中,政府主导仍大于市场调节。与此同时,可供参考的市场化的能源价格可谓凤毛麟角,所以尽管在选择参考的替代能源过程中,价格主管部门已经考虑了种种因素,但在进口燃料油与LPG价格的代表性、与天然气的可替代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而价格测算周期、调整周期也有待缩短,相关系数有待进一步透明化。其三,居民用气仍被人为区隔在外。国家已经通过居民用气阶梯价格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同用户间的交叉补贴。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国内现有的终端销售价格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建构在交叉补贴的基础之上。显性隐性的交叉补贴,远非止于居民用气。城市门站价的“市场化”,并不能与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划上等号。
      基于以上分析,天然气价改迈出“第三步”,乐观来说,价格市场化只能算棋过中盘,如何克服终端销售价格错综复杂的交叉补贴,以及不同能源之间合理的比价关系(这又涉及到其他能源价格,尤其是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等一系列问题),是天然气价改需要面对的硬骨头。
      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供应趋于宽松、替代能源价格下行、天然气市场发展进入到“壮年期”和能源革命成为上下共识等一系列有利的行业内外部环境,让天然气价改结结实实地站在了一个历史的机遇期。
      我国天然气市场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恰逢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对LNG的需求增长等一系列因素,进一步强化了能源供应紧张的政治和社会心理,导致保障供应成为政府和行业最核心的关切,行业改革、价格改革,很大程度上服务于保供这一核心目标。但去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用能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天然气价格优势弱化,天然气供应趋于宽松,部分天然气气源多元的区域,甚至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供求宽松,不仅为调整保障供应这一单一诉求、深入推进价格改革、行业改革提供了可能,也内在的需要通过价格改革、行业改革来化解可能出现的供大于求的矛盾。

    推荐访问:前所未有 天然气 机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