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浅谈初中地理分布图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1-01-27 16:05: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地理分布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图、析图了解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特征与规律。通过研究旨在于教学中能否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规律性的识读程序和析图模式,以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解决地理问题,构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
      【关键词】地理分布图 获取 解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165-01
      地理信息,通常包括文字、数据、表格、图形、图像等信息。在诸多信息类别中,图表信息是地理信息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类,图表信息与文字信息相互结合,可以最大程度上传达精准的地理信息[1]。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地图包括地理事物分布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及漫画等。其中人教版初中教材含有地理分布图有120幅之多,比如水电站分布,有色金属矿的分布等点状地理分布图;交通线、河流、山脉等线状地理分布图以及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面状地理分布图。地理分布图作为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
      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包含发现显性地理信息、推理隐性地理信息、判断发现的信息是否与问题解决有密切关系、提取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2]。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指利用已获取的地理信息,灵活调用地理学科知识,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信息获取在于读图,信息解读在于析图,因此,分布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读图、析图方法的有效性,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获取信息的程序和构建解读地图的思维模式。
      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培养对策如下:
      1.建构稳固的地理知识结构
      稳固的地理知识结构是培养学生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基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
      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在学生获得新知识阶段,可以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法、心理地图法、思维导图,相互关系图、画简易图法进行教学,在学生巩固、应用知识阶段教师可以适时适量进行专题复习。
      2.引导有效的读图析图方法
      坚持六步法,“读、划、描、摹 、析 、转”。其中“读”指从地图上获取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分布,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方向等信息。读图顺序很重要:读图名、读图例、读正图。读正图时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 按地理事物的时间顺序读 ,按地理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读。“析”:就是让学生利用由地图的语言(图例、符号、颜色)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显性信息去分析挖掘出一些由显性信息经逻辑推理或合理猜想得到隐性信息,以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读图能力。
      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可将分布图分为点状地理分布图、线状地理分布图和面状地理分布图。
      2.1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用来表示分布地点;用不同图例来表示类别;定位符号的大小来表示数量。在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中,关于点的疏密: ①均匀一致;②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沿什么线(或面)密集;沿什么线(或面)稀疏;关于点的位置:在——线(沿河谷、海岸线、边境线、交通线)上分布;在——面(面的什么位置)上分布;关于点的数量:多少(极值最多、最少、最集中等),反应的规律(哪多哪少)。
      2.2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洋流、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读线状地理分布图要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的沿途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在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中,若描述一条等值线应突出位置、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明显转折时要分段描述。在描述一组等值线中应从变化趋势:由总体延伸方向得递变规律,向……方向逐渐变大(变小);分布范围:最大到最小的范围是……;分布凸变:某地区偏大(小)、极值或特殊值。
      2.3面状地理分布图。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①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②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③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面状地理分布图,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
      在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中,应描述位置属性(相对位置):分布方位、分布范围、伸展方向;数量属性(面积、形状):面积大小、形状、延伸方向动态变化趋势。
      3.开发乡土地理,加强社会实踐
      地理环境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和发展演化的长期性,这些特性都决定了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及其地理规律不可直观和演示。只是借助图片或者视频中的直观形象来完成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显然不够的。走出课堂,到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和遗憾。正如苏联地理学家包洛文金所说“研究周围的自然地理现象以及本乡的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乃是地理教学的基础”。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从家乡的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资源、工农业、人口、民族、城市、交通等方面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表象,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以石家庄市地形为例,石家庄市地貌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地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因此,滹沱河以及磁河等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可以讲述石家庄地形类型以及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石家庄地形对冬季大气污染——雾霾产生起加剧作用;石家庄地形对聚落分布形态以及民居建筑材料的影响;石家庄地形对农业资源分布的影响等。通过地理观察、观测、参观等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地理环境进行测量、调查、监测过程中,涉及到仪器操作,工具使用,记录整理等,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教学习惯
      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读图的基本步骤:识别图像类型(是什么图)—是明确读图目的(要干什么)—认识图例、方向和比例尺(三要素)。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指图肢体语言的训练纠正学生指图随意性的不良习惯,做到:指城市要指一点;指国家范围要沿范围画一圈;指河流时要由上游向下游等。三是地图册与教材配套使用,是“教师教学的助手”“学生自学的帮手”“教材延伸的副手”。除此之外,提高教师自身教学基本功能力,强化地图教学,努力做到“边讲边画”,出现图的频率多、学生巩固练习的机会就多,教学实效性就越好。
      参考文献:
      [1]王英琼.初中生课堂上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4.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eography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S],1995.

    推荐访问:分布图 浅谈 解读 获取 地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