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申报》《大公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比较】大公报申报

    时间:2020-08-12 07:23: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从《申报》和《大公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结合它们的办报理念,比较两报在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上的不同。   【关键词】卢沟桥事变 《申报》 《大公报》
      
      1937年7月7日晚11时,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拒绝后又要求中国军队后撤。正在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城发起进攻,炮轰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内外一片哗然,中国人民极度愤慨,英美等国也颇有微辞。作为当时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民营大报,《申报》和《大公报》也以积极的态度对事件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报道。
      一、报道形式上的比较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九日,也就是1937年7月9日,《申报》和《大公报》分别在国内新闻版和要闻版发出消息,《大公报》以特大标题刊出《卢沟桥中日军冲突》(副标:日军猛烈进攻我军沉着应付 迄昨夜止双方交涉尚无结果 日方正增兵我军决死守)。《申报》也在同日刊出《日军炮轰宛平县城》(副标:两度冲突伤亡者颇多入晚又开炮声 双方对峙中日竟要求我方军队撤退 我驻军坚决表示愿与卢沟桥共存亡)。两报同在9日刊出消息,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从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来说是不足的。
      从报道的标题看,《申报》的标题,主标、副标、引标层次分明,和现今的新闻标题相仿,《大公报》上的标题也分主标、副标,但是标题多用连接符相连,看起来杂乱无序。
      在报道形式上,《大公报》对事件的报道形式丰富、生动。以消息为主,兼有通讯、评论,有时还配发图片。消息有长有短,长则千字,短则百字余。消息中出现了组合消息,如7月13日在大标题《日军继续增兵运械 前方形势仍甚严重》下面,有《外部郑重声明》《陈介报告现势》《日军源源开来》《前方形势一斑》四个消息。7月9日的消息除了报道了卢沟桥事变的状况,还附带刊登卢沟桥的照片,介绍其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给读者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评论形式多样,有本报评论、社评、短评、时评等。除此之外,7月13日还刊登了“北平通信”《卢沟桥视察记》,7月23日刊登了范长江的“战地通讯”《卢沟桥畔》。《大公报》的报道可谓形式多样、信息丰富,相比之下,《申报》的报道形式就比较单一,主要是消息和通讯,并且前者为主。
      二、报道内容上的比较
      1、《大公报》――大举言论的旗帜
      (1)文人论政。作为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群的报纸,重视言论成了报纸的标志。7月9日首次刊登卢沟桥事件,就配发了“社评”《卢沟桥事件》,而且每一期都在第四版的左下角刊登《短评》专栏,专门撰写对事件的发生发展所持的态度、意见,号召社会各阶层奋勇抵抗。在短评《昨天局势》(13日)中说道:“我立场甚坚定:人如决心进犯,我必拼命自卫”。《重大关头》(14日)中写道:“在这重大关头,政府须领导全国,加紧为自卫的布置和准备。”“国民须认识当前的危机,同抱从容赴义的决心,各尽壮烈神圣的职责”。并在《最后关头》(21日)中说,“牺牲小己,效忠国家,是最平凡的工作”。《星期论文》专栏上刊发了张其昀的《卢沟桥之位置》和黄炎培的《力》,阐述了卢沟桥重要的军事地位和重要性,并且,黄炎培在文章结尾说道:“我惟希望全国上下,快从‘力’字上用功夫。无论人力和物力,消极说来,苟非必要消耗,减省一分算一分。积极说来,训练以加强人力,生产以加厚物力。此训练和生产,须努力到大战前一分钟为止。”这些言论,紧扣事件的发展状况,既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又增强了保家卫国的决心。
       《大公报》的言论,是基于爱国主义的立场的,根据时事发展,承担起匡扶国家社会的责任,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即使是在商业模式下,也保持了文人论政的本来面目。
      (2)展现各方面的声音,尤其注重安定民心。《大公报》在积极报道事态发展、紧紧根据时事配发评论的同时,一直给民众的声音留下了一席之地。在9日首次对事件的报道中,就刊登了消息组合《各地民众甚愤慨》(《北平市内人心镇定》《卢沟桥事件的远因近因》《我方不接受先撤退条件》),在以后的报道中,继续刊登《平津交通恢复》(10日)、《宛平城市安谧》(11日)等等,这些文章及时报道了事件的进展,同时提供民众关心的交通、安全等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定民心,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3)政治上的偏向。《大公报》对事件的报道,除了本报记者采写的新闻外,几乎全部采用中央社的消息,单一的消息来源,限制了报道的全面深入,也反映了《大公报》在抗战以后的政治偏向。
      2、《申报》――大报的风范
      (1)重新闻轻言论――世界各地的特派员。《申报》在1912年由史量才接手后,迫于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也为了报纸的生存和商业利润,逐渐减少评论的数量,主要依靠新闻取胜。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通讯网络,在国外主要城市如东京、华盛顿等也有自己的特约通讯员,所以对卢沟桥的报道,不仅有发自北平天津的报道,还有发自郑州、张家口、青岛、长沙、济南、东京、伦敦、华盛顿等的报道,全面、多角度的新闻报道让《申报》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发行量直线上升;其刊发的消息,除了本报专电之外,还大量采用中央社、哈瓦斯、路透社等通讯社的消息,多渠道的新闻来源让它更加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件的全貌。另外《申报》还刊发外报的评论,14日刊登《各国报纸评论一斑》转载了各国报纸对此次事件的看法,为各方面的声音提供了一个展现的平台。《申报》这种呈现多方面信息和评论的做法,既提供了有助于读者全面认识事件的信息,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报言论方面的不足。
      (2)政治立场。作为一份商业报纸,1872年美查创刊的时候就宣称,办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且基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报纸要想生存,要想盈利,就不得不淡化政治言论,这是《申报》全心致力于新闻报道的一个原因。但是,“九一八”事变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报刊也以前所未有的积极而明朗的态度关心时政,发表意见。利用副刊、读者来信等方式号召全民抗战。
      极具份量的新闻,这是《申报》大报风范的体现。新闻数量多,来源广泛,刊登及时,《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对《申报》15年间的新闻报道有一个抽样统计。结果显示:《申报》多数日子的新闻报道每天维持在100条以上。这使得它在当时的民众中间极具影响力,当时的上海人,用“申报纸”作为对所有报纸的统称。《申报》曾被北岩爵士赞誉为“中国的《泰晤士报》”,它的影响不仅遍及上海和东南沿海地区,而且扩展到海内外。
      结语
      《申报》和《大公报》是我国二十世纪私营报业的代表,处于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像卢沟桥事件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各自的报道重点是不同的,这是受到各自的新闻理念、以及报纸管理者的政治立场、以及地理位置和办报技术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一个是“文人的讲坛”,一个是商业报纸的典型。两种不同类型的报纸都是当时中国的现实语境的产物。
      
      参考文献
      ①《大公报》(天津版)影印本,人民出版社,1983:139
      ②《申报》影印本,上海书店影印,1984:354
      ③彭晓妍,《近代和新闻理念异同比较》,《经济与文化》,2008(6)
      ④罗朋,《西安事变中的媒体比较》,《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5)
      ⑤沈荟,《文章报国与商业利益并存》,《新闻爱好者》,2004(9)
      (作者:余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刘文君,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