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研究】博弈论66个经典题目

    时间:2020-03-29 07:20: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体面劳动保障涉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享有的与之相关的所有权益。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的形成是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博弈过程,需要考虑环境、认知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运行策略是约束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规范员工的行为,促使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行为的协调一致,实现员工体面劳动。
      �
      关键词: 企业员工;体面劳动;行为博弈理论;保障机制
      �
      中图分类号: F22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6-0105-04��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劳工组织(ILO)1999年为了应对全球化给劳动领域带来的挑战,在国际劳工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概念[1],此后,国内外学者对体面劳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体面劳动的内涵[2],体面劳动的测量指标[3],体面劳动在特定国家地区的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4]以及从立法的角度考察体面劳动政策制定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5]。而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多集中在从法律角度出发建立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机制,从宏观角度探讨如何促进体面劳动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弱势群体的体面劳动保障的相关问题。�
      从学者研究中发现,为了使劳动者劳动更体面,我国已经积极采取了多项措施。但结合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市场主导化和复杂化的现实状况,国际劳工标准的某些规定不完全适用中国,体面劳动实现过程中还存在“劳资冲突”现象严重、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覆盖面狭窄、职业健康与卫生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以及基层工会力量薄弱等问题。而作为财富的创造者,劳动者的劳动状况理应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确保劳动者劳动的体面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博弈论作为一种经济分析工具,指出制度的形成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发产生[6]。因此,可以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来研究体面劳动制度的形成过程。但传统的标准博弈理论多基于经济理性的假设前提,认为博弈参与者能够理性的对其他参与者的行动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优的策略选择。但现实中,博弈参与者由于受到自身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行为亦会随之改变,理想化的均衡状态难以达到。而行为博弈论则以行为人的有限理性为基础,探讨公平偏好、认知局限性以及学习机制对行为人策略选择的影响,在理想的经济理性和现实的有限理性之间进行折衷以达到博弈均衡的过程[7]。因此,本文借助行为博弈论的思想,以企业和员工作为博弈过程的参与者,来探求体面劳动保障制度的形成过程。
      二、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制度的内容及要求�
      体面劳动作为一项“全球性”的目标,其着眼点是“所有的劳动者”,其内涵在于最终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资本产权和劳动力产权的对话协调机制,实现资本和劳动的双赢,具体到一个企业,实现体面劳动之初,关注的范围可以是本企业成员。企业员工的体面劳动保障问题,其内容涉及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享有的与之相关的所有权益,具体如下:一是在宏观层面按照国际劳工标准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其中权利主要包括结社自由、消除强迫劳动和消除就业歧视等;二是与员工工作过程直接相关的权利的保障,包括公平的薪酬制度、合理的休息权、受教育和培训权以及劳动保护权等;三是员工依法享有的社会保障,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保险和福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工作中健康卫生的保障等;四是自由组织和参与工会的权利、集体谈判的权利以及罢工的权利等在内的其他权利的保障。�
      由于体面劳动保障的推行涉及到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三方有不同要求,根据体面劳动保障的具体内容,可以将体面劳动保障的要求归纳见表1。�
      
      三、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制度的博弈模型构建
      (一)博弈过程分析�
      假设存在两个博弈参与者,企业(参与人A)和员工(参与人B),他们是博弈决策主体,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或策略,以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一般地,在博弈过程中,用�a�i表示第i个参与人在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A�i=a�i表示可供i选择的所有行动的集合。在实施体面劳动保障制度过程的博弈中,每个参与人都有两种行动策略可供选择,即A��A�={实施,不实施},A��B�={合作,冲突}。�
      我们假设企业实施体面劳动保障制度后获得的收益为R��1�, 此时员工选择合作获得的收益为V��1�,此时受到企业制度健全的影响,员工选择冲突产生个人收益的损失设为L。R��2�为企业维持现状所获得的收益,C��1�表示实施需要额外增加的成本,C��2�表示不实施(维持现状)时可能增加的随机成本(包括员工工作倦怠、抵触管理制度和主动离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V��2�则表示员工获得的收益。�
      
       企业�
       �员工合作θ冲突1-θ实施P不实施1-PA(V�1,R�1-C�1)B(V�2,R�2-C�2)C(-L,R�1-C�1-C�2)D(V�2-L,R�2-C�2)�
      图1 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策略-收益矩阵��
      根据图1求解模型不同情况下的均衡解,从而得出相应的分析情况如下:�
      假定企业的混合战略为(P��A1�P��A2�, P代表企业实施体面劳动保障的概率,(1-P)则代表不实施的概率,员工的混合战略为(P��B1�,P��B2�)=(θ,1-θ)
      ,即员工以θ的概率选择合作,以1-θ的概率选择冲突。在给定θ的前提下,企业选择实施(P-1)和不实施(P=0)
      的期望效用分别为:�
      E�A(1,θ)=θ(R�1-C�1)+(1-θ)(R�1-�
       C�1-C�2)=R�1-C�1-(1-θ)C�2(1)�
      E�A(0,θ)=θ(R�2-C�2)+�
       (1-θ)(R�2-C�2)=R�2-C�2(2)�
      
      令E�A(1,θ)=E�A(0,θ),得临界值θ�*=(R�2-R�1+C�1)/C�2
      ,根据标准博弈论的思想,当企业员工选择合作的概率θ≥(R�2-R�1+C�1)/C�2
      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不实施体面劳动保障制度,因为此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员工绝对合作,此时{合作,不实施}就构成一个纳什均衡;相反,当员工选择合作的概率θ<(R�2-R�1+C�1)/C�2时,若企业选择不实施,将会给企业带来隐性损失,此时的纳什均衡为{合作,实施}。�
      同样地,在给定企业以P的概率实施体面劳动保障的前提下,员工选择合作和冲突的期望效用分别为:�
      E�B(1,P)=PV�1+(1-P)V�2=�
       P(V�1-V�2)+V�2(3)�
      E�B(0,P)=-PL+(1-P)(V�2-L)=�
       V�2-L-PV�2(4)�
      
      令E�A(1,P)=E�A(0,P),得临界值P�*=-L/V�2
      ,即当企业选择实施的概率为P>-L/V�1
      时,员工的最优选择是合作,此时的纳什均衡为(合作,实施);当企业选择实施体面劳动保障的概率P<-L/V�1�
      时,员工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工作权益得不到保障而引发工作冲突,以此表示抗议来争取合法权益,(冲突,实施)就成为此时的纳什均衡。
      (二)博弈模型构建�
      上述的理论分析是建立在企业与员工都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忽略了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根据行为博弈理论的思想,行为参与者受到知识和推理能力的限制,在一次性博弈过程中不用考虑到学习对于博弈结果的影响,然而随着博弈次数的增加,参与人的认识和推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策略选择也要随之做出调整[8]。因此,本文在借鉴行为博弈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制度的博弈模型。�
      1.假定员工为博弈过程的先行者,在企业与员工的博弈过程的开始阶段,员工会以较大的概率选择合作,根据一次性博弈的结果,理性的企业会选择不实施体面劳动保障制度,因为采取此种策略选择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最大。但随着参与人的学习的不断深入,其认识和推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加上受到公平心理这一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员工若感受到企业给自己提供的工作与他人相比不够体面、不能达到心理预期,他们将会倾向于做出选择冲突策略选择来表达不满情绪,此时策略组合从{合作,不实施}逐渐向{冲突,不实施}转化,如图2所示,而企业若继续选择维持现状,随之而来的则是员工一系列的抵触方式包括消极怠工、抵触管理制度及主动离职等,这样随着随机成本C��2�的不断提高,最终结果将大大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理性的企业此时必然会选择实施保障制度,为员工提供与其心理预期高度匹配的体面劳动,促使博弈策略组合向{冲突,实施}转化,同时,理性的员工看到企业的行动,亦会选择继续与企业保持合作的关系,因为此时企业提供的劳动符合员工的心理预期,劳资关系倾向公平化和平等化,纳什均衡最终向{合作,实施}无限趋近。�
      2.假定企业为博弈过程的先行者。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企业的先决策略为不实施保障制度,短期内员工采取的跟随策略为合作。随着员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若不能确保员工劳动的体面性符合其心理预期,会导致员工消极抵抗情绪的产生,此时,纳什均衡由{合作,不实施}向{冲突,不实施}偏离。但作为体面劳动制度的实施主体,企业应该摒弃利益最大化的思想,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为员工提供体面的劳动。根据行为博弈理论,社会责任是一种社会规范内化过程,外在社会规范内化程度高的企业,表现出强烈的亲社会性。因此,社会规范内化程度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主动实施体面劳动保障制度,并且行为人均具有学习能力,且学习过程具有延续性,博弈参与者在追求均衡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认知和学习,一些本身社会规范内化程度低的企业也会不断表现出更多符合社会规范期望的行为,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加符合其心理预期的体面劳动,纳什均衡向{冲突,实施}转化,而随着员工的心理预期不断得到满足,最终双方策略选择亦会无限趋近于最优状态即{合作,实施},如图2所示[9]。�
      根据上述分析得知,企业与员工的博弈过程受到员工对企业提供的体面劳动的心理预期以及企业的社会规范内化程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横坐标表示企业社会规范内化程度,程度越高,企业越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施体面劳动保障制度,反之越低,越可能采取“不实施”这一策略选择;纵坐标表示企业提供的劳动与员工心理预期匹配程度,匹配度越高,员工越有可能采取“合作”这一策略,匹配度越低,员工则会作出“冲突”这一策略选择以示抗争。因此,在企业实施员工体面劳动保障制度的博弈过程中,有四种不同的策略组合选择,根据前文的分析得知,对于博弈过程的两方参与者来说,不论谁是先行者,博弈的最初策略组合均为策略A,通过重复的多次博弈过程,策略组合A经由路径①转化为策略组合B,再经由路径②转化为策略组合C,最终经由路径③达到纳什均衡{合作,实施}。�
      
      四、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一) 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的建立�
      根据行为博弈理论的思想,现实生活中博弈参与者并非完全经济理性,决策主体的信息知识的完备性、记忆能力、感受认知能力、处理能力和主体偏好都会影响到其作出的决策选择,因此认为行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博弈参与者在现实中很难按照博弈论的过于科学标准化的分析方式求得纳什均衡,但他们追求“更好的结果”的努力不会停止[7],因此,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认知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立起一个体面劳动的保障机制(如图3所示),使博弈能够通过最优路径达到理想的纳什均衡状态。�(二)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的运行策略�
      根据前文分析,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的运行应从环境维度、认知维度和心理维度出发,约束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规范员工的行为,促使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行为的协调一致,实现员工体面劳动。�1.环境维度。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护:第一,针对劳动关系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的问题,政府要加大对司法、立法的投入,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作用,确保员工劳动的体面性;第二,针对企业在维护劳动者劳动权利方面的不作为问题,政府逐步建立并完善权责分明、执法公正、运作高效的劳动监察体系,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第三,建立监督和惩罚机制,对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其次,提高谈判能力,确保劳资公平。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剩余,劳动者就业压力很大,劳资双方地位极不平等,因此,政府要加快市场经济化进程,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确保劳资双方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市场交易,提高劳方的现有谈判能力,争取打破劳资不平等的局面,实现体面劳动。�
      
      2.认知维度。首先,企业要牢固树立尊重劳动的思想,落实内部基层工会的建设,支持工会开展工作、积极吸纳工人入会、建立基层工会主席的直选制度并将其收入和维护职工利益取得的效果相挂钩,以此来解决单个劳动者因力量过于单薄而导致的劳资关系不平等的现象。其次,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深对体面劳动的认识,从而增强维权意识。劳动者应该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在就业、劳动保护、报酬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权益,并在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自觉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与侵害自身权益的群体和个人作斗争,从根本上确保体面劳动的实现。�
      3.心理维度。
      心理契约是维系员工与组织关系的纽带,对员工来说,它能够影响到工作满意度、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工作绩效以及员工的流动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达成效果,而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构建基于情感因素的心理契约,能以较低的成本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因此,劳资双方必须基于心理契约的理念建立起相互信任合作的劳资关系,最终实现二者共赢。
      
       参考文献:�
      
       [1]�ILO Decent work,report of the director general[R].Deneva,1999(6).�
      [2]�Florence B,Jose B F,and Guy S.A family of decent work indexes[J] .Internationa1 Labor Review,2003,142(2) :213-238.�
      [3]�Dharam G .Decent work:concept and indicators[J] .Intemational Labor Review,2003,142(2) :l13-146.�
      [4]�Paredes G,Roderick J L,Yves F,and Cedric L.Decent work in santo andr:resualts of a multi�method case study[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7,32(2):172-179.�
      [5]�Jean�Michel S.Globalization and decent work policy:reflections upon a new legal approach[J].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4,143(1/2):185-207.�
      [6]�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J].当代财经,2007,(10):11-15.�
      [7]�袁艺,李宗卉.博弈论的新发展:行为博弈论[J].生产力研究,2009,(2):7-13.�
      [8]�杨胜刚,吴立源.实验经济学的新视野:行为博弈论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2-7.�
      [9]�陈欣.责任意识新探:基于行为博弈论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版),2009,(6):105-109.
      
      �(责任编辑:姚德权)
      ���
      Research on Protection Mechanisms of Decent �Work for Employees Based on Game Theory
      
      YUANG Ling, SHI Si
       �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
      Abstract:Decent work is the availability of employment in conditions of freedom, equity, human security and dignity, which can be gradually achieved after the game between firms and employees. 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re needed to consider together during the process. The realization of decent work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regulat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behaviors of government, firms and employees.
      
      Key words:Employees;Decent work; Behavioral game theory ;Protection mechanisms
      
      收稿日期: 2011-09-2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JL028)、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09GXS5B064)�
      作者简介: 袁 凌(1962―),男,湖南慈利人,经济学博士,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理论。

    推荐访问:体面 保障机制 员工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研究 对体面劳动的认识 对体面劳动的看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