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客观美学和主体美学的关系 “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

    时间:2020-03-26 07:48: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以“主体间性”美学为代表的后实践美学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通过对“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和阐发,同时对比主体性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美学特征,可以发现,“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提出在中国美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在感知世界时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角度,在莱种程度上克服了主体性美学的理论缺陷,解决了前实践美学没法解决的一些问题;它的提出也开辟了审美实践的新视野,为审美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审视方法,促进了美学理论建构的创新和完善,是当代美学理论发展中具有独特意义的重要成果。但是,作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面临着学者们的质疑也是必然的,因为它还有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探讨空间,也有不少问题有待商榷,还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间性 后实践美学 主客一体
      [作者简介]戴冠青(1951― ),女,福建省莆田市人,福建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陈志超(1988― ),女,福建省南安市人,福建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01-0103-07
      
      随着哲学对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入,美学也在不断地发展、转向,当然也不断引起论争。在西方,由最初的客体性哲学影响下的客体性美学,发展到近代的主体性哲学影响下的主体性美学,直至现代,启蒙现代性受到批判和质疑,主体性哲学逐渐让位于主体间性哲学,有关“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也相继被提出,如存在论美学、现代解释学美学、生态美学、超越美学、修辞论美学等。随着西方美学著作不断地被翻译和介绍到中国,中国学术界也开始从西方美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不断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美学体系。在这种具有独特创新意义的美学建设中,杨春时比较系统地建构了自己的“主体间性”美学,成为中国后实践美学中“主体间性”美学的主要理论代表。他认为存在不是客体性的,也不是主体性的,而是主体间性的。本真的存在必须消除主客对立,必须恢复世界与人的同一性,即把世界当作主体而不是客体,存在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共在。这种主体间性的共在只有超越现实存在,进入审美活动才可能实现,审美就是主体间性的充分体现。在审美和文学活动中,世界不再是客体,而是成为与自我主体亲近、交往、对话并最终融为一体的主体。同时,我们也应当克服主体思想的片面性,在主体间性基础上建设现代美学。
      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为了避免自我论,曾经首先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受其影响,在晚期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中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作主体间性的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对话理论”等也都是在主体间性的启发下产生的。在中国,长期以来少有人涉及主体间性理论,直至1997年,金元浦发表了《论文学的主体间性》一文。可以说,这是最早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文艺理论研究。在文中,他解说了主体间性的含义及其本质规定性,但并未深入挖掘主体间性的内涵。21世纪初,杨春时对实践美学的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主体性理论是启蒙理性的核心,而现代哲学已经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于是,他开始以主体间性理论阐释审美和文学活动,并于2002年发表了《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一文,比较系统地梳理了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对主体间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阐发,力图由此建立自己的主体间性美学。
      可以说,“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改变了我们的审美思维方法,对我们的审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通过对“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及其对中国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的探讨和审视,将会更加清晰地看清其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
      
      杨春时曾指出,主体间性是指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中确定存在,存在是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对话和体验,并由此达到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和谐。当然,主体间性并不是非主体性,而是超越主体性,把与客体对立的片面主体转化为与主体交往的全面主体即交互主体,从而使主体成为真正的主体,即自由的主体,也使世界成为真正的人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主体间性”美学受到了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观念的影响。伽达默尔以主体间性思想建构了现代解释学。他认为文本(包括世界)不是客体,而是另一个主体,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就是两个主体之间的谈话过程。“在这种‘谈话’的参加者之间也像两个人之间一样存在着一种交往(Kommunika-tion),而这种交往并非仅仅是适应(Anpassung)。本文表述了一件事情,但本文之所以能够表述一件事情归根结蒂是解释者的功劳。本文和解释者双方对此都出了一份力量。”杨春时正是在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启发下,提出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论,认为主体间性使世界变成一个本真的存在。它把现实存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转化为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建立了一个主体间的生活世界,以达到本真的存在,它们之间可以自由交往、对话、理解。本真的存在何以可能,就在于超越现实存在,也就是超越主客对立的状态,进人物我一体、主客合一的境界。在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关系中,人与世界互相尊重、互相交往,从而融为一体,这就是主体间性的存在。当然,这种主体间性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可能真正实现。在“主体间性”美学看来,审美不只是一种情感活动,它也是一种对存在的体验和对生存意义的理解,是获得真理的一种方式。它是主体间性的活动,具有超越性、自由性的特征。可见,存在、自由、主体、超越便是“主体间性”美学的主要属性。具体说来,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间性”美学认为,在审美实践中不仅主体具有主体性,客体也具有主体性,是另一主体
      “主体间性”美学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对立的主客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同一关系。所有客体都带有主体性。此时,由于审美理想的作用,审美主体突破了现实关系的束缚,自我由片面的、异化的现实个性升华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这就是审美个性;世界由死寂、异己的客体变成有生命的、亲近的另一主体。两个主体之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以至于最后融为一体,达到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把自然看作有生命的主体,而不是征服的对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审美超越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变主客对立关系为主体与主体的平等交往关系,审美的同情取代了利益的冲突,从而使他人成为审美对象。审美在艺术活动中最鲜明地体现 了主体间性的关系。艺术中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转化为艺术主体与艺术形象的关系,艺术主体与艺术形象完全同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难以区分,共同成为艺术(审美)个性的表现。以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为例,我们知道,文学审美活动包含了四个要素:作者、作品、读者、世界。在“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中,它实际上是四组主体间的关系。除了“作者与读者”这一对有生命、有思维的主体,还包括了“世界与作品”另一对主体。表面看来,世界与作品是一对客体,但是一旦进入审美活动之中,它们就具有了主体性。因为进入审美主体视野中的“世界”是具有主体性的“世界”,这一“世界”不仅带上了审美主体的情感特征和审美理想,而且它还是具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主体,让审美主体可以与之对视、交流甚至互相融入。“作品”则不但具有了作者的主体性,而且进入读者审美视野的“作品”,它也必然带上读者的主体性,包括读者的审美前见、审美个性和审美追求等。同样,“作品”也是具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主体,审美主体通过作品,可以与创造主体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甚至与自我对话,去获取理解和认知,主体间也由此达到了沟通和融合。由此可见,审美实践是一种鲜明的独特的主体间性的创造性活动。
      在主体间性的理论中,自然既是人的客体,又是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与生命状态的另一主体,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他们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不应该是对立的、冲突的,而应该是平等的、统一的、互相尊重的。由此可见,在主客对立的格局被打破后,世界(除人之外的其他万物)不再是一种被主体征服的客体,而是作为与人平等的另一主体存在着,他们之间是平等沟通、对话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就这一点来说,“主体间性”美学对主体性美学是一种发展,它开启了人们认识审美实践、认识世界的新思维。
      
      (二)“主体间性”美学认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是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对话与同情,从而达到充分的体验与理解
      杨春时在《论审美解释》中阐明了审美体验的源初性、浑融性、无限性和非自觉性。这种审美体验的历史性和超历史性决定了审美解释的历史性和超历史性。因此,在审美活动中,基于审美体验的审美解释必须是主体闻性的,是主体与主体的交往、互动、理解、同情。审美解释应以充分的主体间性,沟通审美主体与对象主体,克服历史的间距,达到充分的互相理解。从这一角度来说,文学的审美阐释也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我们知道,文学是一种生命创造,作家的精神个性与生命意义通过文本得以体现并向读者言说。因此文学本质上是交流的,它是两个主体,即创造主体作者与审美主体读者交流的平台,是沟通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桥梁,这种交流和沟通甚至是跨时空、跨国界、超历史的。例如,现代人并不认识李白本人,但却能体验到他的潇洒襟怀和旷达精神,这种体验来自于李白的诗歌文本,来自于他的《梦游天姥山吟留别》、《将进酒》、《月下独酌》等等诗作。也就是说,李白通过诗歌向我们表现或展示了他的精神气质,读者则通过诗歌走进了李白心灵,去聆听他的心脏跳动,去破译他的语言密码,去回应他的情感诉说,去理解他的豪放个性;可以替他不平,也可以为他叫好。因此读者的体验和理解是决定性的,否则,李白的表现和展示就失去了意义。而文学阐释,就是要通过阅读和阐释,把潜藏在语言之中的这种精神价值和生命特征揭示出来,让人们共赏。可见,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活动,它是自由的、超越的。虽然社会活动(即实践)的积淀是构成审美的前提基础,但是审美则是超物质的一种主体间性活动,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和回应,从而达到沟通和理解。
      总之,在“主体间性”美学看来,审美作为对世界的最高把握,是一种沟通和理解的过程。理解只能是主体间的行为。只有主体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交互体验、交流与互相同情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和理解,从而完成对世界的把握。审美意义正是通过这一把握,达到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互相尊重与和谐共在。审美之所以可能,只能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过程。
      
      二、“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在美学界的影响
      
      2002年,有关探讨“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文章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发后,中国美学界掀起了“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争论热潮。杨春时、苏宏斌、李咏吟、张弘等先后发表了《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兼谈文艺学的方法论变革》、《主体间性:走出审美现代性的悖论》、《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等,肯定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当代文艺理论的进步性。2003年,王雅君、曹明海、巫汉祥、曾繁仁等又分别发表了《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视域》、《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内在主体间性》、《试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等文章来讨论“主体间性”美学。在此期间,这些学者主要还是持支持“主体间性”美学的态度的。2004年后,陆续有学者批判“主体间性”美学,如《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美学主体间性“转向”商酌》、《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文艺研究如何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讨论中的越界、含混及其他》,其中尤以张玉能的批评最为激烈。对此,杨春时也积极回复,发表了《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兼答张玉能先生》、《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文学批评理论的主体间性转向》、《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等文,更加全面地解释和揭示了“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其他一些学者也纷纷发表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文学理论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自我构成与历史认识中的主体间性》、《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试论文学活动中的“复合间性”》、《认识论与本体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双重视野》、《美学主体间性“转向”商酌》、《论文学的主体间性》、《美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等等。不仅如此,学术界也开始把“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扩大化,把它运用到实际的审美解释中,如《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与童年对话――论儿童文学的主体间性》、《虚拟主体:间性、艺术与哲学》、《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综观上述研讨论文,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主体间性”美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态度:
      
      (一)肯定态度。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适应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建设的进步
      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主要以杨春时、金元浦、苏宏斌、朱晓军等为代表。杨春时力主主体间性美学自不必说。苏宏斌则指出,以往美学只研究对象意识, 这是一种局限,要引进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主体间性的观念。他认为,“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的文艺学研究摆脱本质主义倾向和二元论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方法论上的变革。金元浦也认为,“主体间性”是互为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在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中,交流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主体间性的出场便成为一种历史要求。朱晓军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克服了传统实践美学的局限和矛盾,在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具有积极作用,是美学研究的一大进步。这些学者都对“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持肯定的态度,他们看到了传统的主体性美学在现代审美语境中存在的缺陷,认为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审美实践的需要,只有“主体间性”美学才能解决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审美的自由和超越。
      
      (二)否定态度。认为主客本来就是二分的,所以“主体问性”美学不能成立,不应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
      持否定观点的主要以张玉能、易中天、尚延龄、尚缨等学者为代表。张玉能指出,“主体间性”美学认为,“主体间性”就是“在世界的所有可以称为主体的存在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交往等等的关系属性”,“而所谓‘主体’就是自由自觉的存在”,这是把“主体”的概念任意扩大到一切存在之上,主体的概念主要应是人的存在,并认为“主体间性”美学是“历史的错位”、“哲学观念的扭曲”、“美学理论的倒退”、“后实践美学的陷阱”等等。他在《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一文中指出,“主体”的概念主要是人的存在,自然界的一切动物、植物、无机物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主体,只有在人的想象之中才可能转化为主体。尚延龄、尚缨在《美学主体间性“转向”商酌》一文中对杨春时的《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杨春时先生曲解”,所以,他们觉得主体间性不能成立。他们还认为,杨春时提出的审美活动中的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也不科学,文学阐释不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是胡乱阐释,必然丧失文学阐释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他们认为杨春时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存在理论缺失,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在文章最后,他们还以2004年11月3日《光明日报》所报道的一则消息为例进行批驳:某剧院根据鲁迅小说《阿Q正传》、《药》改编的话剧,打着解构鲁迅的名义,把阿Q写成一个赤裸裸的性饥渴者,而吴妈则成为一个敢爱敢恨并充满情欲的女人。最终,两者在阿Q临刑前圆了房,阿Q被砍头后血被蘸成人血馒头,成为某大人物的壮阳药。这部戏内容荒唐,表演色情,很多人表示不满,认为是玩弄鲁迅、强暴鲁迅,拿名著开涮,是玩得出了圈。他们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恶果是因为阐释者不受文本(客体)制约,是以自己的“理解”为“基础”来阉割作品。而杨春时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很容易成为这类“解释活动”、演出活动的理论张本。⑤总之,他们反对的理由是认为主客本来就是二分的,客体永远是客体,不可能也不能当作主体,没有客体也就没有所谓的主体。
      
      (三)谨慎存疑态度。认为主体间性美学虽是当代文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但它仍有疑问,有待商榷
      在“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论争中,一些学者则对主体间性理论本身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持谨慎与中立的态度。刘悦笛把“主体间性”看作是作者、读者的对话,而对于客观对象(如作品等)则提出“文本间性”。他认为,“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已成为文学活动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在这两种“间性”之间还存在一种“复合间性”。因此,他把两者综合起来,提出了“复合间性”的美学观点。宋妍在肯定主体间性理论提出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时,也认为主体间性理论还存在缺陷,并指出当前文学界、美学界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几大误区。巫汉祥提出美学和文艺学的理论建构正在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推进。完整的主体间性是由两个层面构成的,即外在主体间性和内在主体间性。内在主体间性,实际上就是自我主体的多重内在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即感性主体与理性主体,原欲主体、自我主体与超越主体,本真主体与异化主体,此在主体与彼在主体这四种类型的多重内在主体及其“主体交互性”。一些学者在研究、分析那些支持或反对“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观点后,发现了“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商讨性的见解。比如,郭湛就提出要阐明主体性、主体间、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的关系,认为这些关系是研究主体间性美学必需解决的问题。
      总之,“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相当热烈的讨论,既有认可的,也有质疑和批评的,但不管怎么说,它在中国当代美学界产生的广泛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支持这一理论的学者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克服了主体性美学的缺陷,反对这一理论的学者则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理论过于强调主体性而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但我们也不难看出,有些探讨的观点也在逐渐走向接近和交会,甚至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丰富和补充。例如,张玉能在批评“主体间性美学”的同时,也阐发了主体间性在文学批评中的作用,虽然解释是不一样的,但是和“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已经有了相交点了。而刘悦笛提出的“复合间性”理论观点也可以说是对“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一种丰富和补充。因此,我们相信,通过更加深人的讨论,“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一定会得到更加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三、“主体间性”美学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意义
      
      可以说,“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它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也强调了客体的主体性意义。由此,它对中国美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
      
      (一)“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从主客二分到主客一体,改变了认识世界的思维角度并为审美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
      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克服了人与世界的对立,建立了一个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和谐共存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在审美实践中,审美过程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而是两个主体间充满人文关怀的一种对话、沟通和理解,由此实现了主客一体的融合和统一。
      这一理论视角开启了人们新的思维方法,并被运用于具体的审美实践之中。比如,李利芳在《与童年对话――论儿童文学的主体间性》一文中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提出儿童文学具有主体间性之内在属性,她从“童年原生性的间性倾向”、“儿童文学活动就是与童年对话的过程”、“经典儿童文学的主体间性意识”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让人耳目一新。欧阳友权的《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一文则指出互联网的平等交互和自由共享使文学的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延伸,网络写作是间性主体在赛博空间里的互文性释放,这是对传统主体性观念的媒介补救。冯建军的《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一文,阐述了“近代的教育理论是 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作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还有不少学者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虚拟的主体间性”、“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等等理论观点,可以说都是由“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延伸而出的对当代一些审美领域重新审视的新视角。
      
      (二)“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促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创新和完善
      中国美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着力于引进西方当代美学理论,并且进行了中国化和本土化的建构,而且也开始注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如李泽厚的实践论美学可以说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他把中国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杨春时等学者所提出的“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既总结了前辈美学理论的成就及其局限性,又充分汲取了东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它对“实践美学”构成了一种挑战,也开启了“后实践美学”的新天地。虽然这一理论还不太完善,但它在中国美学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起码它激发了中国美学研究者的创新思维,促使有个性的有理论创新意义的美学理论和审美方法的产生,也促使人们在审美实践中通过新的理论视角来获得更丰富的审美自由和心灵超越,由此也促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设的发展。
      当然,“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也还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第一,“主体间性”美学论者认为主体间性理论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但是,它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还有待商榷,它关于审美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理解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审美活动之外的实践如网络世界、教育学等,也还值得探讨,否则难免会出现理论泛化与理论方法的滥用等问题。第二,对“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主体间性”与“相对主体性”或“准主体性”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准主体”是杜夫海纳概括的。他认为,作为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象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交互主体性的纽带。他说:“我们也有权把审美对象作为准主体来对待,因为它是一个作者的作品:在它身上总有一个主体出现,所以我们可以不加区别地说作者的世界或作品的世界。审美对象含有创造它的那个主体的主体性。主体在审美对象中表现自己;反过来,审美对象也表现主体。”在这里的“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联还应该得到更准确的把握。第三,主体间性美学认为审美应该是自由的,超越的,但是所有的自由和超越都并非是绝对的,都是有限制有条件的,都必须受到客体规定性的限制。那么如何处理这种自由与限制的关系,也是“主体间性”美学在理论建构时不能不充分考虑的。第四,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建构也可以从中国古典美学中得到一些启示,也许会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虽然中国的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是在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的,但是,主体间性的思维方法在我国古典美学中已有所揭示,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都承认自然、世界是权力主体,而不是孤立的客体,也不是自我的符号,在自我主体与自然、世界权力主体的交往、经验中才产生了美感。儒家美学也把他人作为权力主体,通过伦理性的交往而达到一种“中和之美”。但是由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没有充分分离,主体性与客体性也没有充分确立,一切都只建立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但是中国古典美学中这种主体间性思维方法的最早表现,对中国当代“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建构却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责任编辑:任天)

    推荐访问:美学 中国 主体 “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 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主体间性的哲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