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身心兼修的句子_身心兼修

    时间:2020-03-26 07:21: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为其理论支柱,有“哲拳”的美誉,“身心兼修”则是这个“哲拳”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精神非常显著的特征。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中“身”、“心”关系,得出“身心统一”是中国先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从“身心统一”入手,进一步发现了古人之“身心双修”的养生观念。同时通过分析太极拳,发现其养生思想也是从“身心统一”入手,最终达到“身心兼修”之效果。所以得出:“身心兼修”是太极拳与中国先秦哲学之契合处之结论。�
      关键词: 身心兼修 太极拳 先秦哲学�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4- 51-56
      ���
      太极拳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一个流派,从产生到现在仅有五百年时间,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太极拳所传承的古人养生智慧却可以追溯两千多年。当今世界,太极拳受到国内外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习练者与日俱增,其流派也百花齐放。太极拳之所以能繁荣昌盛,与其传承的中国古人先哲的智慧分不开。我们认为,“身心兼修”就是太极拳与先秦哲学最大的契合之处。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入手,讨论太极拳对中国先秦哲学的继承,由于本篇不能穷尽中国各个时期的哲学,故仅以先秦哲学为考察对象。以下所称呼的中国哲学,也仅限于先秦阶段。本文拟从太极拳浅谈、“身心”之哲学含义、太极拳与中国哲学之契合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太极拳浅谈�
      (一)太极拳之含义�
      太极拳以中国最高哲学概念“太极”来命名,寓意可谓极其深远。太极之意可谓至大至深至广,在此,仅从《周易》文本出发,做一简单阐释。《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1](P82)何谓“易”?“易”上边是“日”,下面是几条波浪线,“云”之象形,其意为:云遮盖了太阳,晴天开始转向阴天。“易”就是描述这个变动的过程。[2]《周易》之“易”对“变动”之意进一步延伸,成为:天地氤氲,孕育万物,生生不停之意。《周易》说:“生生之谓易”是证也。(同上)“易有太极”,是说在孕育万物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一个“太极”之“道”,又“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太极”即是有阴阳相互包含交错而形成之 “道”,这个“道”最终完成使万物得以生生之“大业”。所以太极拳,就是借用《周易》之“生生”为其寓意。又“太”者,极大也,“极”者,深远也,故“太极拳”就是可以让“生命”生生不息的一种拳术。创拳者的理想是让其成为这种拳术:小,可以使人身体康健、益寿延年;大,可以让人与化育天地万物之大道合而为一!虽仅为一种拳术,但我们通过太极拳可以看到我们的民族情结、精神意志,还有道德文明。[3]�
      (二)太极拳之源起�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学界还有争议,被学者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太极拳最早发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创拳人是陈王庭。[4]陈王庭,原为明战将,明亡后因不愿效命于清而退隐山林,以躬耕为业,闲暇造拳为娱,太极拳由此而生。从陈王庭的一篇逸文可以看出他当时造拳的一些线索:�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图枉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经》一卷随身伴。闷来造拳,忙来时耕田…… ”[5]�
      从这篇逸文可知,陈王庭,隐者也。因此才能在恬淡虚静之心境下创立太极拳。陈的《拳经总歌》则直接说明了他造的拳和我们所谓的太极拳是同一种拳术:�
      “纵放屈伸人莫知,肘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逼揽人人晓,闪掠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 ”[6]�
      陈家的文献中还有大量其始祖陈王庭造拳的记载,可作佐证。如陈氏十六世陈鑫在《太极拳图说•序言》中说:�
      “洪武七年,始祖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饮食之法,理本太极,故名太极。” �
      由此可以推测,陈王庭在以中国哲学精神为其武术理论支柱的基础上,以多家武术为其材料,最终创造了太极拳。[6]�
      (三)太极拳之发展�
      太极拳诞生以后,流传渐广,流派渐多,诠释太极拳的著作亦不断问世,习练者与日俱增。清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可谓是太极拳两部“经书”。这两部书为太极拳提供了理论上的阐释;杨露禅把太极拳带出陈家沟之后,太极拳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陈、杨、吴、武、孙等五大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彰显着太极拳的真理;太极拳的习练者由最初的陈家沟人,到现在的全球各地区的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已有超过2.5亿的习练者。[7]太极拳能够受到全世界人的欢迎,也证明了她的独特魅力――“身心兼修”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下面我们首先阐释“身心”的中国哲学含义。�
      二、“身”、“心”之先秦哲学阐释�
      中国文化是以“生命”为中心的文化(牟宗三,2007)。在中国文化中,特别是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认为“生命”由“身”、“心”两部分组成,同时又认为,“身”、“心”虽然是不同的两种概念,但是正真意义上的“生命”却又是建立在“身”“心”皆“生”、“身心统一”基础之上的,二者缺一就不能成之为正真的“生命”。“身”是“心”之舍,“心”是“身”之魂。有“心”无“身”我们称之“鬼”,有“身”无“心”我们称之“尸”,二者都不是真正的“生命”。下面,我们从中国先秦哲学角度入手,对“身”、“心”的哲学含义分别进行解读。�
      (一)“身”之阐释�
      后来“身”词义不断扩大:肚子→身体。“身”就有了“体”的意义。“体”,《说文解字》:“总十二属也。”[9]这样“身”就从人的一个部位而成为整个“身体”,指代我们身上的所有肢体、器官。“身”的词义进一步扩大,又包含了身体行为,而且还可以表示精神意志。这样“身”就具备了“身”“心”的意义,也就是生命。�
      肚子→身体→身心�
      作为形体之“身”�
      随着“身”词汇义的不断扩展变化,在先秦文献中,作为本义“肚子”或者“躯干”而出现的文献已经比较少见了,而作为“身体”、“身心”义出现的则比较多。作为“躯干”而出现的如:《论语•乡党》:“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10]孔子睡觉时要穿睡衣,睡衣的长度大概有我们的躯干一个半长;作为“身体”而出现较多。《周易•复卦》:“不远之复,以修身也”。不能远走千里,中途而返,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够强健,要想走得远,就要修炼我们的身体;“身心”连用,或者对举出现时,“身”多表示“身体”。《韩诗外传》:“心欲兵,身恶劳,教之以恭。”“身体”厌恶劳动,希望得到很多休息。�
      作为“身心”之“身”�
      先秦文献中,有关道德修养之“身”,大都可以看做是“身心”之合意,并且意义多偏重于“心”,有时还含有“行”的意义。《尚书•太甲中》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11](p164c下) 在德之协助下,修养自己的心性、言行,全面完善提升自己;《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12]此“身”也包括“身”之行动和“心”之情志;《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的“身”则明显的表示“身心”之“行”。�
       (二)“心”之阐释�
      其本意――作为生理器官之心脏,其含义大致相当于“精神意念”。如果细分的话,“心”之文化义项可以简单分为三类:其一,能思考,作用类似西方的脑(brain)。《尔雅•释言》说:“谋,心也。”[13]就是说“心”能够“谋”划事情;其二,能够代表人的精神意志,相当于西方的思想(mind)、精神(spirit)。中国人讲的“心”大多数时候都是指人的精神。《黄帝内经•灵枢》说:“心者……精神之所舍也。”[14] 认为“心”是精神生长的家;其三,“身”和“心”关系而言,“心”是“身”之君主。中国古人非常重视“心”的主帅功能,不论哲学、医学、武术、诗歌、绘画等方面,都讲究“心领神会”,“身”相当于“心”的附属机构。比如,《管子》有“心术”篇,《内经•素问》讲:“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脏→思考之“心”(脑)、“身”之“君主”→精神家园�
      作为“心脏”之“心”�
      中国古代文献里,仅仅作为生理器官之“心”而出现的比较少。《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腹心”两个器官连用,这里“心”表示“心脏”;《春秋公羊传•文公》:“以人心为皆有之。”[15] 此“心”似应为心脏;《庄子•天运》 “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16] 此为器官之“心”;在医书里,表示生理器官之“心”相对较多。《内经•灵枢》:“入腋走心,系小肠也”、“邪在心,则病心痛”。�
      能思考、施令之“心”�
      “心”之思考、施令的功能跟现代讲的大脑功能基本一致。这一功能还延伸到“心”发出指令后,“身”根据指令所做的动作、行为等。《周易•系辞下》曰“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就是能够用“心”体察天地之道,考虑研究各种事情;《荀子•解蔽》说:“心者……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17] “心”能对“身”发号施令;《大学》:“欲�其身者。先正其心。”[18] 此为“身之行”,“心”正,才能对“身之行”正确的施令,才能让“身之行”端正。思考、施令功能是中国“心”非常独特之处,也因为这一功能,中国“心”成为了“身”之主帅,人之中心。�
      精神家园之“心”�
      在中国文化里,“精神家园”是“心”的最高境界。大多情况下,中国人的“心”都能上升到这一层次,这一层次还包括了人的情感、智慧、道德等等。《论语•雍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思想精神三个月没有违背仁的想法。《孟子•万章下》:“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此为道德之“心”。《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精神、情感、意识相融洽和谐,力量才足够强大,才能够做成大事。《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此“心”代表了人之 “身心”,能得到此“心”,就能得到这个人的全部。�
      “身”、“心”的语义发展情况反映了中国自古就有重整体、重“心”的观念。中国古人对“心”的重视程度要大于作为肢体的“身”。先秦开始,中国人对整体的重视程度就大于局部。儒家之“和”是重“整体”的反映。从个人讲,就是“身心”相“和”,人才能健康。从社会来讲,就是社会组成要素整体“和”,社会才能稳定。秦汉以降,中医的整体平衡观、中国建筑的对称平衡、中国民乐的五音结构都是重视“整体”观念的表现;先秦时期,中国人已有重视精神“心灵”的传统。道家庄子的“心斋”、“坐忘”完全是“心灵”意识的活动。秦汉以后的学术传统来看,秦汉黄老思想、魏晋玄学精神、中国佛教的“禅宗”、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等等都是以“心”为主的学问。就其他领域来看,书法的“笔走龙蛇”、山水画之大写意、太极拳之“意念舞蹈”等等都是重“心”观念的延续发展。�
      (三)中国先秦哲学之典型特征――“身心统一”�
      虽然中国哲学里有“身”、“心”之分,但是中国哲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目标却是“身心统一”。中国哲人提出“身”和“心”两个观念,说明认识到了二者的不同,但是,中国哲人并没有因为“身”、“心”存在不同,就把二者绝对割裂对立起来。儒家的“修身”本身融合了“身心”两个方面;道家的“求道”就是在统一“身心”中体悟和实践大道;佛教虽然讲三界,但是其“劝人向善”的教义也是让人把“善心”和“善行”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哲学里,只有具备了 “身心统一”的条件,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之人。所以,“身心统一” 是中国的哲学之最高境界,也是体悟中国哲学的必备条件之一。�
      与中国哲学之“身心统一”相比,西方哲学则提出“身”“心”二元论,精神、肉体绝对分离。笛卡尔首先提出人的二元论,他认为人的精神和人的肉体是分离的,二者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二元论”认为人的肉体制约限制了人的精神,因此很多西方哲人通过毁灭自己的身体让心灵获得彻底地自由。“二元论”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很多西方哲人自己的身体行为与他们极力主张的道德观念之背离。罗素说:典型的中国哲人,就是毕生尝试把自己的深切信念贯注于全部行为的哲人(All typical Chinese philosophers are philosophers who have been through out their lives attempting to embody their profound convictions in their whole practice)。而西方的很多哲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口中诉说着高尚的道德,而行为却极端的堕落。西方哲人私生活的庸俗低下,他们的灵魂和肉体完全分开了。[19] �
      正如罗素所讲:中国哲人就是一生努力尝试把自己的道德信念贯注于自己全部行为之中。先秦时期的哲人都已经具备了这一典型特征。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体悟 “大道无为”;儒家集大成者孔子,用自己的生命来实践“仁道”,最终达到了行走坐卧皆合“仁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论语•为政》)庄子主张逍遥自由,他的一生就在自由逍遥之中渡过的;孟子讲“性善”,他就终身通过其善言善行“求其放心”,所以中国哲人典型特征就是“身心统一”。�
      三、太极拳与中国先秦哲学之契合――身心兼修�
      “身心统一”是中国先秦哲学之典型特征,也是太极拳与中国先秦哲学精神的契合之处,这一特点体现于太极拳中就是太极拳的终极追求“身心兼修”。从太极拳的理论支撑、到太极拳练功特点、到太极拳的终极追求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身心兼修”的特点。“身心兼修”在现代社会不仅受到国人的普遍接受,还得到了很多国外人士的认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提出东西方以后的和谐场景将是“公园里80岁的东方人和30岁的西方人一起打着太极拳”。[20] �
      (一)阴阳理论与身心兼修�
      “阴阳理论”是太极拳的理论支撑,这一理论源于先秦的“阴阳观念”。“阴阳观念”最初可能起源于古代先民对日月四时等天体现象的观察。[21]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的结合体,其生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相互作用,“阴阳平衡”则是事物存在的基本保证。“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太极拳就是“阴阳学说”在武术方面的具体应用。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阴阳之母也。”[22]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分阴阳,比如“太极拳十三式”的每一个动作都有阴阳组成。习太极拳者还把人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等都分为阴阳两方面,认为人是“阴阳”的结合体,“身”属“阴”,“心”属“阳”, “阴阳”相合、平衡,也就是“身心”相合、平衡,人才能健康。所以练习者打太极拳时要“身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兼修”的效果。�
      “动静”是“阴阳”在太极拳中的另一表现形式,“动”属“阳”,“静”属“阴”。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太极拳开始练习之前,要有“三调”: 调心、调身、调气。“三调”就是让习练者入“静”,让“身心”都达到非常平静、完全统一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中国哲学讲的“混沌状态”。天地未分之前,一片“混沌”,这种“混沌”不是死寂的平静,而是蕴含了勃勃生机的平静。入静之后,“身心”处于完全统一的状态,然后开始打拳,由静入动,一动无有不动,整个身体都运动起来。动中又有静,虽然“身心”都处于动的状态之下,但是“身心”是完全统一,所以身心又是相对静的。相对安静则“身心”就不会感到疲劳,这也是打完太极拳人感到非常舒畅、愉悦原因之一。�
       “一团和气”是太极拳“阴阳相合”的结果。有些体育运动项目,特别是一些以技击为主的运动,练习者周围经常是“一团杀气”,而太极拳则不然,太极拳练习者周围经常是“一团和气”。“阴阳和谐”贯穿于太极拳修炼之始终,其具体表现就是太极拳要求处处都是圆,没有凸凹处,没有停顿处,其结果能让人练出“一团和气”。虽然太极拳也有技击,比如推手,但是推手的最高境界是人我完全融合在一起,相互顺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养气达生。所以,太极拳的“一团和气”是自己“身心”和谐、平衡的表现,这团“和气”进一步外化,就会达到能与他人、社会的和谐,最终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共生于天地之间。�
      太极拳的这团“和气”是中国儒家、道家精神之“和”一脉相承的。儒家的“君子”身上表现的就是这团“和气”,“和而不同”是君子交往的方式,“文质彬彬”是君子“身心”相和的外在表现,儒家借助音乐达到“和”之境界,“乐以和之”等等。老子讲愚人的智慧、希望复归婴儿状态,“抟气至柔”,就是为了能够使人与“天地相合”,这样才能“长生久视”。�
      (二)缓慢柔和与身心兼修�
      相对其他运动方式,“缓慢柔和”是太极拳非常明显的特点之一。“缓慢柔和”可以使练习者“身心”得到放松,进入太极拳的境界,达到“身心兼修”。�
      “缓慢柔和”可以使练习者“身心”得到放松。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长期紧张会让人的“身心”疲惫不堪,很多现代人过劳、精神分裂,都是这种状态造成的后果。“缓慢柔和”的太极拳可以让快节奏慢下来,把焦虑放下来,让疲惫的“身心”躺下来休息。练习太极拳的人,通过排除杂念,全“身心”地通入到太极拳运动之中,日常的一些扰心之事自然就会忘记,从而进入一种太极拳之静净境界。要达到静净境界,还要学会“忘”,“忘”掉除太极拳以外的事情。“忘”的结果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练习者的“心”境就能达到不为外物所扰,“身”就会送静安舒,这便是老子的“虚其心”和庄子讲的“心斋”了,太极拳之“大松”也由此而成。�
       “缓慢柔和”可以让练习者“身心”入“静”。“缓慢柔和”的太极拳不会让“身体”紧张,也不会让“心志”波动起伏。太极拳属于有氧运动,练习时,由于动作“缓慢柔和”,所以不会大喘气,汗水也只是慢慢的渗出体外,这样的话,“身心”始终处于非常安静放松的状态。“身心”入“静”之后,练习者就能用全“心”体会自己“身”的运动,这样就能像孟子一样找回外放之“心”,“身心”由此而完全统一起来。《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身心”入“静”, 才能“身心统一”,才能“身心兼修”。 �
      (三)自然无为与身心兼修�
      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无为”。“自然”就是放弃“人为”;“无为”,具体地讲就是不刻意牵动“心”和“身”。在这一境界里,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自然而然,举手投足,前进后退,开合转承都能随曲就伸,行云流水,无不流畅,像庄子描述的“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庄子•天下》)像风一样没有牵制,自由的前进、回还,像羽毛一样,在风中旋转落下。此时的“身”“心”已经丧失各自的独立存在,完全融合到一起。“身”就是“心”,“心”就是 “身”。“心”已经被“身”之动作彻底地形容,“身”已经被“心”之“无为”充分地包含。没有“人为”就没有淫欲;没有过多之欲望,就不会牵动“身心”,使之疲惫,人之“元阴”、“元阳”就可以固守,人之“身心”得到“兼修”。�
      太极拳之“自然无为”与老子之“道法自然”是一致的。王弼《老子注》说:“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也。”“道法自然”,可以用水来比喻:水,随遇而安,遇圆就成圆,遇方就成方。太极拳界有句话“拳到无意艺自高”,太极拳还讲究“随遇平衡”,也像水一样,去掉自己“心”之主动意识和人“身”之主动行为,呆若木鸡,“身心”一体,与外界之人、物亦融为一体,此乃“身心兼修”之最高境界是也。�
      太极拳之“自然无为”与孔子的最高思想也是一致的。孔子虽然积极入世,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但孔子还认为:社会安之后,则君主只要“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臣民只要“思不出其位”,大家都处于“自然无为”的状态,举国上下就能其乐融融。孔子这一观点大概来源于他对大自然的思考,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不需言语,不需刻意,自然而然,万物生焉。�
      通过“自然无为”达到“身心兼修”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把死生看成非常自然的时候,人就不会因为“畏死”而“卫生”,而是“为生”而“卫生”。老庄之养生,不刻意追求,“顺”自然人事的发展,“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世间》)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之最高境界是“法自然”。庄子身上长了肿瘤他还每天看看长的情况如何。这种“自然无为”的精神体现在太极拳中就是“去僵求柔”、“身心放松”、“自然呼吸”……因此,太极拳能够让“身心”在“自然”之中得到修养。�
      结 论�
      牟宗三认为:中西哲学相比,中国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生命。“中国文化之开端,哲学观念之呈现,着眼点在生命,故中国文化所关心的是‘生命’”。[23] 太极拳继承了中国哲学的重视生命的精神,具体体现在对先秦哲学“身心兼修”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太极拳是建立在中国生命哲学基础之上的一种拳术,是中国哲学在武术养生方面的成功实践,“身心兼修”是太极拳与中国生命哲学之最大契合处。�
      太极拳最终的追求不仅让人学会一种技术,而是通过“身心合一”的运动,让人体悟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让人学会一种身心和谐、与他人和谐、与世界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24] 有了这种体悟和生活态度,我们就能够感到生命存在的幸福。但是,大多现代人已经离这种体悟和生活态度远去,大多数人处于“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身心分离”的荒诞处境……饱含中国哲学精神的太极拳,就是希望能帮助我们重新走近幸福生活,“身心兼修”的养生观念也许能帮助我们重新找回人的含义。�
      �
      参考文献:�
      [1]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正义.周易正义[A]卷第七.阮元.十三经注疏[C]上一中.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晁胜杰,“易筋经”名意考究[J],健身气功,2009,(4):14-15.�
      [3]何劲鹏,姜立嘉.身心兼修.魂魄并铸: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J]. 体育学刊,2010,17(2):52.�
      [4]赵同森,职武营. 太极拳起源之辩[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5.�
      [5]陈正雷.中国陈式太极[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7.8.�
      [6]见网页http://www.省略/shihua/cjsh/02.htm.�
      [7]见网页http://www.省略/u12888837/d73078693.htm人民网河南视窗2008年6月25日杨广现报道.�
      [8]见网络甲骨文词典“Chinese Etymology”,网页.http//www.省略/
      [9]许慎撰,徐铉校订.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何晏集解,邢�疏.论语注疏[A].阮元.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A].阮元.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赵岐注,孙�疏.孟子注疏[A].阮元.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郭璞注,邢�疏.尔雅注疏[A] .阮元.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4]谢华.黄帝内经白话释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
      [15]何休解诂,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A] .阮元.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2.�
      [17]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9.�
      [1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C].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2006.�
      [19]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
      [20]陈正雷.陈式太极拳养生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1]徐克谦.先秦思想文化论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2]洪均生.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1.�
      [23]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4]谭克理,陈永辉.论休闲时代背景下传统养生文化的价值[J].船山学刊,2010,(1):210.��
      
      另参考:�
      詹石窗主撰.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2.�
      周际明.中国古代养生史略[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12.�
      邢玉瑞.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王志远.杨式太极拳诠释:理论篇[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
      席 庸.太极拳与科学健身[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1.�
      刘欣然,李亮.游戏的体育:胡伊青加文化游戏的体育哲学线索[J].体育科学,2010,30(4):69-76.�
      �
       The Maintenance both Body and Spirit�
      ――the conjunction of Taijiquan and Chinese pre-Qin Philosophy�
      Abstract:Taijiquan is based on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philosophy,so that it be prairied “philosophical boxing”. By analysi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and spirit in pre-Qin philosophy, I find out that the maintenance both body and spirit is the important concept in pre-Qin dynasty.This concept is also the main idea of Taijiquan through studying the Taijiquan’s characteristics.So I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Maintenance both Body and Spirit is the conjunction of Taijiquan and Chinese pre-Qin Philosophy.�
      Keywords: Body; Spirit; pre-Qin Philosophy�
      
      责任编辑 林建曾
      

    推荐访问:身心 兼修 身心兼修 身心疲惫的心情说说图片 身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