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理性精神: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道德教育名词解释

    时间:2020-03-01 07:19: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理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源起于人的历史性存在,是指导人类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的智慧,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崇高追求。一方面,理性促进个体形成卓越的生活方式,实现道德“内化”;另一方面,理性也为公共生活的秩序维护贡献了力量,从个体道德走向公共道德。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工具的理性化,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异化,道德教育日趋边缘化、功利化,个人也丧失了主体性。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依赖教育启蒙。
      【关键词】理性精神 德育 启蒙
      在当今的多元文化社会中,日益彰显出主体性的个人拥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和私人空间,人类在迈向科技时代的同时也将世界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事实世界,一个可以彻底被认知、被掌握的世界,曾经依附于自然的我们已将自然看作是服务于自己的工具,日趋功利化、物欲化,陷入了深不见底的泥潭。毫无疑问,我们陷入了理性的危机,学校现行的道德教育缺失理性精神的教育,应引起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
      一、理性精神
      理性,顾名思义,就是个体所具有的本性,即理智的精神。每一个人都有理性,不论贫富贵贱还是男女老少。理性起源于人的历史性存在,不是先验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而是一个逐渐生成的过程。理性是在人的历史性的存在中生成的一种人的基本精神。[1]苏格拉底认为,理性是驾驭灵魂的马车,使人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使其达到良善。而理性生活是人类最高的生活,也是完全自我实现、回归自身的生活。理性关涉到个体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正当行为的态度和精神,体现了对美好生活和价值的崇高追求。追寻美好生活是人类精神的终极目标和宿命,而理性则是帮助我们实现理想的有效工具,是指导我们参与实践活动的智慧。只有依靠理性,才能改善生活、改善社会。
      理性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方面,通过给个体提供普遍性的准则作为生活实践的指导,在支配自我的同时帮助个体形成正确和良善的行为,使个人成为“善”的人;另一方面,理性也在寻求着公共生活秩序的和谐安稳,避免出现暴力或冲突,使社会成为“善”的社会。理性不等于“善”,却是通向“善”的最佳途径,也体现了精神对“善”的追求与向往。虽然每个人的理性各有不同,更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然而,理性作为一种普世的价值准则和生存智慧,却无时无刻不在指引着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过程,掌控着生命前行的航标。
      理性虽然是每个人的本质所在,但却不是天生的、先验的,而是需要“唤醒”的,从内部激发的,而有能力承担这个重要任务的,只有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正是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文化传播,整齐而有效的制度保障,再加上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广阔的社交空间,为理性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个体的德性品质,即对真、善、美的良善生活的永恒追求,这一目标与理性精神的内涵完全契合,同时也为理性的培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最佳场所。
      二、理性的本质――道德导向
      理性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人在价值选择和决定中的自主性,使人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没有理性的指引,生命无法追寻美德和追求优秀与卓越。根据上述理解,理性的本质在于道德导向,以终极道德目标和价值准则为指向,以期实现个人的道德内化,成为自觉的道德存在,从而实现个人卓越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理性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教育才能使理性有得以产生的可能性。
      道德教育无疑是要培养有德性的人,这是针对人的精神本质而言的。而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已经简化成了人人可以学会的技能,成为空洞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道德教育关注的仅仅是一个人是否遵守规范、符合要求,却不关心一个人是否真的是具备德性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即便是严格遵守道德规范,也只不过是一个失去道德自我和内在道德品质的“空壳”。实际上,道德教育必须回溯到道德自我中去,我们的道德自我是“一种道德记忆和道德向往、道德情感和道德经验交织成的核心,它使得我们每个人具有自己的道德理想,具有自己的德性特征,可以形成道德上的自我辨认、自我认同、自我形象”。[2]而理性可以给予道德理想以合理性的支撑与协助,为自我的道德建构提供智慧与方向的指引。理性不断地让个体询问自己: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道德的?如何辨别道德行为与非道德行为?个人应当如何面对和解决生活和实践中的道德问题?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不仅着眼于实践层面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更需要关注道德的内化,道德个体的生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理性的热情与鼓励,理性的生成无疑构成了道德生活的基础。
      理性不仅是实现个人卓越生活方式的必需条件,也是实现公共生活的正当秩序的必要前提,是治理社会生活使其走向更好的基础。理性的目标包含着公共善,因为理性也是公共生活的引导,理性具有公共性。[3]人本应是公共性的人,正是公共领域这一纽带联结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然而,现代社会中对“个性”“自由”的过分宣扬导致了“道德冷漠”,因而进一步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疏远与信任感的缺乏,也造成了个体对公共生活的排斥,造成了“个体性必然与公共性相对立”的观念。实则不然。每个人都隶属于公共生活,都是“共性”的存在,都有参与公共生活的需求和义务。理性的萌发引导着个人从自利性走向公共性。理性的人意味着能获取公共价值的支撑和他者的关怀,更好地参与公共生活的治理和公共生活智慧的获取。理性实现了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和谐,导向德性的培养和良善生活。
      三、理性工具化的道德后果
      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古今学者都亘古不变地专注于理性问题。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种理性: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而康德则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康德将理性问题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他使理性日益狭隘,演变成了作为工具和方法的工具理性,理性成为人类用来主宰世界的工具。理性的对象化与工具化无疑带来了科学与技术的繁荣,但同时也暴露了人类企图掌控、驾驭自然世界的野心。在理性把世界当做对象的时候,世界仅仅作为一个物性的集合体,是可以设计、可以操纵的物体。人变成了单纯的物质实在,成为科学与技术的对象,人像物一样被生产、被制造,人的尊严和精神的独立性不复存在。[4]理性工具化不仅导致了对自然的控制,同时也导致了对人的控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人逐渐沦为技术的奴隶。伴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人也越来越功能化、工具化。人们不再关注价值理性的意义所在,不再关注道德的本真特质,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对金钱、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生活的唯一目标。教育作为传播优秀文化、提高个人品质、追求道德生活的“圣地”,在面对理性工具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下,也面临着教育效果急剧衰减的危险,濒临人性危机,造成了道德教育的异化。
      1.道德教育边缘化与低效性
      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教育一直处于被动的适应性地位,注重社会本位功能的发挥。在工具理性的霸权与主宰之下,道德教育也不得不附和这一工具化的步调,偏离了道德教育的本真――关注个性发展、提升个人品质、崇尚德性追求。本应彰显文化价值与生命价值的道德教育受到了侵蚀与打压,道德教育演变成了空洞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机械灌输,培养出的只是“道德冷漠”的孤立个体,无法深入培植个体的内心世界,放弃了对生命与价值的追寻与思考,这样的道德教育根本无力承载“德性人”的培育。
      2.道德教育工具化与功利化
      理性的工具化倾向影响了道德教育,使得道德教育偏离了正当的价值与德性追求的轨道,过于强调道德的灌输与限制,远离了个体的内在道德需求,陷入巨大的困境。一方面,道德教育将生命个体当成工具,忽视其人之为“人”的存在。要想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必然会被塑造成模式化和标准化的“产品”,教育成了技术训练的场所。既缺乏人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价值的熏染,也不注重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彰显与体现,道德教育沦为教条主义的强制灌输。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将物化、利益化的德性品质奉为高尚品质,吹捧“获利”及“享乐”等欲望的满足。人固然有发自本能的物质需要,然而当代社会的人患上了“物欲症”,对物质和享乐的需求不可遏制。
      3.人的主体性丧失与人性虚无
      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而非行为控制或规则训练。工具化的道德教育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只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支配与被支配的强制过程,无视人的情感、蒙昧人的心智、抑制了人性的发展,造就的只能是工具化的人。[5]这种“去人性化”的道德教育彻底否定了个人的理性精神,旨在生产驯服的身体与心灵。
      四、理性精神的教化――启蒙
      在工具理性肆虐的现时代,理性已经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终极价值追求的向往,“成为实际利益的一种工具性的、合理性的算计……败坏着生活的品质和精神的品质,败坏着社会风尚,而且将窒息人们追求优秀和高尚的精神,导致精神的死寂”。[6]理性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人的本质需要。而理性作为一种精神品质的获取与发展,是一个教育性的过程。理性的生成必然依靠教育的启蒙,依赖教育为理性提供的实践机会与空间。只有启蒙,能够激发人们渴望探索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启蒙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启蒙指兴盛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广义的启蒙最一般的特征是精神的延伸性。[7]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使人类从自身所遭受的幼稚状态中解放出来。”[8]他强调独立思考的勇气。启蒙并不是直接告知个体应该如何思考,而是“开启蒙昧,使其明白事理”,启蒙暗含着每个人都有理性,理性是个人的本质特征,但不是生来就有,而需在共同生活、交往、实践过程中自我生成,只有理性对自我的治理才能实现个人的内在和谐与公共正义。简而言之,启蒙就是激发人的思考,实现精神的延伸与超越,从而萌发理性。启蒙是一个由内而外激发理性的过程,不是从外部强加于人的灌输,也不是直接告知或罗列各种关于理性的知识。而将启蒙的重任交由教育来完成,可谓是事半功倍。教育启蒙在于以“有作为的生活”所需的价值理想引导被教育者焕发出追求美善生活和真理的精神动力。以这种启蒙为使命的教育是教化得以存在的形式。[9]教育启蒙就是以教育中的丰富资源,比如说传播文化的教师、纪律严明的集体、平等交往的公共生活,以及普世性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为个体提供激发理性的土壤和空间。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只有个体自觉地将来自外部的各种“力量”转变成自身的“智慧”,理性之门才会开启。
      教育启蒙包含了个性、自由、平等、民主等多种价值观念,要求教育提供平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运用理性的机会和空间。启蒙的对象是个人,因为个人是生成理性的终极单位。自由也是理性精神的必要条件,理性精神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发展。每个人作为理性的主体,无疑是平等的,每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都是平等的。教育必须保证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追求实质平等。启蒙同样也体现了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每个人的理性成长都有足够的空间。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参考文献:
      [1] [2] [3] [4] [6] [9]金生�.规训与教化[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冯建军.工具性教育及其反思[J] .江苏高教,1999(2).
      [7]尚杰.启蒙:精神的延伸性[J] .浙江学刊,2004(1).
      [8][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不可或缺 理性 理性精神: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 理性精神 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