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把握好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新时期基础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时间:2019-05-21 03:28: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面对新课改,教师既要对教学过程要素(教材、学生、教师等)有一个新的认识观,更要把握好新课改的关键所在——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新观念;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37-1
      笔者认为《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畅销的原因在于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面对变化,关键是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变化?
      思考一:是谁动了我们原来的奶酪?——解读新课程
      课程论专家华东师大张华博士提出一个概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由这四个因素组成,就决定了它是独特的而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否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念,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即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思考之二:寻找“新奶酪”的突破口——形成新观念
      1.走向新的教材观。第一,教材是“材料”。在新的课程理念里,教材只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的材料”,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做一些顺序、实例、内容(结合现实)等方面的调整。第二,教材是“学材”。教材主要是学生用的,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因此新形势下,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教材还给学生。第三,教材是“媒介”。新的教材观要求我们不再把教材当作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对象,而是把教材看作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介。
      2.走向新的学生观。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就是要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相信学生,构建起师生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
      3.走向新的教师观。一是教学的设计者。现代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为学生设计更为有效的学习活动;二是指导者和促进者。现代教师要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要特别关注那些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给他们指明发展的途径;三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现代教师要帮助学生组织学习小组,引导和指挥学生参与讨论并开展各种合作学习活动,来促进个体发展;四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帮助者。一方面现代教师要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思考之三:如何创造我们的“新奶酪”?——把握新课堂
      (一)精心设计,享受课堂导入的趣味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课堂教学导入的形式应当因教学内容制宜,因学生学情制宜,因教师的教学风格制宜,因学习风格制宜,教学形式应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格局。
      (二) 创设情境,品味教学内容的过程性。一节好的课堂,知识结构也必定是一目了然的。教材一个单元、一个章节的知识容量大小不一、内容多样。教师在紧扣大纲的前提下,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该大胆取舍,创设情境,“活”取教材内容,“活”教学习内容,“活”学教学内容。在新教材的使用中,由于教材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也没有必要按照教材的顺序去教,可以对知识出现的先后顺序作一定的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 沟通交流,追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大酒店要求它所有的连锁店把每一次来酒店的客人资料输入电脑,下次这个客人再来时,只要一报名字,他的详细资料就会一目了然,然后根据他的喜好进行服务,想给客人一个宾至如归的感觉。结果做了一个预算,这项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耗资大概要几万美元,于是作罢。但是有一次该酒点的总经理外出,到他曾经住过的一个酒店住宿,在酒店门口,他与保安说,你们这个酒店服务很好,我上次来就住在这里的。于是奇迹出现了:从进门到服务台开房,这个经理未曾说一句话,对方却很熟悉他似的,安排得妥妥贴贴,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后来经打听,原来这个酒店一分钱不花,就约定俗成一个动作,当员工之间出示这个动作的时候,对方就能立即明白。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每节课的内容也要选择好的教法,把教学也使学生能很容易“心领神会”。
      (四)亲身参与,体验教学结果的有效性。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还有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和现实问题前去感悟、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在美国,有这样一节最成功的历史课:教师在宣布考试分数后,发现学生垂头伤气,便说,如果想加分数,就给我十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结果,学生都十分愤怒地叫喊,拼命跺脚,把书包、课本扔向老师,以表示抗议。老师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抵挡,并用水枪扫射学生。等学生们坐下歇一歇的时候,老师很严肃地说:刚才的情景就像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时的情景,他倒在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之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个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在教师这种匠心独运的教学情景中,历史知识恢复了生命,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五)张扬个性,重视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思维集中程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步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状态最佳,最后15分钟思维活动水平又呈逐步下降态势,根据黄金分割规律,45分钟乘以0618应近28分钟。这与现代心理学和统计学研究的成果也是一致的,这28分钟应定位在学生思维水平最高阶段。用这最有效的时间干什么?好钢用在刀刃上,这28分钟应当消费在一节课最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上,消费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上,消费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上。
      (六)课外延伸,体现教学作用的迁移性。《课标》中指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课程,课堂与生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先进入文本,再跳出文本,走向生活,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是让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张扬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去公园、野外观察大自然的变化——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社会,走进大自然,使他们的学习与社会、自然紧密联系,并能通过自己的感官得到真实的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摘 要:面对新课改,教师既要对教学过程要素(教材、学生、教师等)有一个新的认识观,更要把握好新课改的关键所在——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新观念;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37-1
      笔者认为《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畅销的原因在于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面对变化,关键是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变化?
      思考一:是谁动了我们原来的奶酪?——解读新课程
      课程论专家华东师大张华博士提出一个概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由这四个因素组成,就决定了它是独特的而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否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念,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即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思考之二:寻找“新奶酪”的突破口——形成新观念
      1.走向新的教材观。第一,教材是“材料”。在新的课程理念里,教材只是“学生和教师进行教学的材料”,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对教材做一些顺序、实例、内容(结合现实)等方面的调整。第二,教材是“学材”。教材主要是学生用的,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因此新形势下,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教材还给学生。第三,教材是“媒介”。新的教材观要求我们不再把教材当作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对象,而是把教材看作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介。
      2.走向新的学生观。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就是要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相信学生,构建起师生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
      3.走向新的教师观。一是教学的设计者。现代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为学生设计更为有效的学习活动;二是指导者和促进者。现代教师要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要特别关注那些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给他们指明发展的途径;三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现代教师要帮助学生组织学习小组,引导和指挥学生参与讨论并开展各种合作学习活动,来促进个体发展;四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帮助者。一方面现代教师要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思考之三:如何创造我们的“新奶酪”?——把握新课堂
      (一)精心设计,享受课堂导入的趣味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课堂教学导入的形式应当因教学内容制宜,因学生学情制宜,因教师的教学风格制宜,因学习风格制宜,教学形式应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格局。
      (二) 创设情境,品味教学内容的过程性。一节好的课堂,知识结构也必定是一目了然的。教材一个单元、一个章节的知识容量大小不一、内容多样。教师在紧扣大纲的前提下,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该大胆取舍,创设情境,“活”取教材内容,“活”教学习内容,“活”学教学内容。在新教材的使用中,由于教材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也没有必要按照教材的顺序去教,可以对知识出现的先后顺序作一定的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 沟通交流,追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大酒店要求它所有的连锁店把每一次来酒店的客人资料输入电脑,下次这个客人再来时,只要一报名字,他的详细资料就会一目了然,然后根据他的喜好进行服务,想给客人一个宾至如归的感觉。结果做了一个预算,这项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耗资大概要几万美元,于是作罢。但是有一次该酒点的总经理外出,到他曾经住过的一个酒店住宿,在酒店门口,他与保安说,你们这个酒店服务很好,我上次来就住在这里的。于是奇迹出现了:从进门到服务台开房,这个经理未曾说一句话,对方却很熟悉他似的,安排得妥妥贴贴,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后来经打听,原来这个酒店一分钱不花,就约定俗成一个动作,当员工之间出示这个动作的时候,对方就能立即明白。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每节课的内容也要选择好的教法,把教学也使学生能很容易“心领神会”。
      (四)亲身参与,体验教学结果的有效性。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还有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和现实问题前去感悟、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在美国,有这样一节最成功的历史课:教师在宣布考试分数后,发现学生垂头伤气,便说,如果想加分数,就给我十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的学生。结果,学生都十分愤怒地叫喊,拼命跺脚,把书包、课本扔向老师,以表示抗议。老师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抵挡,并用水枪扫射学生。等学生们坐下歇一歇的时候,老师很严肃地说:刚才的情景就像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时的情景,他倒在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之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个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在教师这种匠心独运的教学情景中,历史知识恢复了生命,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五)张扬个性,重视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思维集中程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步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状态最佳,最后15分钟思维活动水平又呈逐步下降态势,根据黄金分割规律,45分钟乘以0618应近28分钟。这与现代心理学和统计学研究的成果也是一致的,这28分钟应定位在学生思维水平最高阶段。用这最有效的时间干什么?好钢用在刀刃上,这28分钟应当消费在一节课最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上,消费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上,消费在培养学生学科能力上。
      (六)课外延伸,体现教学作用的迁移性。《课标》中指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课程,课堂与生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先进入文本,再跳出文本,走向生活,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是让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张扬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去公园、野外观察大自然的变化——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社会,走进大自然,使他们的学习与社会、自然紧密联系,并能通过自己的感官得到真实的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把握好 课堂 新课程改革 关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