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专业外语和实际的关系【论外语教学中输入输出理论的实际应用】

    时间:2019-05-19 03:19: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宏观上,考虑到投入成本,外语教育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外语教育存在着许多的困境。从课堂教学微观角度上分析,教与学的矛盾比较突出,导致外语教学中语言输入质量低劣,输出没有得到重视,输入与输出极不平衡,造成知识和运用严重脱节等现象。本文从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出发,结合课堂外语教学的实践,分析语言输出和语言输入的矛盾所在,提出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有益及可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输入;输出;互动;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04-3
      本文从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出发,结合课堂外语教学的实践,分析语言输出和语言输入的矛盾所在,提出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有益及可操作的建议。
      1 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虽仍处在假设、被论证阶段,但其中有不少值得外语教学借鉴的东西。
      Krashen(1981,1982)的输入理论认为:(1)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语言的输入只有具备“i+1”的特征才能生效。可理解性输入强调语言输入的意义必须为学习者所理解,而输入的语言形式或功能则应超出现有水平。(2)输入只是外因,要使其转化为习得还需关注内因,考虑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情绪、动机、自信心等“情感因素”。(3)语言的输入必须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或至少与生活相联系,即语言的输入只有富有情趣并且有一定的个人意义,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引起注意,从而被理解和吸收。(4)语言的输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景,借助于相应的超语言信息(extralinguistic clues)才能被理解。
      Swain的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无疑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积极因素。通过注意学习者输出与目的语输入不匹配的情况,输出有助于调解理解过程和习得过程。输出可帮助学习者进行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学习者一旦收到确认信息,便会产生吸收和综合。如学习者重复使用同一结构,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更快、更有效地使用被综合的知识,使语言使用自动化。Swain(1985)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
      按照Long(1961)的互动假设,当学习者完成任务时,通常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接受并传递信息。而在接收和传递信息时,人们既要关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也要注意准确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能还要向对方询问、质疑或解释自己的想法,这就“引发”了更多的输入与输出。这些就是Long所说的“意义磋商”。Long的互动假设强调通过对话调整的形式及双向交流增强可理解性输入的效果,认为交互式输入比单纯的输入更有效。
      2 外语教学的现状
      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输入输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语言输入不足、输出不够重视和输入输出不平衡。
      2.1语言输入不足
      真实的语言环境是外语的与是母语的有本质上的不同。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语言只能成为抽象的符号而丧失任何交际价值。外语习得的输入方式主要是讲授性和操练性的,话题的控制权不在学生手中。输入方式计划性较强,并受到教科书的限制。这样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活交际兴趣,更难以保证输出的得体性和适切性。这种由教师一人掌控的课堂仅借助原始教具的教学手段,外语教学成为输入源极度缺乏的抽象活动,无法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难以提供与语言运用相生相伴的语境和非言语情境等,从而使可理解程度降低,参与的动机受到抑制,语言的得体运用能力无从产生。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关键因素。在人数多、基础不一、动机各异、需求不同的情况下,简单地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整齐划一的单边灌输,不仅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更无法提高课堂的效益。
      2.2输出不够重视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教学重点长期放在阅读和听力输入上,很少甚至无暇顾及吸收和输出。语言输入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厢情愿的目的,不仅输入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语言的输出,造成“只学不会用”的后果。脱离生活的输入内容使学生很难产生输出的动力,这主要体现在外语教学内容缺乏可交际性、实用性等,无助于学生交际兴趣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外语教学多采取大班教学,没有充足的时间,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输出;终结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平时语言能力的积累,妨碍学生语言的输入输出;各种统一考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了能通过考试,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对学生语言持久的关注,“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2.3输入输出不平衡
      语言输入不足,又不注意吸收,缺乏语言操练,基本功不过硬,学生少有语言材料的积累,交际时往往不得不用汉语思维、英语词汇加上语法编造句子,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难有保证,更不用谈语言得体性和多样性了,交际自然难以顺畅与和谐。另外,语言学习既是认知的又是情感的,如果学生的消极因素阻碍了语言输出的顺利进行,阻碍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输出也就不能在交际过程中得到确认、修正和补充,从而阻止了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3 输入输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通过各种渠道,为学习者输入丰富的可理解性的语言信息
      语言输入指的是说话人和语言学习者交流时所用的特定的语域。Krashen(1982:63-73)提出了理想输入的条件:(1)输入是可理解的;(2)输入是有趣又相关的;(3)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语言的输入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有可能进入学习者的认知体系,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牢固的联系,这样语言输入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语言知识。
      在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是学习者可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语言输入。教师话语常常会有语速、停顿、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调整、简化和改变,以适应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教师用目标语组织课堂教学,讲授课程,指导和评价学生的语言操练和交际活动,使学习者沉浸在语言氛围中,语感得到不断增强,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的输入。   教师应做到授课内容多层次,教学手段多样化。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习者,采取灵活的方法,比如给学习者提供熟悉、有趣且相关的话题,借助辅助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完成理解输入;要善于利用图书馆、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网络上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指导学习者接受个性化语言输入;鼓励他们使用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学习策略,并在输入过程中应该适当“过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应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知识的有机积累和语言的长期发展。
      3.2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
      从输入到输出不是直达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化过程。教育者都期待着越多输入就越多输出,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语言输入不能完全转化为语言输出。教师应尽力让课堂成为语言实践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使用语言的环境,让学习者能像在自然学习环境中一样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Harmer(1983)提出输出有练习性与交际性之分。练习性输出的训练以吸收刚学过的某一语言项目为目的,因而应以准确性为评价标准,教师要适时地用不同的方式纠错。交际性输出以有效交际为目的,注意的焦点是语言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因而应以有效性为标准。但Harmer指出这不是绝对的,两者应平衡,只是不同活动阶段各有所侧重而已。语言输出的方式主要是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写作、翻译、演讲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使这些输入方式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提倡使用更多的交际性输出,既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也锻炼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3加强互动,促进语言的使用
      Gass(1997)提出的二语习得模式认为可能被摄入的是注意到的输入(apperceived input)并理解了的输入(comprehended input),只有这种输入才对学习者的输出起作用。首先,语言学习者的头脑似乎存在一种“思维阻碍”(mental block),如同过滤器一般,干扰他们通过接收有效语言刺激进行语言习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过度的焦虑,激发学习动机,建立信心。其次,理解是输出的基础,没有理解,也就没有输出。然而,理解只有在输出中才能得到检验和修正。而且输入必须在学习者内在机制的约束之下,与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以及语言交际互动共同发生作用。教师应引导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际,再根据他们的反馈作出各种回应,交际双方在不断地回应已知信息,修正误差,并在不断添加新信息的过程中推进课堂交际活动。
      学习语言决不能停留在单纯模仿、记忆、背诵水平上,而应该学会灵活地创新地应用语言。课堂活动应包括小组讨论、复述课文、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书面语输出可以形式多样,不仅要求学生练习作文的各种文体,还包括听写(VOA、BBC新闻)、改写课文、写文章摘要或概述文章。
      4 结束语
      传统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输入输出问题使学生兴趣索然,教师疲惫不堪,从而导致学生普遍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低下。在输入输出的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互动活动是贯彻始终的主线。学生的各种语言学习活动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只有靠他自己通过大量实践才能掌握英语。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学生是在原有基础之上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语言是学生学出来的而非教师教出来的。这一观点最难能可贵的是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也就是说,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使学习过程实质性的发生。

    推荐访问:实际应用 输入输出 外语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