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谈“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理论的实践体会_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解

    时间:2019-05-18 03:13: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中国画千余年的发展中,“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是习画的不同阶段。学习传统,“师古人”是学习中国画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学习和掌握中国画语言、获取中国画技法的最基本的手段;“师造化”是消化这些技法,使这些技法能够用来传达我们的情感;“得心源”是运用掌握的技法、语言重新组成自己理想的画境。只有把“师古人”作为绘画的基础,把“师造化”作为绘画能力的积累,才能“得心源”。不断融入个人情感进行艺术加工与创作,这样的作品才能感动他人,同时也更加耐人寻味。
      【关键词】艺术实践 “师古人” “师造化” “得心源”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01-01
      
      在中国画千余年的发展中,“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是习画的不同阶段。学习传统,“师古人”是学习中国画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学习和掌握中国画语言、获取技法的最基本的手段;“师造化”是消化这些技法,使这些技法能够用来传达我们的情感;“得心源”是运用掌握的技法、语言重新组成自己理想的画境。只有把“师古人”作为绘画的基础,把“师造化”作为绘画能力的积累,才能中“得心源”。不断融入个人情感进行艺术加工与创作,作品才能感动他人,同时也更加耐人寻味。
      一、“师古人”及其实践意义
      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中,山水画自隋、唐、五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到近现代,形成了非常完备的山水画体系,出现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山水画家,值得后人学习、研究和传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师古人”。“师古人”就是要善临大师作品。谢赫提出的“六法”之一便是传移摹写,这足以见得“师古人”的重要性,所以学习中国画临摹是关键。
      采用局部临摹到整幅临摹方式。局部研究是最有效果的临摹方式,选择典型局部多次临摹,发现并表现出微妙的变化,直到领会范本的精神。因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语言,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毛笔、生宣决定了画者想要对其驾轻就熟绝非易事。潘天寿先生说:“笔墨技法,既然是我们民族绘画艺术的特点,这种技法既然是多少年、多少画家的创作经验积累起来的,因此我们就必须重视它、整理它,将它继承下来。”所以临摹是必须下苦工训练的。
      临摹,即“师古人”,是学习中国画传统的有效手段,是中国画入门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师古人”不仅可以锤炼笔墨,而且更能够帮助我们学习前人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画家非常重视“师古人”,谢赫将“传移摹写”作为“六法”之一,齐白石、黄宾虹等都是通过临摹学习前人并奠定绘画根基的。所以,“师古人”是学习中国画重要的基础课。
      二、“师造化”与写生实践
      艺术实践不仅要“师古人”同时也要“师造化”,造化即自然。创作的前提便是体验生活,感受自然、领悟自然的神妙,正所谓妙造自然,这对以后的艺术创作尤为重要。“师造化”就是以大自然为师,在天地自然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自然中提取绘画题材与章法。无论是“搜尽奇峰打草稿”还是“一切为我所用”,都告诉我们绘画要从生活中来,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艺术的土壤。用心感受周围,春天一抹绿,夏日一丝雨,秋天一片叶,冬天一场雪,点点滴滴,用心才能感受到生活处处是美。
      写生是我们走向生活的途径,创作又是我们写生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陶冶性情、锤炼笔墨、积累素材,才能丰富经验、发现自我,为将来的创作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师造化”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于只有从真山、真水中才能写出灵性。灵性,既是自然景物的神,又是画家的情。通过“师造化”可以极大地拓宽视野,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三、“得心源”与艺术创作
      造化是宇宙、是自然,同时它也是丰富的创作源泉。心源是内心感受,是现实生活与主体修养的有机结合。在“师古人”中学习到创作实践的方式、方法,在“师造化”的过程中运用并消化,从而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通过艺术形象更好地表现出来,创造出更加生动的形象,才能“得心源”。纵观历代大师,都是博学诸家而独抒己见的,他们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学习传统精髓、深入生活、描写生活且灵活运用时,尊重自我的感受,寻求与内心相契合的绘画语言,创作出属于自己“心源”的作品。
      绘画艺术与其他文化艺术一样,最终反映的是人的思想情感,反映人对自然、对社会的感悟与认识。当我们设想以某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我们对自然、对社会认识的时候就产生了艺术创作。创作这一过程,便是通过自我对世界、对社会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表达自己思想和自己观点的行为。所以只有“得心源”才能创作出使人震撼的艺术作品。
      四、结束语
      “师古人”是为写生打好基础,在临摹中识结构、通物理、习笔墨、悟画理,掌握丰富的笔墨技法与绘画规律。临习古人的优秀作品,是向古人学习、讨教,为将来的“师造化”做准备。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性情,在大自然中寻求真理。前人的画法、画理都是“师造化”中创立并传于后辈的,后辈应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师造化”,方能“得心源”。
      “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是学习中国画的不同阶段,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关联。中国画千余年的发展,大师们留下了众多的精品杰作。只有把“师古人”作为绘画的根基,把“师造化”作为个人能力的积累,将个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经过不断善临品读、锤炼笔墨、感受自然、才能“得心源”,创作出耐人寻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余建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 杨樱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潘天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欧阳哲生.张大千画语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0

    推荐访问:造化 古人 体会 实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