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本报讯”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说爱你不容易

    时间:2019-05-06 03:21: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请多关注一下消息类稿件吧,它们获奖太少……”  在京报集团的几次阅评会上,北京日报、北京晚报3位副总编辑都提出这样一个希望。其中一位副总编辑谈到:纸媒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更趋向于深度报道,而忽略了“消息”在新闻中的重要性,好的消息类作品太少了。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加强对消息类报道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数量和质量;而另一方面,希望阅评员在评选中加大对消息类稿件的鼓励,加强报道的导向性。
      “本报讯”依然唱主角
      在此之前,笔者和各报总编辑的感觉一样,认为“消息”这一文体用得少了,好的少了,得奖的更少。5月份,我们做了个粗略统计,将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的5月20日至30日新闻版面的“消息”、通讯做一对比,结果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北京日报这10天中发出“本报讯”360条,通讯111篇,北京晚报这10天发出“本报讯”487条,通讯201篇。
      从数字统计中可以看出几个特征:一是“本报讯”稳稳占据综合类报纸大半壁江山,北京日报甚至达到2/3强,消息类稿件在两报中主角地位明显。二是记者们惯用“本报讯”,编辑们接受“本报讯”。北京晚报有的版面整版刊登的都是“本报讯”。如北京晚报5月27日2版、12版,28日4版、10版、26版等。三是“本报讯”并没有出现数量下降或即将消亡的趋势。
      “本报讯”当家不受宠
      5月份,尽管阅评员们不断关注“消息”的质量,增加鼓励和引导因素,评选时向“消息”倾斜,但一个月下来,获奖篇目依然少得可怜。
      在5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100篇阅评奖作品中,只有晚报3篇消息类稿件获得三等奖,占获奖作品的3%。4月这3报消息类稿件获三等奖的也就2.5篇(其中一篇消息和照片共获3等奖,各0.5),前5个月消息类稿件获三等奖的北京日报1.5篇(其中一篇消息和照片共获三等奖,各0.5),北京晚报12.5篇(其中一篇消息和照片共获三等奖,各0.5),京郊日报3篇。而5月份,3家报纸通讯获三等奖以上的有59篇,占获奖作品的59%。这些数字表明一个突出趋势:通讯类稿件上乘多,消息类稿件精品少。
      北京晚报5月获得阅评三等奖的“消息”有:《小升初热门区县政策收紧》(5月7日)、《开“老年代步车”今后必须有驾照》(5月11日)和《小偷猖狂偷走车牌留下纸条,车主郁闷拒绝妥协选择报警》(5月30日)。这3篇“消息”获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奖励记者的独家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像《小升初热门区县政策收紧》《开“老年代步车”今后必须有驾照》,其中“老年代步车”这篇是记者在采访别的新闻时发现的这一新闻线索并于当天传稿。二是奖励记者对消息类稿件的写作能力。如《小偷猖狂偷走车牌留下纸条,车主郁闷拒绝妥协选择报警》,是一篇简洁有趣的社会新闻。文字虽短,但新闻要素齐全,叙事清楚,不忘最后一句话交代事件结果,较完整。
      相反,我们注意到,在差一点就获奖的“本报讯”中,有5条提名,却也是差在内容和写作上。如北京晚报《市民演练地震逃生破绽百出》(5月6日3版)和《白云观 开过光的玉挂件丢了》(5月23日7版),都是因为写法不够生动简洁、体裁有些不伦不类等原因而落选。
      “本报讯”评判多元化
      “消息”作为一张新闻报纸的主要品种,尤其数字证明它仍在稳定地唱主角时,为何又不受宠呢?
      1.忽视写作质量是原因之一。有人形容,写“消息”是我们记者的看家本领,是记者入门的基本功。不会写“消息”、写不出好导语被认为不是合格的记者。就在目前报社招聘记者的考试中,也离不开写“消息”这一项。因为“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文体,是现代记者们最常用的。可惜,眼下不会写“消息”的记者大有人在,不知道导语、不会写导语的记者也不在少数。导语有叙述、设问、悬念、谈心、对比、引语、描写、动感等多种写法,有的教科书能总结出20多种。可你发现,出现在报纸上的导语基本是一种写法,即叙述式。以5月份北京晚报获得阅评奖的一条“消息”为例,其导语是这样写的:“本报讯 今年教育部要求各地加强小升初管理力度,对跨区择校要设法降低比例。记者获悉,今年本市西城区和海淀区两大“教育高地”对跨区政策进行微调,两区的跨区人数均有下降。”如此导语很普遍。
      2.独家视点舍不得给“本报讯”。报业竞争和信息竞争如此惨烈,逮着一个独家新闻,特别是内涵丰富的独家新闻,领导马上叮嘱:“把所有角度都封死”。如若封不死,第二天让其他报作出新意,记者依然算“漏新闻了”并可能要挨训。现实中,那个记者忍心用400字“打发”一个独家新闻呢?任何一个总编辑也不允许你“短”,于是,有分量的独家新闻往往不屑“本报讯”。
      3.同质化、一般性新闻常用“本报讯”打发。“本报讯”成为边栏新闻、口内新闻、关系新闻等的载体,拖累着整体大局,精品难产。
      4.评判多元化影响优待“本报讯”。围绕消息的写法和待遇,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和争议。而这些观点也影响和困惑着阅评工作。一是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微博发展迅猛,拼短,纸媒不占优势,再短你也短不过微博的140字,只有拼深度和拼厚重。二是由于新闻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新闻的体裁也必然随内容一起发生变化。当年胡乔木同志在解放日报发表过“短些,短些,再短些!”的文章,还提议:“新闻要五分之四是一百字到四百字的”。可当时的报业竞争和信息竞争都没有现在那么严酷,再那样传统教条固守就明显落伍了。三是认为不必为评奖所累,允许记者放开手脚写“消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为评奖而写(因为当前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评选仍沿用老规矩和要求,限制消息字数不得超1000字,文中不允许有小标题,且规矩没有要改变的迹象)。只要不影响阅读,可以接受“本报讯”主角不精彩的现状。
      “本报讯”争议中提升
      就在种种争议和不公的待遇中,“本报讯”“忍辱负重”地在自己的轨道里默默运行。它简洁快速传递信息的特色功能,决定着记者们对它不离不弃的永久需求。
      讲究消息的写作,鼓励创新,归纳消息表现新方式——消息配链接、消息配言论、消息配图片等“组合拳”打法,已经在一些媒体上出现,并获得良好反馈。这些形式都在强化和拓展“本报讯”的功能。
      北京新闻界2011年5月展开“改文风、入基层”短新闻竞赛活动,并于2011年11月7日记者节前夕揭晓评选结果。此次活动的直接效果很快反应到2011年的第21届北京新闻奖评选中。消息类作品明显又好又多了,在北京新闻奖一、二、三等奖作品中,有8篇700字以内“消息”,5篇1分30秒内的广电类短消息。其中法制晚报的《记者发现邓小平手刻传单》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高晓松成为醉驾入刑以来最高量刑第一人》等获得一等奖。北京日报的消息《低碳!论坛座位上没摆矿泉水》等获二等奖。
      阅评中的“消息爱心”依然继续。6月5日,北京日报5版显要位置刊登一则600余字“本报讯”《上合峰会为高考让路推迟半小时》,它从内容到形式立即赢得阅评员赞赏,大家一致举手通过,好新闻(消息)奖!
      (作者为北京日报高级记者,现任北京市新闻学会秘书长)

    推荐访问:你不 本报讯 想说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