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红船精神心得体会500字 [试论发展精神生活之起点与目标]

    时间:2019-05-02 03:16: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当代中国社会,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与发展,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与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试从精神生活追求的起点与目标的角度来剖析精神生活,将精神生活归纳为“求知”与“向真”; “求利”与“向善”;“求乐”与“向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精神生活;起点;目标
      作者简介:罗姗(1977-),女,湖南省涟源市,广东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精神文化与精神生活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212-02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构成人类生活,并且精神生活是人类有别于动物而特有的存在方式。物质生活的发展必然促进精神生活的发展,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甚至受到物质生活的挤压呈现出萎缩与荒芜之迹。西方学者早已洞察物质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世界的问题,而在当代中国,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生活问题逐步凸显,也成为学者所长期关注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从发展精神生活的起点与目标这一角度阐述,为精神生活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与诗意理性,也即康德式的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判断力理性也即审美理性,这些理性的相关对象就分别是真、善、美。真、善、美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生活及活动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人类社会精神生活基本内容由此可以包括指向外部世界的理论生活、指向人类自身的道德生活和指向作为二者之综合的审美生活。基于此,发展精神生活的起点可包括求知、求利、求乐需要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发展精神生活的目标则可归纳为向真、向善、向美等。本文一一分析如下。
      一、求知与向真
      人类理性生活或理论活动是人类的基本精神生活内容及形式之一。理论生活的典范是科学,科学是关于真理的知识。科学的获得不仅需要对客观世界规律的准确认识,而且是在一种求真的精神指导下获得的。
      基于理论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形式之一,求知是发展精神生活的一个起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篇第一句指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求知是指对知识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可以是功利的也可以非功利的。另外,知识有层次性,也包括低层次的感性、经验性知识,同时求知并不表明求知者一定有质疑知识真理性的一面,只停留在精神生活“求知”这一初级层面,其精神生活也是相对低层次的。而精神生活“求真”这一目标,本着一种科学精神,则具有非功利性的特点。科学精神是一种缘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它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不考虑知识的实用和功利,只关注真理的内在推演。正如亚里士多德说:“只有那些为了消磨时间、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日常必需为目的的技艺,才是科学。”【1】但在古希腊,也只有有闲阶层才有资格与条件享受这种非功利性的追求知识的精神生活。到近代,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功利实用主义盛行,但科学精神之注重知识本身的确定性及内在推演的非功利品质对于更好地发展科学是非常必要的。但科学归根到底,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与社会的工具。马克思也曾指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2】
      二、求利与向善
      求利与向善,通俗说来,即求利与求义。我国素来有义利之争。古人观点非常鲜明,先秦儒家说“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先义后利”,“舍利取义”,到西汉董仲舒被推至极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民不能知而常反之,皆忘义而徇利,去理而走邪,以贼其身而祸其家。”【3】到宋明理学,更是“存天理,灭人欲。”皆叫人安贫乐道,视谋已私利为一种不耻行为。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重农抑商,个人的欲望与利益不可避免受到压抑以成全社会的大“利”,即“义”。或仅仅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使民压抑自己的欲望,不至于侵犯到上层阶级的利益。总之,古人在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作选择时,推崇与追求道德生活,这是与时代相一致的价值观。
      时代在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这个物质欲望被压抑了几千年的古老国度,卯足了干劲,积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经济的繁荣。然而,难免顾此失彼,道德生活在当今全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已有萎缩边缘化之势。与利与义之争面前,选择“义”,实属不易。甚至是见利忘义也已屡见不鲜。人类经济生活与经济行为与道德生活与道德行为在当代处于高度紧张中,义与利成了一个深刻的悖论。难道义与利真的不能统一吗?
      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经济伦理学理论。市场经济发端于西方,并积累了深厚的经济伦理思想。最为代表、对今天经济学领域具有最深远影响的是亚当·斯密的理论。他的观点鲜明地阐述于他的两部著作中,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及1776年的《国富论》。并且这两部著作中,作者的观点看似矛盾。作者在前篇著作以人性善为出发点。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么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伤感……这种情感同人性中的所有其他的原始情感一样,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的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4】在《国富论》里,他似乎采取了相反的观点,人性本恶。然而在他看来,人性本善与恶都是人性的原始事实,最善者也会自保自利,最恶者也不乏同情。正是这种人的天性成了人类两个伟大的目标:“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5】维持个体的生存,要求人体努力追求自身发展,后者则要求个体必须兼顾他人和社会的福利,这两个互相关联的动机促成了个体目标与人类整体目标的内在关联,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将个体的自利行为导向人类社会的共同善。【6】
      厘清了义利之争背后的理论基石后,个体不要将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对立起来。求利作为精神生活发展的起点之一,本身是人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自己合理正当利益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是非常合理的。然而,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层次,则精神生活则处于低层次水平。精神生活“向善”这一高层次的目标,是指一个人对道德生活的高层次需要,指人注重道德修养,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忠实于心中的道德律,不为利益、权势、欲望等所动,这种精神无疑是高尚的。一个人若能超越功利,不断向善,越是无私,他的思想境界就越高,能感受到的精神愉悦感就越高,其人也必定胸襟宽阔,能感受到高层次的精神愉悦,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可能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所无法企及的。   摘要:在当代中国社会,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与发展,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与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试从精神生活追求的起点与目标的角度来剖析精神生活,将精神生活归纳为“求知”与“向真”; “求利”与“向善”;“求乐”与“向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精神生活;起点;目标
      作者简介:罗姗(1977-),女,湖南省涟源市,广东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精神文化与精神生活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212-02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构成人类生活,并且精神生活是人类有别于动物而特有的存在方式。物质生活的发展必然促进精神生活的发展,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甚至受到物质生活的挤压呈现出萎缩与荒芜之迹。西方学者早已洞察物质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世界的问题,而在当代中国,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生活问题逐步凸显,也成为学者所长期关注研究的课题。本文尝试从发展精神生活的起点与目标这一角度阐述,为精神生活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
      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与诗意理性,也即康德式的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判断力理性也即审美理性,这些理性的相关对象就分别是真、善、美。真、善、美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生活及活动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人类社会精神生活基本内容由此可以包括指向外部世界的理论生活、指向人类自身的道德生活和指向作为二者之综合的审美生活。基于此,发展精神生活的起点可包括求知、求利、求乐需要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发展精神生活的目标则可归纳为向真、向善、向美等。本文一一分析如下。
      一、求知与向真
      人类理性生活或理论活动是人类的基本精神生活内容及形式之一。理论生活的典范是科学,科学是关于真理的知识。科学的获得不仅需要对客观世界规律的准确认识,而且是在一种求真的精神指导下获得的。
      基于理论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形式之一,求知是发展精神生活的一个起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开篇第一句指出,“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求知是指对知识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可以是功利的也可以非功利的。另外,知识有层次性,也包括低层次的感性、经验性知识,同时求知并不表明求知者一定有质疑知识真理性的一面,只停留在精神生活“求知”这一初级层面,其精神生活也是相对低层次的。而精神生活“求真”这一目标,本着一种科学精神,则具有非功利性的特点。科学精神是一种缘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它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不考虑知识的实用和功利,只关注真理的内在推演。正如亚里士多德说:“只有那些为了消磨时间、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日常必需为目的的技艺,才是科学。”【1】但在古希腊,也只有有闲阶层才有资格与条件享受这种非功利性的追求知识的精神生活。到近代,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功利实用主义盛行,但科学精神之注重知识本身的确定性及内在推演的非功利品质对于更好地发展科学是非常必要的。但科学归根到底,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与社会的工具。马克思也曾指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2】
      二、求利与向善
      求利与向善,通俗说来,即求利与求义。我国素来有义利之争。古人观点非常鲜明,先秦儒家说“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先义后利”,“舍利取义”,到西汉董仲舒被推至极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民不能知而常反之,皆忘义而徇利,去理而走邪,以贼其身而祸其家。”【3】到宋明理学,更是“存天理,灭人欲。”皆叫人安贫乐道,视谋已私利为一种不耻行为。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重农抑商,个人的欲望与利益不可避免受到压抑以成全社会的大“利”,即“义”。或仅仅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使民压抑自己的欲望,不至于侵犯到上层阶级的利益。总之,古人在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作选择时,推崇与追求道德生活,这是与时代相一致的价值观。
      时代在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这个物质欲望被压抑了几千年的古老国度,卯足了干劲,积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经济的繁荣。然而,难免顾此失彼,道德生活在当今全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已有萎缩边缘化之势。与利与义之争面前,选择“义”,实属不易。甚至是见利忘义也已屡见不鲜。人类经济生活与经济行为与道德生活与道德行为在当代处于高度紧张中,义与利成了一个深刻的悖论。难道义与利真的不能统一吗?
      我们回顾一下西方经济伦理学理论。市场经济发端于西方,并积累了深厚的经济伦理思想。最为代表、对今天经济学领域具有最深远影响的是亚当·斯密的理论。他的观点鲜明地阐述于他的两部著作中,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及1776年的《国富论》。并且这两部著作中,作者的观点看似矛盾。作者在前篇著作以人性善为出发点。他认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么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伤感……这种情感同人性中的所有其他的原始情感一样,绝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的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4】在《国富论》里,他似乎采取了相反的观点,人性本恶。然而在他看来,人性本善与恶都是人性的原始事实,最善者也会自保自利,最恶者也不乏同情。正是这种人的天性成了人类两个伟大的目标:“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5】维持个体的生存,要求人体努力追求自身发展,后者则要求个体必须兼顾他人和社会的福利,这两个互相关联的动机促成了个体目标与人类整体目标的内在关联,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将个体的自利行为导向人类社会的共同善。【6】
      厘清了义利之争背后的理论基石后,个体不要将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对立起来。求利作为精神生活发展的起点之一,本身是人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追求自己合理正当利益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是非常合理的。然而,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层次,则精神生活则处于低层次水平。精神生活“向善”这一高层次的目标,是指一个人对道德生活的高层次需要,指人注重道德修养,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忠实于心中的道德律,不为利益、权势、欲望等所动,这种精神无疑是高尚的。一个人若能超越功利,不断向善,越是无私,他的思想境界就越高,能感受到的精神愉悦感就越高,其人也必定胸襟宽阔,能感受到高层次的精神愉悦,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可能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所无法企及的。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三、求乐与向美
      追求快乐,达到感官或心灵的愉悦,是人精神生活的应有之义,而审美活动与审美生活更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前,无论是在儒道佛三种人生哲学滋养下的中国人,还是在以古希腊文化作为思想源头、注重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西方人,都将审美活动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与求真、求善活动一起,共同构成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和谐状态。
      然而,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商品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古代那种精神世界的和谐状态出现了割裂状态。近代社会,由于科技的严密分工,复杂的国家机器造成职业和等级的严重差别,使人性发生分裂,人失去了发展美感的可能。功利主义者则将人直接片面地定义为是追求快乐的动物。例如边沁认为人是受苦乐统治的,并创造性地将人的苦与乐量化。机械唯物主义者霍布斯则公开主张利己主义,号召大家追求自己的私利和个体幸福。追求快乐,是发展精神生活的起点之一。所谓快乐,其中有一个“快”字,说明这种乐是一种快感,是短暂的,是“小乐”,更多时由感官需要得到满足所获得的。早在古希腊年代,德谟克利特就曾指出,肉体的快乐之所低级,是因为它在一种粗糙的原子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稍不注意就会给人带来痛苦。如饮酒过度会让人头疼等,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同时还会不断刺激人,使人永远有一种不满足、永远达不到快乐的感觉。
      马克思更是深刻地指出,正是私有制使人的原本是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的劳动变成了单一的谋生手段。劳动出现了异化。“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造成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各人都为谋生为私利而活动,人和对象的全部关系仅仅就成了占有和拥有的关系。而审美是人与对象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将对象人性化,审美化,并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愉悦。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与对象之间只有单一的占有关系,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对对象的占有成了资源的争夺之战。在争夺过程中,容易走极端,甚至用非善意的竞争手段去获得。并且若无法占有时,则使得人们患得患失,就会沮丧、失落,产生种种负面情绪。
      正如马克思说:“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是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他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7】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最初的和谐变成了掠夺与占有的关系。大自然不再是美的化身,而是被开发利用占有的对象。人原本与自然的那种天然的联系被割裂。人在大自然中的审美活动被功利活动所替代。正如马克思直接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8】
      纵观中国传统社会,无论儒家道家或是佛教,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中,都强调真善美的融合。如孔子认为“美”与“善”是一致的。要尽善尽美。如他所推崇的《韶》曲,“尽美矣,又尽善也。”【9】中国人重视天道,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大自然人格化,道德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以山水为乐。
      然近代以来,随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改变了国人的传统精神面貌。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求真、求善、求美活动的分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开始蔓延,当代人物质生活大大发展,追求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享乐主义的影响下,随着精英文化的消解,大众文化当道,人们不再追求高雅,而更多是诉诸感官和物质欲望,人生目的在于“求乐”。
      而精神生活“向美”这一高层次目标,则不止于“求乐”这一基础层面。美学大师朱光潜则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并不是起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10】当代学者彭富春认为:美是人和世界的全面解放,审美的解放是一种特别的解放,它所解放的是人自身的束缚,即人的身体和心灵的束缚。他说道:“在美中,人自身生命力得到了充分表达。人不是死气沉沉,而是生机勃勃;不是简单粗糙,而是细腻丰富;不是身心分裂,而是自心和谐。它克服了理性与感性的矛盾,消除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人类的对立。实现了个体与人类的共同生存。”【11】
      一个没有美的世界,就是只有功利和欲望的世界,这样的是世界是不自由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中的人,是不自由的人。【12】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追求美,培养审美情感与情趣,力求超越低层次的感官快乐,追求高雅的艺术与审美,使生活审美化、艺术化。达到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境界。
      注释:
      【1】参见吴国盛:《科学精神的起源》,《科学与这会》,2011,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摩尔和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董仲舒:《春秋繁露》。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将自强译,第5页。
      【5】同上,第107页。
      【6】参见《道德情操论》,第230页。
      【7】《马克思与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8】《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艺术》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页
      【9】《论语?八佾》
      【10】朱光潜著:《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7-47页。
      【11】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12】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形而上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万俊人著:《马克思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乔洪武著:《正谊谋利—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
      [6]、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刘纲纪著:《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也由最初的和谐变成了掠夺与占有的关系。大自然不再是美的化身,而是被开发利用占有的对象。人原本与自然的那种天然的联系被割裂。人在大自然中的审美活动被功利活动所替代。正如马克思直接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8】
      纵观中国传统社会,无论儒家道家或是佛教,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中,都强调真善美的融合。如孔子认为“美”与“善”是一致的。要尽善尽美。如他所推崇的《韶》曲,“尽美矣,又尽善也。”【9】中国人重视天道,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大自然人格化,道德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以山水为乐。
      然近代以来,随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改变了国人的传统精神面貌。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求真、求善、求美活动的分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开始蔓延,当代人物质生活大大发展,追求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享乐主义的影响下,随着精英文化的消解,大众文化当道,人们不再追求高雅,而更多是诉诸感官和物质欲望,人生目的在于“求乐”。
      而精神生活“向美”这一高层次目标,则不止于“求乐”这一基础层面。美学大师朱光潜则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并不是起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10】当代学者彭富春认为:美是人和世界的全面解放,审美的解放是一种特别的解放,它所解放的是人自身的束缚,即人的身体和心灵的束缚。他说道:“在美中,人自身生命力得到了充分表达。人不是死气沉沉,而是生机勃勃;不是简单粗糙,而是细腻丰富;不是身心分裂,而是自心和谐。它克服了理性与感性的矛盾,消除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人类的对立。实现了个体与人类的共同生存。”【11】
      一个没有美的世界,就是只有功利和欲望的世界,这样的是世界是不自由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中的人,是不自由的人。【12】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追求美,培养审美情感与情趣,力求超越低层次的感官快乐,追求高雅的艺术与审美,使生活审美化、艺术化。达到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境界。
      注释:
      【1】参见吴国盛:《科学精神的起源》,《科学与这会》,2011,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摩尔和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董仲舒:《春秋繁露》。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将自强译,第5页。
      【5】同上,第107页。
      【6】参见《道德情操论》,第230页。
      【7】《马克思与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8】《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艺术》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页
      【9】《论语?八佾》
      【10】朱光潜著:《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7-47页。
      【11】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12】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形而上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万俊人著:《马克思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乔洪武著:《正谊谋利—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
      [6]、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刘纲纪著:《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三、求乐与向美
      追求快乐,达到感官或心灵的愉悦,是人精神生活的应有之义,而审美活动与审美生活更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前,无论是在儒道佛三种人生哲学滋养下的中国人,还是在以古希腊文化作为思想源头、注重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西方人,都将审美活动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与求真、求善活动一起,共同构成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和谐状态。
      然而,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商品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古代那种精神世界的和谐状态出现了割裂状态。近代社会,由于科技的严密分工,复杂的国家机器造成职业和等级的严重差别,使人性发生分裂,人失去了发展美感的可能。功利主义者则将人直接片面地定义为是追求快乐的动物。例如边沁认为人是受苦乐统治的,并创造性地将人的苦与乐量化。机械唯物主义者霍布斯则公开主张利己主义,号召大家追求自己的私利和个体幸福。追求快乐,是发展精神生活的起点之一。所谓快乐,其中有一个“快”字,说明这种乐是一种快感,是短暂的,是“小乐”,更多时由感官需要得到满足所获得的。早在古希腊年代,德谟克利特就曾指出,肉体的快乐之所低级,是因为它在一种粗糙的原子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稍不注意就会给人带来痛苦。如饮酒过度会让人头疼等,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同时还会不断刺激人,使人永远有一种不满足、永远达不到快乐的感觉。
      马克思更是深刻地指出,正是私有制使人的原本是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的劳动变成了单一的谋生手段。劳动出现了异化。“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造成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各人都为谋生为私利而活动,人和对象的全部关系仅仅就成了占有和拥有的关系。而审美是人与对象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将对象人性化,审美化,并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愉悦。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与对象之间只有单一的占有关系,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对对象的占有成了资源的争夺之战。在争夺过程中,容易走极端,甚至用非善意的竞争手段去获得。并且若无法占有时,则使得人们患得患失,就会沮丧、失落,产生种种负面情绪。
      正如马克思说:“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是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他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7】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最初的和谐变成了掠夺与占有的关系。大自然不再是美的化身,而是被开发利用占有的对象。人原本与自然的那种天然的联系被割裂。人在大自然中的审美活动被功利活动所替代。正如马克思直接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8】
      纵观中国传统社会,无论儒家道家或是佛教,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中,都强调真善美的融合。如孔子认为“美”与“善”是一致的。要尽善尽美。如他所推崇的《韶》曲,“尽美矣,又尽善也。”【9】中国人重视天道,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大自然人格化,道德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以山水为乐。
      然近代以来,随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改变了国人的传统精神面貌。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求真、求善、求美活动的分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开始蔓延,当代人物质生活大大发展,追求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享乐主义的影响下,随着精英文化的消解,大众文化当道,人们不再追求高雅,而更多是诉诸感官和物质欲望,人生目的在于“求乐”。
      而精神生活“向美”这一高层次目标,则不止于“求乐”这一基础层面。美学大师朱光潜则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并不是起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10】当代学者彭富春认为:美是人和世界的全面解放,审美的解放是一种特别的解放,它所解放的是人自身的束缚,即人的身体和心灵的束缚。他说道:“在美中,人自身生命力得到了充分表达。人不是死气沉沉,而是生机勃勃;不是简单粗糙,而是细腻丰富;不是身心分裂,而是自心和谐。它克服了理性与感性的矛盾,消除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人类的对立。实现了个体与人类的共同生存。”【11】
      一个没有美的世界,就是只有功利和欲望的世界,这样的是世界是不自由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中的人,是不自由的人。【12】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追求美,培养审美情感与情趣,力求超越低层次的感官快乐,追求高雅的艺术与审美,使生活审美化、艺术化。达到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境界。
      注释:
      【1】参见吴国盛:《科学精神的起源》,《科学与这会》,2011,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摩尔和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董仲舒:《春秋繁露》。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将自强译,第5页。
      【5】同上,第107页。
      【6】参见《道德情操论》,第230页。
      【7】《马克思与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8】《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艺术》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页
      【9】《论语?八佾》
      【10】朱光潜著:《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7-47页。
      【11】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12】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形而上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万俊人著:《马克思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乔洪武著:《正谊谋利—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
      [6]、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刘纲纪著:《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三、求乐与向美
      追求快乐,达到感官或心灵的愉悦,是人精神生活的应有之义,而审美活动与审美生活更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前,无论是在儒道佛三种人生哲学滋养下的中国人,还是在以古希腊文化作为思想源头、注重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西方人,都将审美活动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与求真、求善活动一起,共同构成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和谐状态。
      然而,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商品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古代那种精神世界的和谐状态出现了割裂状态。近代社会,由于科技的严密分工,复杂的国家机器造成职业和等级的严重差别,使人性发生分裂,人失去了发展美感的可能。功利主义者则将人直接片面地定义为是追求快乐的动物。例如边沁认为人是受苦乐统治的,并创造性地将人的苦与乐量化。机械唯物主义者霍布斯则公开主张利己主义,号召大家追求自己的私利和个体幸福。追求快乐,是发展精神生活的起点之一。所谓快乐,其中有一个“快”字,说明这种乐是一种快感,是短暂的,是“小乐”,更多时由感官需要得到满足所获得的。早在古希腊年代,德谟克利特就曾指出,肉体的快乐之所低级,是因为它在一种粗糙的原子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稍不注意就会给人带来痛苦。如饮酒过度会让人头疼等,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同时还会不断刺激人,使人永远有一种不满足、永远达不到快乐的感觉。
      马克思更是深刻地指出,正是私有制使人的原本是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的劳动变成了单一的谋生手段。劳动出现了异化。“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造成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各人都为谋生为私利而活动,人和对象的全部关系仅仅就成了占有和拥有的关系。而审美是人与对象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将对象人性化,审美化,并在审美活动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愉悦。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与对象之间只有单一的占有关系,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对对象的占有成了资源的争夺之战。在争夺过程中,容易走极端,甚至用非善意的竞争手段去获得。并且若无法占有时,则使得人们患得患失,就会沮丧、失落,产生种种负面情绪。
      正如马克思说:“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是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总之,在他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7】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最初的和谐变成了掠夺与占有的关系。大自然不再是美的化身,而是被开发利用占有的对象。人原本与自然的那种天然的联系被割裂。人在大自然中的审美活动被功利活动所替代。正如马克思直接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8】
      纵观中国传统社会,无论儒家道家或是佛教,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中,都强调真善美的融合。如孔子认为“美”与“善”是一致的。要尽善尽美。如他所推崇的《韶》曲,“尽美矣,又尽善也。”【9】中国人重视天道,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大自然人格化,道德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以山水为乐。
      然近代以来,随西方思潮的涌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改变了国人的传统精神面貌。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求真、求善、求美活动的分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开始蔓延,当代人物质生活大大发展,追求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在享乐主义的影响下,随着精英文化的消解,大众文化当道,人们不再追求高雅,而更多是诉诸感官和物质欲望,人生目的在于“求乐”。
      而精神生活“向美”这一高层次目标,则不止于“求乐”这一基础层面。美学大师朱光潜则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并不是起于“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10】当代学者彭富春认为:美是人和世界的全面解放,审美的解放是一种特别的解放,它所解放的是人自身的束缚,即人的身体和心灵的束缚。他说道:“在美中,人自身生命力得到了充分表达。人不是死气沉沉,而是生机勃勃;不是简单粗糙,而是细腻丰富;不是身心分裂,而是自心和谐。它克服了理性与感性的矛盾,消除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人类的对立。实现了个体与人类的共同生存。”【11】
      一个没有美的世界,就是只有功利和欲望的世界,这样的是世界是不自由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中的人,是不自由的人。【12】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追求美,培养审美情感与情趣,力求超越低层次的感官快乐,追求高雅的艺术与审美,使生活审美化、艺术化。达到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境界。
      注释:
      【1】参见吴国盛:《科学精神的起源》,《科学与这会》,2011,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摩尔和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董仲舒:《春秋繁露》。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将自强译,第5页。
      【5】同上,第107页。
      【6】参见《道德情操论》,第230页。
      【7】《马克思与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8】《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艺术》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6页
      【9】《论语?八佾》
      【10】朱光潜著:《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7-47页。
      【11】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12】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形而上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万俊人著:《马克思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乔洪武著:《正谊谋利—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
      [6]、彭富春主编:《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刘纲纪著:《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精神生活 试论 起点 目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