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讽刺女人现实的句子 讽刺幽默叹现实,如椽巨笔写市井

    时间:2019-04-26 03:21: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老舍在1949年之前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发展中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本文按照创作时期对老舍在1949之前的创作发展进行简要的梳理,并对其历史贡献加以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老舍 创作发展 历史贡献
      老舍作为中国最为杰出的市民诗人,以其重要的创作、对世界民族的深刻思考以及高尚的人格气节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爱戴与崇仰,也为研究者们愈加重视。本文论者拟按照创作时期对老舍在1949之前的创作发展进行简要的梳理,在梳理中也对他的一些重要思想加以简要的分析。
      一、早年经历与老舍创作的重要关系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一下老舍的早年经历与其创作的重要关系。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本意就是带有为大众可以舍弃自我的含义;老舍这个笔名,从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时就开始使用。老舍是满族人,属正红旗。多年后,老舍写作了长篇小说《正红旗下》,就带有很浓厚的家族史的色彩,但被政治运动阻断,这部计划中的长篇杰作随老舍的生命一起消失。满族文化,主要是所谓的满清入关之后几百年以来培育出的独特的“京旗文化”,以及他的思想中的特殊的民族特性,与他的创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这些年来老舍研究的很重要的一个角度,关纪新的老舍研究,在这一方面论述甚勤。{1}
      老舍生于一个普通旗人家庭,他出生的小羊圈胡同成为他大量著作的素材源泉,比如《四世同堂》中的故事发生地就叫做小羊圈胡同。父亲早殇,母亲非常艰难地将其养育,早年的生活背景与际遇,使他在未来的创作中往往以一个小胡同中的北京贫民的眼光来透视北京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以一个先知先觉的启蒙色彩浓厚的知识者的身份来俯视的,这是他的作品不同于当时的新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当时也不大被理解、接受。
      老舍在一个有名的慈善家的帮助下,得以上学。读罢小学之后,中学未上完,因家庭经济状况,考上了学费膳费全免的北京师范学校,十九岁毕业后曾经担任了一所小学校长、北京市一定范围内的劝学员、有一定地位的小教育官员,在中小学教育界小有名气。二十三岁的时候,老舍因不满教育界中的黑暗,辞去收入很高的职务,同时他结识了著名的牧师宝光林,接受洗礼,成为一个基督教徒。老舍曾经非常积极地参与进了教务活动,他的这一段信仰经历,在新时期也得到了研究者的一定的重视{2}。1923年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小铃儿》,有一定的自传色彩。正因为宝光林的介绍和他积极推进基督教的传播工作,他结识了在教会大学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籍教授易文斯,1924年上半年,他举荐老舍到英国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担任教习中文的教师,7月被聘为讲师,签约五年。长期的求学与工作经历都在他的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应该说早年的各种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他用了自己的一生也未将它们完全写入自己的文学世界。
      二、1949年之前老舍的创作发展
      1.英伦五年的创作发展
      在这寂寞的五年当中,老舍大量系统地阅读了西方文学经典,有一段时间甚至成了“但丁迷”,尤其是19世纪以来的英国近代现实主义小说,与他趣味相近,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狄更斯与康拉德。广泛的阅读与思想的寂寞,使他提起笔来写小说,开始只是漫不经心地“写着玩”,写完后被在英国的许地山发现,鼓励他寄往国内,于是1926年《老张的哲学》得以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得到文坛广泛重视。他接着就写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赵子曰》,1927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为他赢得了声名。第三部《二马》在1929年发表。
      前两部一般认为在艺术上不够节制,一方面结构、叙述较为散漫,为喜剧而喜剧的色彩太重,叠床架屋,到了每笔都要制造出喜剧效果的地步,有时就失于圆滑,虽然他是在探讨严肃的问题,但很容易给人不严肃的印象。《二马》与前两部相比,艺术上有意节制,是一部严谨的小说。作者把三个中国人放在伦敦,把古老民族的人放在现代文明的西方生活中,有意通过这种文化、历史、古今的反差造成喜剧效果,不用自己站出来直接议论,以现代文明的参照来探讨中国人的国民性弱点。有了这样的对比与参照,国民性的弊端就极为明显地显现出来,老舍的这一设置是匠心独具的。老舍描写到老马是一点不含糊的“老”民族里的一个“老”分子,是宗法制的封建文化传统中熏陶出来的老派中国人,古板地恪守重官轻商、尊卑长幼的伦理秩序,讲究虚文浮礼、“面子”等等,与现代文明精神格格不入,而且还麻木不仁、固守不变;但另一点,又显现出老舍对旧的文明中一些特点的珍重、怀恋。但是,旧的文明中的一些特点在与新的价值、理念的碰撞中必然消亡,这让老舍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文化心理。另两个青年形象是要作为理想人物的,但比较单薄,李子荣很为显眼,他是接受了西方文明,信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实干家,但道德观念上相对保守,这又是老舍的理想人物的一个特点。{3}
      1929年老舍合同期满,在回国中途到了新加坡,短期教书,此间写了儿童题材小说《小坡的生日》,至今仍为当地人所喜爱。它一方面描写了当地纯真的儿童生活,另一方面表达了各民族、种族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理想。1930年初,老舍回国。
      2.山东七年的创作发展
      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一段时期它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以《大明湖》《猫城记》为代表,是第一个时期。
      1928年,日本在济南制造“五三惨案”,数千中国人毙命,老舍怀着十分激愤的心情,就此事件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大明湖》。这部书在“一·二八”日军攻击上海时毁于战火。这部小说态度十分严肃,在国外因远离国内形成的创作的距离感、客观观照的立场,已不复存在,从容的创作心态也已消失,中国现代作家的峻急感、严峻的道德立场等,在回国的老舍身上也不例外。实际上这个时候的老舍看到国内的种种现实,看不到一点希望,心里十分焦虑、痛苦。此后不久,1932年《现代》杂志上刊出了他的长篇小说《猫城记》。这部小说采用漫画式与夸张的方式对社会现状从所有重要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对中国现实的本质状况把握异常准确,对民族的劣根性进行全面解剖,表现出辛辣的讽刺、诅咒和峻急的社会批判的特点。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部奇书,长期以来争议不断。有学者认为是与《阿Q正传》一样进行深刻的国民性批判与国家命运的思考;也有人,主要是左翼,在1949年后不短的时间内,认为它对共产党的政治运动有所误解,予以否定。现在普遍对这部作品评价较高,这也是老舍研究的一个难点与热点问题。   应该说,老舍对这部作品并不十分满意,一方面,寓言性、哲理性太强,议论过胜,影响了他最擅长的形象表达;另一方面,题材也不是最拿手的。老舍反省自己的创作,决定回到自己最为熟悉的题材——北京市民生活,恢复他最拿手的写作风格,即所谓“幽默”,他称自己的这个变化为“求救于北京”、“返归幽默”。1933年、1934年老舍完成了两部长篇:《离婚》《牛天赐传》,从不同角度,对北京的市民生活进行理性的批判与审视。这时他进入了第二个创作阶段。
      他的早期作品,艺术上缺乏节制,幽默与调侃被随意地发挥到失控的地步,影响主旨的表达与整体的严肃性,遭到评论界的非议。作为调整,又由于时事原因,回国后老舍决定远离幽默,但矫枉过正,流于说教,导致艺术上一定程度的失败。此时他再回归幽默风格,使幽默为主题表达服务,成为艺术表达有机的一部分,应该说这种探索取得了成功。《离婚》就是老舍在“幽默”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性的作品。
      之后老舍又进入了第三个创作阶段,这一阶段他的佳作极多。
      1936年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确立了老舍在中国文坛的重要位置,现在一般认为这是老舍创作的巅峰作品。可以说《骆驼样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描写北京下等社会,或曰最底层的社会生存群落的最为重要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老舍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一时期表现最底层人物命运的中篇小说《月牙儿》也是老舍小说的精品,是一部具有浓重象征意味的诗体小说,描绘有着美好追求的底层妇女的无望的悲惨的命运,母女先后为生活所迫沦为最下等的暗娼,虽有诗意,但同样是命运非常悲惨,气氛极为悲凉。
      这一时期老舍还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之一《断魂枪》,全篇只有五千字,但文字精粹,意蕴极为深厚,充满了一种古老文化兴衰嬗变的历史悲凉感,是他对新旧文明交替时代的文化思考的集中体现。
      3.省略

    推荐访问:市井 讽刺 现实 幽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