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我国的影视与社会文化初探】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答案

    时间:2019-04-20 03:30: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影视与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对影视文化有强大的影响,这在中国的影视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电影《东京审判》《云水谣》《集结号》等,大都遵循艺术审美的规律,以世俗化的情怀和个体性的视点,将思想内涵隐藏在情感的叙事层面和场面当中,寻找到主流价值观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契合点,使影片传达出社会核心价值。
      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构建道德思想,也是如电影《江北好人》《亲兄弟》《阿妹的诺言》《长江7号》等影片的主题,在真实表现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中,呼唤着人性的温暖和世间的真善美,自如地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如仁义善良、宽厚孝顺、知恩图报、宽宏大量与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无私奉献、公正廉洁、任劳任怨、勇于牺牲结合起来,展现出今日中国的时代风貌和道德准则。
      这在电视作品中表现得同样明显。《亮剑》《士兵突击》等优秀电视剧,紧扣时代脉搏,彰显民族精神,在题材上高屋建瓴,在创作上独具匠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突破传统叙事窠臼,处处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分析这些主旋律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几乎构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形象教科书,其中包含着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是“主旋律影视作品”的重要内容,也是“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宝贵财富。《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反复叨念的一句话“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让人在失笑的同时开始深思;简简单单一句“不抛弃、不放弃”却让我们不得不对自己浮躁的心灵作出逼视与检讨;“主旋律影视作品”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文本,包括了许许多多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经典爱国事例,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烈场面。这些英雄故事无不表述这样的内容,为了国家独立,不惜牺牲个人生命。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旋律影视作品”中鲜活的事例也已经成为教育青年学生和培养青年学生勤俭务实精神,使他们懂得“大人不华,君子务实”道理的最好教材。
      二、影视与文化母题
      “母题”是叙事作品中结合得非常紧密的最小事件,持续存在传统中,能引起人们的多种联想,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本身能独立存在,也能与其他故事结合在一起,生出新的故事。
      “母题是构成神话作品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在传统中独立存在,不断复制。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转换出无数作品,并能组合到其他文学体裁和文化形态之中,母题表现了人类共同体(氏族、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集体意识,并常常成为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标志。”①
      所以,我们可以把影视中所表现出的人类某些文化经验和文化原型,视作是其文化的母题,基本上有成长、觉醒、寻找、救赎、爱和死亡、复仇等主题。
      即以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它的三个母题是“乱伦”“弑父”“女性的自我救赎”,这都是典型的古希腊范畴的。索福克勒斯的名剧《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讲述的就是这样几个母题。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电影《黄土地》中,“腰鼓”和“求雨”就是直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愚昧。《红高粱》中,三个线索都引向“觉醒”或“成长”的母题。一个是“我爷爷”“我奶奶”伙计们的群体的觉醒,一个是“我爷爷”“我奶奶”的爱中表现的生命力的觉醒,一个是“我”的成长。而“我奶奶”的死,则是一个象征,就如影片结尾雕塑般的父子的镜头——母亲死了,失去了庇护的我们将“在路上”。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最后,一句“我找了你好久了”,是啊,“找”的绝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某种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命题。爱和死亡被赋予了哲学的含义,才能说是表达了主题,就像日本电影《人证》中那顶草帽,就有着极强的揭示主题的意义。
      三、影视与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模糊的概念,几乎无法确定定义。因此我们从影响影视创作和生产中的一些具体的社会因素来进行探讨。
      (一)影视生产中的文化因素
      广义上,影视文化产品含影视艺术品和具有审美功能的非艺术品的生产,它的最大的特点是群体性。这样,影视生产本身以外的因素就影响影视艺术创作,比如人际关系、角色冲突等等。人是社会的动物,影视的生产是群体劳作,每一个创作群体构成一个文化圈,这种文化圈对影视的生产有重大的影响。
      而且,影视是多次加工的:从剧本一直到传播,整个过程要经过主创人员、选景、拍摄、剪辑等环节,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涉及众多的社会因素,必须具备影视生产赖以实现的社会条件,包括生产设施,如剧院、电影院、传播设施等;必要的社会经济支持,如国家拨款、社会赞助、企业赞助等;政治、法律条件,体现为文化和文艺政策;对艺术创新精神的法律保护;社会的精神支持——公众反应和同行及专业批评。
      从传播来看,传播是影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主要中介环节,功能在于将生产和消费连成一个完整过程,其特点是:对传播媒介或设施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它是一种群体传播和复制传播;也许更重要的是传播中“中间人”的介入,如投资商、演艺公司、批评家、经纪人、行政主管部门等,他们在影视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以批评的介入为例,批评作为调节机制,由四个要素构成:批评主体是批评家,批评对象是影视文化产品,批评媒介包括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络等,批评受众是艺术家和观众。批评一般不直接去规范影视生产,也不直接制约影视消费,它是抓住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文化产品,通过它来影响影视生产和消费。
      而影视文化的消费,从性质上讲,它是影视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从影视消费与影视生产的关系来看,它是维持和发展影视生产的社会基础和动力,即它是影视生产的前提。
      (二)教育——培养一定的审美主体来影响影视文化
      教育是保证个体在文化上适应社会的基本途径,灌输规范性的知识、原则等,使审美主体有一个文化的背景和基础,影响其创作。通俗地说,文化素养是从事影视精神生产的必备条件和决定影视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是提高审美主体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而影视一旦传播,自身也构成教育的一个部分,直接功能是唤起审美愉悦;间接功能是以微妙曲折的方式改变主体意识,从而影响社会。并且,影视可以起到反映社会现实及预先展现某种社会或价值趋向,沟通人群和将社会的理性的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情感需求的作用。
      (三)文化建制
      这是影响影视的最直接的渠道。文化政策是否开明和民主,文化体制是否合理,法制是否健全,以及文化投资是否正常合理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影视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陈建宪.论比较神话学的“母题”概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周星.论21世纪电视文化的责任与品格[J].中国电视,2000(01).
      [2]孟繁华.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J].中国社会科学,1999(06).
      [3]吴静.美国影视文化贸易的成功对中国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0.
      [4]张志媛.新时期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对策[D].天津大学,2010.
      [5]金鑫.90年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历史见证[D].郑州大学,2003.
      [6]王彩凤.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审美价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推荐访问:初探 社会文化 我国 影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