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他们真的还在纪实吗 爱马仕还在用真动物皮吗

    时间:2019-04-07 03:12: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五位摄影名家,分列东西南北中五省市,不同地域的分割,不同题材的选择,不同文化知识社会阅历的背景,让他们兼具了不同的人物个性及影像风格。若要以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相关联,纯属笑谈,不过,我们似乎真能从名家的影像中找到些“江湖”的快感和霸气,或许这是名家影像中带有的那种九曲回肠或淋漓痛快之感使然——这体现着摄影家们多年练就出的快、准、稳的抓拍绝技,以及悟道世间的人文情怀。
      比较于德水早年与现在的作品,感觉作品里的趣味点越来越少,甚至现在使用广角拍摄时都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风格越来越趋于平淡,似乎面对镜头前的人与物,摄影家总有一种波澜不惊的意味,镜头似乎只是他们借以表达思考的方式,借用时下流行的“仓央嘉措”体:你看或不看,照片就在那里!我更愿把这种变化看成摄影人悟“道”的过程,正所谓艺道无极。摄影之路就像在修行,笃行者修的是法力和道行,而“道”边游玩者只会去练练法术,因为辛苦,甚至不愿入“道”。
      吴家林
      我出生在穷苦的人家,小时候看到的相机都是花花公子的玩具。而让我诧异的是,上苍却偏要安排照相机与我一生相伴,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这样的安排,使照相机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让我的人生充实起来。我要感激摄影,它让我心态平和,走上了与追名逐利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条人生之路,让我和我的家庭美满幸福。
      摄影不是谋生手段,是理想。
      我现在的照片常以我的家为半径50米范围内,我的画面中有妻子女儿孙子的身影。一般情况我不需要去很远的地方。
      后来我彻底远离摆布,发现好片俯首即是,出门就有,根本不用四处寻找,更用不着摆布。
      我会不断行走,拍摄这块土地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文化、人与生存环境的复杂而有意味的关系,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摄影不是多崇高的东西,它和人世间的许多技艺劳作一样,关键是你和它的感情怎么样。
      
      陆元敏最初邮件传来的新近之作很是让我诧异,这还是记实吗?早在2008年接受陈小波的采访时,他的回答便斩钉截铁“肯定不是”。细究起来,艺术家如何来定位自己,历史又将如何来定位艺术家及其风格流派是两回事。而这次采访中,陆元敏也说,那个“肯定不是”“只是玩笑话”,并承认“我的照片只是糊里糊涂起了纪实的作用”——这里,似乎流露出了艺术家看待纪实的态度:说什么都不如拍下来的有力。听陆元敏谈摄影,感觉摄影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看陆元敏的作品,却能让我们看到历史退回到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真实上海,能闻到老上海上方凝固的空气的味道,能听到凝固空气中普通市民的喘息和心跳声。陆元敏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于“真实”与“时间”的哲学思考。
      吴家林是国内较早便“鸣”声在外的摄影家。地处云南,山乡僻壤,原来以为即使联系到也难以调取作品,发稿时,却惊讶地发现他邮件、短信收发自如。看来摄影家既可做大隐于市的智者,也可以是“处山林之远”的雅士。摄影人不能离开“圈子”,就像著《他们为什么要摄影》的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要不是在圈子里与名家们相互认识,估计也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采访计划。发稿期间,吴老师还提及在四月风网站上与摄影人交流的事情,且他早在七年前就有机会远去德国较早地接触到国际摄影的圈子。如今地理位置的远近,已不在是摄影人信息封闭的理由,而信息接受的多与少,直接决定了风格变化的快与慢。在吴家林近年的创作中,他甚至在退休多年后又重拣起了报道摄影,并开始尝试用数码相机拍彩色照片。但圈子只是外因,圈子之外,仍需有这么一亩三分地,进可“论道”,退可“躬耕”。你的摄影“圈子”和“自留地”找好到吗?
      同事张雁飞采访的另两位名家王玉文、胡武功,都是摄影圈里红人,所以采访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王老师前一天还在北京办事,相约面聊,第二天却又因故“不辞而别”。而胡武功也是一直在外忙于会议、活动,“凡”事缠身。摄影家们是否还有精力去悟道摄影?不过还好,让他们操心的大都是摄影圈的事,这对于摄影道行修炼不一定是减分吧?
      摄影家们的作品引人入胜,张张精彩,而如何辩证地看待其中的记录性与艺术性,如何辩证地看待艺术性在纪实作品中的意义、价值与成份比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与总结,如此,也才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作品风格。
      陆元敏
      对于我,内容是不太重要的,通常一个光线,一种质感,一个组合更会打动我。一个人的观察力和风格确定了,他无论走到哪里拍的都会差不多。这种拍摄是比较个人的。前年我去法国拍摄了些照片,就感觉与在上海拍摄出来的照片差不多。
      我拍摄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按我自己的眼睛和性格找我需要的东西,就是这样,我的照片它很像我,要研究我就研究我的照片……其实大部分人的日子谁不是平淡呢?哪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我就没有。我看到轰轰烈烈头就大。
      生活中的没有变化吸引我,而不是有变化吸引我。我在父亲的相册里看到过去的上海和我当时拍的上海,其实没什么变化,时代感很模糊。
      
      于德水
      摄影从来就不具有走在时光前面、富于想象而浪漫艺术气质的功能,它只是趋步于时光、为其留下印痕,是“曾经”的时态,是向后的,正所谓:“逝者如斯夫”……
      由此看,它骨子里是有着一种悲凉的本质的。我以为摄影家在于能为这个世界发现或记述下:于自然、于社会、于人具有某种意义抑或是价值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是时间的、有长度的(大自然也是一个生命系统),摄影在于能把过程之中,或者流逝之中的生命状态凝滞、固化,而成为一个类生命样态的文化标本。这或许就是它的意义吧。
      这条流淌了几千年的大河,除了黄河与我们这个民族族群的生息不可分的关系外,更是一条蕴含丰富的“伦理黄河”。
      我摄影一开始就与一个主题联系在一起了,就是“黄河”。
      

    推荐访问:还在 纪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