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回归“自然”情最真 回归自然 享受生活短句

    时间:2019-04-05 03:25: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目前,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过高的作文要求,束缚了学生自由的心灵,捆住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不知所措,丧失了写好作文的信心和热情。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学生只有在学习、生活中运用作文进行交际活动,才能体会到作文的广泛效用,才会对作文产生兴趣,迸发巨大的写作热情。这就需从小学阶段入手,从说话训练开始,激发写作欲,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以体验挖掘作文的源泉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不歇。”郭沫若也讲过:“习作就是写尔所知。”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将欲速则不达。写作源于生活,学生的习作内容大多是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见闻,认识和感想,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需教师教授学生主动挖掘生活中习作资源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原生态体验环境,让他们有内容写,并把这些内容有目的地写得丰富些。
      1.参与生活,组织活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无论课内外活动,还是个体活动,因为是亲自参加的,体验很深,所以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加公益活动,环保活动,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生动的写作资源,有了生活,就有了丰富的素材。如为了证明空气会产生动力时,笔者和学生做起了吹气球的游戏,他们迫不及待地“扑哧扑哧”吹起来,没多久听到“嘭”地一声,原来有位学生太兴奋了,将气球吹爆了,当大家把气球吹到一定程度时,立即停止待命“一、二、三放!”所有气球同时飞上了天,接着师生交流如下: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刚才的一幕说说呢?
      生:我看到气球有气时往上飞,气放了它就往下掉。
      生:气球飞上天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一种喜庆的场面,像过节放礼花一样。
      生:气球像神舟6号一样“嗖”地一下就飞上天!
      正在此时,有位学生突然发问:“地上这些气球,谁来清理?”于是笔者和学生一起拾气球。
      一切灵感与智慧往往就在不经意的玩中诞生。学生自由表达个体感受,为学生形成书面化的作文作了必要的铺垫,学生各种能力在此时得到了有效生成,童心童真尽情挥洒。
      2.体验生活,参与实践。只有体验,才会真实。无论是参与活动还是融入社会,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亲自体验,体验大自然的纯真,体验人际交往的关怀,体验失败后的自强。
      3.观察生活,融入社会。社会生活是习作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原生态的社会环境中观察才显得亲近。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去做生活的参与者,引导他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自然成长。
      二、以活动培养作文兴趣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推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个体有了某种兴趣时,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所以只有当小学生对写作乐于动笔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时,他们才会排除一切障碍,奋力写作,否则就会厌恶写作,把写作当作一个沉重的包袱。由此可知,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强大推动力。当然,小学生写作兴趣并不是生而有之的,而是在儿童大量课内外活动中,依靠教育这一主导因素进行培养和激发的,我们要在多种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应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在文学社和文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在作文比赛评比中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中,尽可能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与甘甜,以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爱好。如:一教师看到学生玩溜溜球而且玩得花样百出,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习作素材,于是就顺水推舟利用半节课和学生聊起了溜溜球,学生兴趣盎然,有的介绍玩溜溜球的玩法,有的介绍溜溜球如何选购,有的介绍玩溜溜球中有趣的故事……学生畅所欲言,也早早地交上了作文,还一个劲地嘱咐老师要早点批改他们的作文,早点发给他们,这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
      三、以阅读夯实作文基础
      读和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读是理解和吸取,写是运用和表达,读是写的基础,不能读,不会读,也就是意味着不能写,不会写。写是读的继续和延伸,是书面语言的组织过程。小学生写作训练是从阅读活动中起步的。小学生从大量的阅读中,不仅学到了规范的书面语言,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而且还从这些优秀的范文中,学到了作者如何组织安排书面语言的思路,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学到了宝贵的写作经验,正如大诗人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动笔墨不读书,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提出每篇文章学习都要积累词句,以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词句的好习惯。笔者采用了阅读三步曲“默读圈圈点点、讨论交流朗读、书面摘录仿写”。
      1.默读圈圈点点,就是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文章中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词语或好的段落,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阅读时自觉吸取文章中有益的语言营养的习惯。
      2.讨论交流朗读,就是交流自己积累的语句或语段好在哪里,这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判断能力的举措。相互交流会促进学生将语言材料存入自己的语言仓库中。带比喻的对偶句,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对联,关于治学立业的古诗名句,珍惜时间的谚语,贴近生活实际,跟历史典故有关的歇后语,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词语,人们游览观赏大自然优美景色时的行为表现的词语以及日出日落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词组,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的名联等,通过交流为日后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3.书面摘录仿写是提高写作的有效手段,也是习作创新的起点。教师在学生积累一定语言、阅读相当数量作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序、有层次的仿写训练,学生不仅对习作构思有基本的概念,而且会潜移默化地用文学作品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来改造、丰富自己的语言,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为创造性习作奠定基础。在崇尚自由与个性的时代,学生对文本的吸收是多元的,仿写中让学生自由选择,看看文中有什么最吸引你,哪怕是几个词或者一段话。学生根据喜好,可模仿某一句、某一段写一写,可用喜欢的几个词编一编,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学习《游园不值》,有学生根据“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千古名句仿写了一句诗:“满腹佳话关不住,一枝妙笔生出花。”以此赞扬同学的文彩。学习《狱中联欢》学生自创诸如“春风拂来满树春,秋风扫过遍地黄”“奥运盛会搏金银,体育质量论高低”等风格迥异的对联,这些语言虽稚嫩,却是学生对语言感悟理解后的童心释放,是对生活细心观察后的真情回放,是来自学生内心美妙的声音。
      四、以口语搭建作文桥梁
      小学作文教学以生活为基础的,是在说话、口述的基础上写话、写片段和写文章的。作为口语言语的说话,是书面语言的先导,是从内部语言达到书面语言的桥梁,那些丰富的反映,一定逻辑关系的内部语言表达于口头上,就是一种有表现力的说话,进而倾泻于笔端,便是条理清晰的文章了。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既是为了满足儿童日常活动与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日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科学地组织说话的训练。首先,把发展学生连贯的有条理的口语放在第一位,而把修饰和整理的口语放在第二位。其次要发展学生连贯的口语必须让儿童在极其自然的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谈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积极鼓励,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交谈中学会交际,体验人类语言的交际功能。再次,教师还应创设各种生活情境,“情动而辞发”,让所有的学生笑口常开,讲故事,说见闻,谈心得,让他们通过各种口语表达活动,提高口述水平。
      2.引导学生由口述向笔述过渡,突现能力的迁移。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几类人:有的会说不会写,有的会写不会说,有的不会说不会写,有的又会说又会写。作为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能说会写,这就需要教师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将口头语与书面语有机结合起来,在说话过程中进行写话训练,将自己所想的,他人所说的话完整地条理清晰地写下来。如学习《荔枝》一文,笔者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在家里有让你感动的事情吗?第二天,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前天家里吃鸭肉,奶奶说这鸭肉嚼不动,没什么滋味,还是青菜好吃。”有的说:“每次妈妈总是帮我盛好饭,所有都准备好才喊我吃饭的!”“爸爸隔三差五就买我喜欢吃的螃蟹,当我狼吞虎咽时,而他自己是不碰的。”在他们脸上笔者分明看到了内疚和感动,因而顺势引导“同学们表达得真是动情,聪明的小作家们,还等什么,赶快拿起手中的笔记录内心的感动吧!在写的时候,把事情写清楚,尽量地把感人的地方都写出来,别忘了给你写的内容加个漂亮的题目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想,而后有所撰作。”

    推荐访问:回归 自然 情最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