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开放与对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空间布局设计浅析】 青铜艺术展海报

    时间:2019-03-31 03:21: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博物馆展览本身就是一种空间艺术,空间规划是展览形式设计中的核心要素。设计心理学表明,不同的空间形态和布局方式都会给观众以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中,应当利用人的这一心理特性,根据相应的展览内容和思想主题对展览的空间布局进行巧妙合理的规划,去创造一种“合理”的,“美”的空间语言。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下文统称青铜艺术展)是新国博开馆推出的重要专题展览之一,其中的展品皆堪称稀世珍品。其中有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后母戊鼎”,有商代最大的圆鼎“子龙鼎”,有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等共计103件。展览通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的青铜器在器型、纹饰、器物组合以及铭文书法上的变化脉络来展现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作为展览的形式设计人员,以下将就展览空间布局的规划来简单阐述此展览的设计特点。
      一般来讲,任何博物馆展览都是是以展品本位为立足点,在展陈道具形式作用下的空间形态。无论从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本质与特征,还是其设计范畴以及设计程序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空间”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因此,博物馆展览本身就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设计者对空间组织利用的艺术创造活动,属于一种人为环境。因此,空间规划就成为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中的核心要素。设计心理学表明,不同的空间形态和布局方式都会给观众以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在设计中,应当利用人的这一心理特性,根据相应的展览内容和思想主题对展览的空间布局进行巧妙合理的规划,去创造一种“合理”的,“美”的空间语言,从而更好的表达展览的思想主题诉求,同时也使观众在文化品位与精神层面得到更高的享受。
      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青铜艺术展》并非是全面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综合展览,而是以艺术展现为目的的精品艺术展。去掉了青铜器制作工艺方面的相关内容,同时人为淡化历史信息,重点突出青铜器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文化内涵。因此,空间语言的运用要与该展览的内在特点、展陈目的相协调,并且有力地烘托主题。在对展览空间的设计解读中,试图营造出一种文化背景的暗喻,从而使得青铜艺术与文化相得益彰,互为表里。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此次展览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青铜艺术展》与另外一个专题《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下文统称为《佛造像艺术展》)共处于新国家博物馆大楼三层的中央大厅内。并由贯穿大厅南北出入口所形成的通道分割为东西两个面积相等的区域。西侧为《青铜艺术展》,东侧为《佛造像艺术展》。整个中央展厅内部建筑长度47米,宽度42米,高度6.5米,面积将近2000平方米。属于一个规则的开阔且高大的方形建筑空间。
      在展览前期的空间规划阶段,根据两个展览的内容,曾经构思用隔断体将《青铜艺术展》与《佛造像》的展陈区域都围合成各自完全封闭的空间,使其成为两个互不干扰的独立展厅。通过对展厅建筑的实地考察后,发现这样的分割实际上使整个中央大厅形成三个封闭式的狭长空间(《青铜艺术展》空间、《佛造像艺术展》空间、展厅通道空间)。这种空间特点是密闭性强,可以形成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环境,但同时会给人一种视觉压迫感。特别是狭长性的还容易造成空间张力不足。当然,创造何种形式的展陈空间必须要结合展品以及展览的思想主题诉求来决定,简单说,就是要根据具体需求来设计,只有“合适’的才是好的。那么,就两个展览中的重点展品来看,诸如《青铜艺术展》中的后母戊鼎,子龙鼎,大盂鼎,还有《佛造像艺术展》中的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彩绘木雕观音头像、彩雕贴金石佛菩萨三尊像等一些文物都是外观硕大,体量十足,极具张力,它们身上所蕴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无可估量的。对于这些文物的展示,就需要一个具有足够视觉张力的展陈空间作为载体。同时,在一个更高的思想层面去解读展览,应该说《青铜艺术展》和《佛造像艺术展》中的文物展品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与艺术的的最高成就,它们不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是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从这个角度去看,展览中所有的文物都已超越了自身的含义。我们应该让两个展览中的“珍品”交相辉映,形成满目琳琅之势。试想,人们身处在一个殿堂式的空间氛围之中,将这些象征中华文明的“不朽杰作”尽收眼底,从中感受一份“震撼”,一份“拥有”,一份“骄傲”,这将会是一种更大的心里触动。我想这也是展览最深层的思想主题诉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如果采用最初封闭式的展陈空间分割显然是不能达到设计意图的。从展陈空间的现有状况来看,中央大厅的建筑特点是,方正、开阔、高大,这类空间形态会使人形成宏伟庄严的感受,视觉张力较强,具有“殿堂式”的风格元素。这恰恰是设计所需要的,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结构中的有利因素。同时,若要达到两个展览的“交相辉映”,展陈空间必然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但需要明确的是《青铜艺术展》与《佛造像艺术展》都是独立的展览,只是共存于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内。既要达到之前的设计构想,又要做到两个展览有各自独立的展陈空间,这一点在空间规划中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
      具体的设计中,运用隔断造型对《青铜艺术展》和《佛造像艺术展》的展区进行空间分割。隔断造型单体宽1.5米,高6.5米,直接与展厅顶部相连。一共2行,每行数量为6个,对称置放。目的是明确两个展览各自的展陈区域,为展标和前言提供置放区域。由于每块隔断造型的间隔都达到了7米以上,因此不会对开放式产的展厅空间产生很大影响,同时,这样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个展览中光源的相互影响,以免造成整体光照混乱的效果。隔断造型上分别标注了《青铜艺术展》与《佛造像艺术展》的主标题,矗立在展厅内,犹如宫殿建筑中的巨大柱石,进一步强化了殿堂式展厅的概念。开放式空间以及隔断造型的运用合理的利用了原有展厅建筑的特点,使《青铜艺术展》与《佛造像艺术展》既独立又统一。这样的空间规划方式让中央大厅内“国宝荟萃”,“青铜艺术”与“佛造像艺术”交相辉映,置身于这样一个空间中,使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带来的心灵震撼。

    推荐访问:浅析 青铜 中国古代 对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