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_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治观察对比研究

    时间:2019-03-30 03:35: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目的:探讨在中西现代药物治疗下,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期及长期的临床转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往年84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做详细分析。采用中西现代药物对比性治疗,治疗前后注意观察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中医候诊、心电图、心绞痛等。结果:84例患者,访期36~60个月。其中45例患者接受西药治疗,39例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其中分别有24%的患者接受了B阻滞剂治疗;30%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22%的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及硝酸盐治疗;13%患者接受了低分子肝素的治疗,11%患者接受钙拮抗剂治疗。中医治疗中采用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根据其临床症状、舌质、脉象,辨别中医证型,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论:全组患者危险因素均获得有效控制。充分的中西现代药物治疗在经历长期治疗和严格的二级预防中可有效地防止远期心脏事件的发生,并使绝大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从急性不稳定期进入稳定状态。
      关键词:现代药物治疗 心绞痛 临床归转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94-01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处理不及时极易发展为心肌梗塞。[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心内科门诊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接受早期血管重建的、已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其中男45例,女39例;建立数据库.年龄39~75岁,平均( 47.0 ± 9.9)岁。心功能分级:Ⅰ级27例,Ⅱ级25例,Ⅲ级11 例。对照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2~74岁,平均(50.40±4.90)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根据我国2000年发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和《2007年ACC/AHA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疗指南》,对每例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在门诊或病房进行充分的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他汀调脂等中西现代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至充分达标。西医对照组治疗前后注意观察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心绞痛等;中医对照组采用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根据其临床症状、舌质、脉象,辨别中医证型。详细记录每次治疗结果。随访至少3年,记录心绞痛发生频度及程度、危险因素控制达标情况及心脏事件。[2]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观测指标、有无出血倾向及药物毒副反应,内科检查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检测。
      表1
      心绞痛类型发作时ST↓幅度持续时间肌钙蛋白T或I
      低危险组初发、恶化劳力性,无静息痛发作≤1mm<20min正常
      中危险组A:1个月内出现的静息心绞痛,但48h内无发作者(多数由劳力型心绞痛进展而来)B:梗死后心绞痛>1mm<20min正常或轻度升高
      高危险组A:48h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B:梗死后心绞痛>1mm>20min升高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绞痛发作消失或心绞痛发作减少90%、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CRP明显下降;有效:心绞痛发作减少60%以上或发作时间缩短,心电图下移的ST 段降低,以治疗后回升0.05 mV 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品或T 波平坦转为直立;无效:症状没有改善,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
      2 结果
      
      84例患者在访期36~60个月中危险因素均获得有效控制。且在中西医治疗效果对比上发现两者差别不大,充分药物治疗都可使绝大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从急性不稳定期进入稳定状态。因此均可作为现代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内膜增厚、内皮功能紊乱、粥样斑块形成,最终导致管腔狭窄。其治疗关键在于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降低心肌氧耗、抗血小板[6],故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选用硝酸甘油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与抗凝剂等药物。硝酸酯类药物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且降低静脉回流,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需氧量,并能使侧支循环开放,解除冠脉痉挛,有利于心肌缺血的治疗。中医认为因正气亏虚,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所致,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建议在后阶段尝试西医与中医双重疗法的结合。[7]
      参考文献
      [1] 周立宏,车昕,麻作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1674-4721(2011)07(c)-085-02
      [2] 张冬梅,祁艳玲.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杂志2011.4(24)
      [3] 孙益睿.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0月第6卷第29期China Prac Med,Oct 2011,Vol.6,No.29
      [4] 李崇岭,王海安,颜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J].社区医学杂志杂志,1672-4208 (2005)04-0042-02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国循环杂志,2001年6月第16卷第3期
      [6]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1
      [7]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推荐访问:心绞痛 诊治 定型 不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