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探析】

    时间:2019-02-10 03:14: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主渠道。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主体的教学热情和教研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主体性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关键因素
      
      毋庸置疑,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良好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大学生们受益匪浅,而且能够使高校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和方法很多,但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存问题
      1.学习主体的学习热情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我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却发现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不上意义不大,因此,在开设这些课程的第一堂课就不进教室的学生大有人在,即使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也是反应冷淡,学习态度消极被动。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思想政治理论只是空洞的至上原则,在实际生活中不管用,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对他们的就业和前途也没有多大的帮助。如果是为了入党和获得学分的需要,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过关,平时用不着进教室听课,即使为出勤不得不来了,也是要么开小差要么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受这样的思想观念支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少热情,缺乏动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和不认可,与教育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
      2.教学主体的教学激情缺乏
      教学过程有无吸引力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主体――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如果能以高昂的激情、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勤奋的钻研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本身就是一种身教,能激励学生学习。但是,种种原因却使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和激情。其一,学习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拒斥心理和消极态度,增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难度,听者“无心”,授者当然“无力”。其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若要获取与专业课相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和设计课程。然而,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师生不满的教学状态和难以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劳动成果不能被普遍认可,教师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对教学投入的收益远远低于对科研投入的收益(可提升学术地位和经济效益),极大地挫伤了教师钻研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其三,高校教学管理方式存在缺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取的是大班授课、教师额定工作量大和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约束机制。大班型的授课有很多问题,如教学过程的无序,课堂讨论等难以组织,无法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必须完成额定的大量工作,每天疲于奔命,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而学生对教师的评教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失公允,学生评教的主观随意性很大,有时甚至违背事实。种种原因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热情,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以人为本,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增强教学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功能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目前而言,在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重教有余,重学不足,重简单的灌输,轻师生的双向交流,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事实是,教学观念的创新,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要推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以人为本”,转变过去的由教师充当主角为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自主的行动,使整个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进行,积极推进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作为学习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学生是价值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宗旨是从政治上、思想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坚持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又要尊重、关心和帮助学生,坚持从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从为学生服务出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学生为价值主体,还必然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以大学生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作为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其次,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有独立感悟、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那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可以肯定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于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首先,启发诱导式教学法是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也就是把每一个主题都变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其中的提出问题又最为关键,只有提出学生感兴趣、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问题,学生才会积极思考,才会带着问题聚精会神地听老师分析问题。为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运用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促使其真正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这种互动式教学,能够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讨论法、案例法等。其中案例教学法更能使理论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更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论讲解过程中恰当地插入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掌握知识,通过分析案例学会运用知识,这样既抓住了大学生的关注点,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深刻理解,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教学主体的教学热情和科研能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设计、实施教学,以及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学目标,都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学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首先,教师必须以敬业奉献的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做到为人师表,德教双馨。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有效的楷模,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饱含高昂的激情,对自己所授知识坚信不已,对“七尺讲台”无限热爱,这种激情和热情就会打动学生,让他们想了解这门学科到底有何魅力让老师如此“痴情”。如果教师自身都对所授知识缺乏自信和热情,不能做到首先自己感动自己,其教学就得不到学生的敬重和共鸣。没有教师激情感染的课堂就会很沉闷,就不会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只有做到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敬而受教”的境界。教师应做到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鲜活的语言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教师对待马克思主义只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教师应精通自己的专业,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并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提高教研水平。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应致力于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讲授同大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瞄准国际学术发展前沿,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努力使教学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实践进展,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最后,建立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教师考评体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体系,对提升教师素质至关重要。第一,合理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合理的教学工作量,可以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既能不误教学,又能兼顾科研,从而保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和武装学生;第二,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多数高校现行的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察,主要的依据是学生对教师的评教。而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这项举措往往会鞭挞认真者,不利于任课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责任投入。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应该是多方面的。就评价者而言,不仅仅要考虑态度认真学生的评价,还要参考同行者的评价;就评价内容而言,应着重分析所讲授理论是否清晰、先进,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灵活;就教学结果而言,应该检验是否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等。
      总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体制和机制作为其有力保障。高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领导,确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要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切实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生活条件,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占安.在教改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5,(5).
      [2]李玉玲.浅谈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前沿,2006,(6).
      [3]卢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资助项目(2009JSUA27)。

    推荐访问:探析 政治理论 关键因素 实效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