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乐土 原创新课堂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时间:2019-02-07 03:28: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公式、背定理,也不仅仅限于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还伴有情感意向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是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探索的氛围,让学生想探索,敢于探索。同时设计阶梯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探索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 主动探索 学习兴趣 学习能力
      
      提到数学教育,不少人都深信“勤学苦练是100分的榨油机”,人们关注的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多少,学业成绩如何,对学生是否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和渴望,却很少顾及。至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价值、地位都被忽略了,学生更多体验到的是数学学习的苦涩和知识的深奥。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该关注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不一样,获得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影响也不一样。只有在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体验到数学的神奇和学习数学的乐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活用教材,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初中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乐土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索。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是人格上的师生平等。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学过程中应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不是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实践和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投入学习活动中。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出发点的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集体的交往关系,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媒体教材互动,多向互动的教学结构,教师必须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看,注意听,自由地想,无拘无束地问。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技能方面的交流,还要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信息交流。通过教师的言语、表情,向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消除学生畏惧、紧张的心理,让学生敢想,敢说,逐步走向成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心理是实现师生互动交往,信息传递的前提。因此,老师应尽量保留一份童心、童趣,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习惯等,与学生做朋友,从而使师生之间消除陌生,拉近距离,获得亲密感。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趣。”教学中设置疑问,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发其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当学习内容或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自身熟悉的情况想联系时,学生学习兴趣就产生了。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学生才能自主参与探索与创新。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动手实践对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具有桥梁的作用。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生动新颖的手段和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意向,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学生主动探索。例如用多媒体展示“海上日出”奇观。用慢动作方式展开,让学生观看、思考,从中抽象出简单的几何圆形,用工具表示出来,然后分组讨论、交流,得出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
      再如教学复杂抽象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利用多媒体演示y=ax2的图像上下平移k单位长度得y=ax2+k的函数图像,然后再左右平移h单位长度得y=(a+h)2+k函数的图像。学生观察多媒体演示的过程,同时总结出二次函数的性质。这样既直观又形象,消除了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恐惧厌恶心理,从而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再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组实物或图形如下图,通过讨论交流判断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手、眼、口、脑等各种器官的功能,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创造问题阶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高能力。
      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可作为认知的对象,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策略,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表达、学会学习。教师应努力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例如在探索图形规律问题时,先让学生用火柴棒按下列图中方式搭图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可设计如下问题:按这样方式搭下去,搭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通过这种阶梯性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走进“数学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空间。
      为了适应新课改,教材中设置了引导学生“做”数学的栏目――“数学实验室”,通过学生“做”感受数学、探索知识和结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课程材料,恰当的教学工具,先进的教学技术,组织适当的数学实验,使学生在数学实验与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探索、猜想和归纳,从而亲身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如教学《图形展开与折叠》时,先提出问题:(1)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如下图的平面图形吗?(2)你还能得到哪些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安排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剪刀等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将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某些棱剪开将得到的不同形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展示,交流总结出11种不同的平面图形。通过动手操作的实验使学生知道正方体沿棱剪开成平面图形有哪些情况。通过归类培养学生归类能力,这样既有意义,同时又锻炼学生主动探索能力,增强学生探索的自信心。
      五、探索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和满足的体验,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教学要激起学生的热情和愉快的体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一个活动中去,在探究知识过程中品尝学习的快乐。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常用分析、综合法、实验操作等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还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操作、思考、观察、尝试、讨论、交流等探索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愉悦的神情、丰富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传情达意。还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不仅要让学生表达智慧才能,还要表达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体会。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索的条件,给学生留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述、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学生能独立思考出结果的,能独立完成操作过程的,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师尽量不做干扰。在探索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体验,增强探索的信心。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审时度势地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氛围,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既重视知识的传播,又重视人的发展,让学生的潜能和创造的欲望在丰富多彩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裕前,董林伟主编.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技术出版社,2002.3.
      [3]宋伯涛,储建国主编.苏科版《非常讲解》.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乐土 课堂 学生主动 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