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悬崖上的精彩】电视剧悬崖精彩对话

    时间:2019-02-07 03:26: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10年3月14日,织金作家协会组织会员到龙场营上采风,虽然仅只一天的时间,但这一天我们却经历了太多的东西。或悲或喜或惊叹或只能平平淡淡地思索也罢,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感觉,不过如此。
      这一天是星期天,天上布满了灰白色的云,太阳像是要出来又出不来的样子。远处的山间浮动着一层淡淡的雾,能见度并不好。很显然,这样的天气并不适合于摄影,但是,面对期盼已久的营上那种神奇的氛围,我们也顾不得天气的状况了。
      
      一、龙场镇:老碉堡与老水井
      车子在龙场镇暂停。
      我是第一次来到龙场,对它还是完全陌生。镇很小,也算得上是我所见到的最小的镇了。街路并不平坦,木壁青瓦房与水泥房相间。居然是老供销社的门面还存留下来,并且那里也显得热闹一点。街道边残留着几株老槐树或是老冬青树,为简陋的小镇增色不少。以前的织金城南门街道两旁,也有很多这样的树,或直直地立着,或弯弯地曲着,现在却是没有那个景色了。
      虽然已是三月的春天,龙场镇四面的山看起来还是很荒凉,青草和一些树还没有翠绿起来,只有桃花和梨花在山中或是田地间独自盛开着。
      龙场镇副书记刘浪带我们去看镇上的碉堡。碉堡虽然已经显得陈旧,但好在保存了下来。碉堡呈菱形状,六面朝向,上小下大,由石块砌成。碉堡除了拱门和窗口外,还有像人鼻一样伸出来的东西以及一些不大的十字形的穿孔。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一位龙场人向我们介绍,碉堡上的鼻子是守兵在战斗时屙屎屙尿用的,而那些十字形穿孔,则是射击用的枪眼。我们恍然大悟,这种设计,的确既安全也巧妙。
      碉堡下面的田坝中,有很多人在那里守着打水,我们走过去探望。那是一口圆圆的水井,井深大约有六七米的样子。人们把绳子结成长长的吊着桶到井底去打水,可是水很浅,打上来的水并不多,后来的人只能更多地等待。
      像龙场一样缺水的乡镇还有很多,有的地方甚至只能用钱去买从外地拉来的水饮用,如八步镇就是如此。今年普遍缺水主要是因为干旱引起,这种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灾害,虽然可怕,但最令人感到可怕与痛心的,是那种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灾害。织金龙潭清泉,不就是因为人为的因素而从此与我们告别了吗?织金现在大搞煤矿开采,且不说因开采而引起的土地塌陷问题,光是由此引起的河流污染、水源枯竭问题,就足以让以后的人们承受不起。织金杨庙大山脚下,有一座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村庄。它的美,更是来自于那条穿村而过的清幽之河。如今,再到那里看看,黑得如墨的河流,简直令人心生恐怖。依水而居的两岸村民,他们的感受又会怎样呢?
      我们重新上路向营上进发的途中,车子又停了下来。原来,曾有人在这里听到水声,镇政府正在派人挖地取水。坑深大约十来米,已挖到能看到地底下的洞,但是洞口小,还搞不清楚里面的真实情况。但愿这里能取到水,最终解决龙场镇的饮水问题。
      
      二、营上古寨:无限风光在险峰
      从龙场镇通往营上的路面狭窄而又高低不平,可以想象得到,我们的目的地是个封闭与落后的地方。此时的太阳早就高挂在天空中,灰白的云层虽然没有了,蓝天却没有现出来,天空依然是苍白的样子。远处的山间,也还是被一层薄雾笼罩着。
      不时会从车窗外跳出这样的情景:显得孤独的茅草盖顶的单间土墙房,被几株或是一群桃花掩映着。这种原始与华美的结合,很容易冲动人去拍摄一番。
      车子在一堵石墙前停下来,与我们同行的车子也都先到了。要不是抬头看见了碉堡,我还不相信我们已到了营上。透过石墙中的大寨门,我们看到里面装载着的不仅仅是高高耸立的碉堡,还有青瓦盖顶的木板房、茅草盖顶的土墙房、穿过寨子的小路和一些衣着朴素的村民。我仿佛在繁华的城市里,从地下挖掘出一坛老酒,打开来,里面正散发出久远的幽香。
      整齐排列的石阶和平坦的石地板上立着的碉堡,其工艺、用料及大小,远远比龙场镇上那座碉堡还要讲究和气派了。碉堡用石方正整齐,石拱的门与窗,方形的石鼻,这是王姓人家建立的碉堡。在不远处的低地,还有一座碉堡,那是刘姓人家的,虽然大小形状都差不多,却没有王家碉堡保存得完好。
      我们到寨中去探奇。这座建立在悬崖顶上的寨子,虽然不足一平方公里,但却挤着几十户人家。里面更多的是小巷和庭园,通过小巷与庭园,以及高低起伏各式各样的石阶,可以从一家窜到另一家。这里的住房大多是四合院,就像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寨里陡峭的地方不少,但最陡峭的地方,是在营顶的悬崖边上的人家户前,站在这里,能俯瞰到悬崖之下一马平川的干河坝子,坝子上栽种着看不到头的油菜花。
      一位妇女和一个老汉正在编织箩筐,弹幽幽的竹条在手中舞动着;年轻妇女抱着小孩在门前喂奶,幸福与亲密溢于脸上;老奶与老者抬出木凳,在小巷中闲聊;背着猪草的孩子们从石阶下走上来。一堵红砖的房墙上,残留着“文化大革命”、“破旧立新”大字……宁静之中,鹰在寨子的顶上滑过。
      我们又向相邻的一个山头走去,因为听说只有在那里,才会拍到营上古寨最险峻的图片。这个山头上也居住着人家,只不过没有营上那么多和古老。的确,在这里观望营上或是拍摄营上,是再好不过了: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大坝子与高高的悬崖上的营上古寨结合在一起,营上就像是一只巨大的轮船,驶进了花海之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既危险,也荒凉,如果能在这里建立观景亭的话,对营上的开发,将是有利的,对于爱好拍摄的人来说,也再好不过。
      顺着营上寨子的石阶往山谷底走去,就可以进入悬崖下面的大坝子。山谷中也住着人家户,但我们没有料到的是,悬崖半腰中,生出一个很大的山洞,从洞口的这边,直接就可以看到悬崖那边的大坝子;更奇的是,山洞中建有一间木板房,里面居住着人。走进洞中,里面还有一口小水井,刚好够这家人饮用。这户人家真是会奇思妙想,起房子在这种两边都通风的山洞中,不仅可以观看山里的风光,也可以观赏山外的风光。站在洞里悬崖上的洞口,凭栏俯瞰,就已经是风光无限好,十里菜花香。不过户主围的不是栏杆,而是大自然赋予的石墙。
      
      三、干河坝:三年不干,老母猪也要戴
      上金耳环
      “干河坝三年不干,老母猪也要戴上金耳环”,这句来自营上人的口头禅,听起来令人感到滑稽,老母猪戴上金耳环会是什么样子?但它却道出一个事实,干河坝周边的人富与不富,与河坝中的水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干河坝的地理条件相当优越,只要气候条件好,这里就会相当富裕。
      而这里之所以叫做干河坝,也说明这条河会是长期干旱的。据介绍,干河坝下游有一个消水洞,每一年都得把那里掏洗好,否则在雨多的季节,河水就会满上来,把整个大坝子淹没。有一位龙场人是这样来解说的:干河坝的河水,就如尼罗河一样,会干枯,也会洪水泛滥。尼罗河造就了古埃及的富裕与文明,干河坝的河水同样造就了营上的富裕与文明。的确,我们姑且不说一马平川的大坝子上如海如潮的油菜花是不是说明这里富裕,就文化方面来说,营上不仅仅涌现出很多搞教育的人,甚至走出了在织金家喻户晓的王培元老师和曾任李再含秘书的陈金铨老师。陈金铨才华横溢,王培元在教育界,则是独树一帜,完全可以称为中国当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
      我们来到干河坝的这天,河里的水依然是干枯的,但是,坝子上的油菜花,却是长得一片郁郁葱葱,有的油菜花生长得比人还高。一位朋友走在前面,我听到他说话,但看不到他。一位村民告诉我,今年遇到干旱,否则生长得会更好。
      从大坝中,就可以看到立在悬崖之上的营上寨子的身影,它们是那么的与自然融洽在一起。营上人在守望着这块生命的宝地,同样,干河坝上大片的油菜花,也在给予他们希望。
      
      四、母猪岩白苗村寨:白苗传统,还能
      存在多久?
      虽然此次采风的目的地是营上寨子,但是我还带有另一个目的而来,就是找到那个离营上不远的弯角苗(白苗)寨子。
      在我小的时候,逢到赶场天,偶尔也会碰到头戴木角身穿蜡染民族服装的人,那个时候我很害怕,既不敢走近,也不敢多看。但是近十年来,这种民族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在我的心里,只留下神秘与些许遗憾。我渴望看到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
      我告诉我的大姐我要去营上采风的时候,她显得也很激动,因为她曾在营上工作过一段时间,看得出她对那里是有情感的。她告诉我,离营上不是太远的山上,也同样是在干河坝边,还有一个寨子,住在那里的,就是弯角苗,大约有三十来户人家。这些苗族很爱干净,家里的板凳桌子等等每天都擦得一尘不染,小孩子的耳朵上,还戴着金耳环。大姐多次去到这个寨子,自然说的不假,但是事隔二十几年了,这些苗家人还戴不戴木角,还穿不穿蜡染服装,就很难说了。
      在干河坝里,我先是往上游走,然后往下游寻。在向下游的时候,遇到了两位同来采风的好友,他们说下游走过了,并没有看到苗家人。不得已,我只好向一位正在挖土的中年妇女打听。她说,下面不远处的母猪岩上,住的就是苗家人,她以前也是住在那里,因为涨水,搬到营上下面的山脚来了,营上旁边山头上住的人家,有的也是从那里搬过来的。
      这位看起来像是汉人的苗家妇女很热情,她不但打电话叫那个寨子的人穿戴服装等待我们,还要亲自带我们去。
      路上,带路的妇女告诉我们,他们寨子的苗家人,四十岁以下的,已经不懂得白苗的梳妆打扮。
      母猪岩就像是一只猪张着大口的样子,在岩石的缺口中,每逢干旱,村民就会用猪在这里进行祭祀,以求下雨。沿着母猪岩旁边的一条很陡的山路往上登,就到了干河坝上唯一的白苗寨子。几位妇女早就等在了那里,但却没有穿戴服装,大约是不相信我们会来到这个偏远的村子吧?
      现在的母猪岩村大约只剩下一二十户人家。几位妇女开始穿戴起白苗的服装。这种由蜡染与刺绣做成的民族服装,看起来既朴素又炫美。时间已到下午六时,叫我们回去的电话也开始不断打来。白苗妇女们问还用不用盘头式?
      “盘头式需要多少时间?”我们问。
      “一个小时!”她们说。
      无奈,我们只好说:“简单点盘吧!”
      她们相互帮着盘头式,先是用头发缠绕在月牙形木角的中部,使木角固定两头向上,然后再缠上蜡染的青线。一会儿工夫,神奇的头式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据说 ,白苗的前人为了吓退四周出现的野兽,在头顶上安上了牛一样的角。她们虽然只是些女人,但看起来,却是那么的充满着原始野性的力量……有一件像是没有袖子的衣服引起我们的好奇,上面挂着很多绒线球,色调华丽鲜艳。她们好像也读懂了我们的眼神,特地用它来背上孩子给我们看,我们这才明白这是背孩子的背带,也难怪做得这么好看与有趣。女人们开始有说有笑,有的还吹起了口琴;男人们换上服装拿起芦笙跳起步子低矮的舞蹈……男人们穿上的民族服装是纯白色,没有其他色彩修饰,再看看女人们服装上的色彩,也是以白色为主调。是不是这个原因他们才叫白苗?不得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民族崇尚白色喜爱白色……
      为了让拍摄的背景好一些,我们邀请他们去干河坝的油菜花里。嗅着油菜花的芳香,听着山歌、口琴、芦笙的回旋,望着面临消逝的神奇的服饰与头式,我们激动与兴奋,抓紧拍下一个又一个动人情景。
      来观望的苗家孩子不少,看得也很专注。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我们找不出心底的答案:这种古老的独具民族性的白苗传统,还能存在多久?!

    推荐访问:悬崖 精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