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体系构建

    时间:2019-01-15 03:38: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当前高校教育资金紧缺,但是有限的资金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甚至存在着浪费。笔者提出了高校教育资金应同现代企业一样,讲究资金效益管理,从高校教育资金效益评价的必要性,效益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探索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
      关键词:教育资金;效益评价;必要性;设计原则;指标体系构建
      
      一、高等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的必要性
      
      (一)委托责任的实现
      高校作为一个公共受托责任者,其目标与行为多元化,既有经济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因此高校对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如何实现受托责任相对复杂。需要对高校的行为和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效益评估,以公平公正判定各高校对政府的受托责任解除情况。
      (二)公共财政框架体制发展的要求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是政府从传统模式向科学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实行效益评价是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实行效益评价制度是政府财政部门按某种规则和效益目标指标,对投入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议和估价的制度。它基于公共支出的价值判断,用于指导政府支出所取得的效果。
      (三)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要求
      高等教育产出与效果主要从高校毕业生质量、科研成果、社会效果等方面来评价。通过科学有效的效益评估,可以发现哪些投入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投入是高效的,哪些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样可以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四)增强高校发展能力的要求
      高校的发展能力主要反映在办学条件、人力资源、资产利用率、专业教育能力、财务能力等方面。这些指标,不仅是对高校管理的评价,同时也是一种诊断,可以对高校战略规划实施过程和状态采取必要的调整。效益评价制度的实施,能够引导高校科学制定事业规划,促进高校发展能力的增强。
      
      二、高等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指标的代表性及其体系的完整性,要求指标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相互具有独立性。
      (二)重要性原则。由于效益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变量输出的复杂系统,为实现评价目的,必须在复杂的指标群体中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财务评价指标,充分有效地表达财务状况的运行特征和内在规律。
      (三)可比性原则。建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对高校进行效益、效果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只有通过校际之间、指标之间相互比较,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必须考虑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四)可行性原则。鉴于目前处于探索和初级阶段,指标设计既要从理论上注意它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又要注意到它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五)动态完善原则。高校资金效益评价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完善过程。考核评价的时间越长,趋势性事实也就反映得越明显,并且考核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指标的设计也会有不合理的因素,坚持动态完善原则,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各高校的效益水平。
      
      三、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设计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如表1-1)
      学校教育资金开支项目繁多,最基本的有招生经费开支、教学经费开支、德育经费开支、教学管理(服务)经费开支、推荐就业经费开支、科研经费开支等。要对学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作出评价,最好的方法就是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笔者结合财务分析理论对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设计了一系列指标体系,以供量化比较,便于找到资金使用中的不足,以便改进。
      
      (二)学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高低的评价方法
      学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确定以后,要对其进行评价,确定其是好是差。评价的方法,通常使用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1.纵向比较法。就是将评价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与本校以前开展过的相同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作比较,看比以前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2.横向比较法。就是将被评价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与其他学校(最好是相同类型的学校)开展过的相同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作比较,看本单位的效益是处于较高水平、中间水平还是较低水平。
      此外还有目标效益比较法,就是将评价项目的实际资金使用效益与该项目的计划效益指标相比较,以评价实际效益的优劣。
      (三)指标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1.环境、制度建设
      (1)加强效益评价的制度建设
      加强高等教育投入的管理,实行效益管理的法治化建设,在《高等教育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中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效益管理的要求,统一制定或修订效益评价的规章制度,明确效益评价的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和结果应用等,同时明确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效益评价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通过建立效益评价制度,实现政府有效地约束高校管理者,正确引导和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改善学校的经营管理,促使高校研究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将高校各方面各环节的行为取向引导到效益上来,调动高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创造良好效益的积极性。构建基于效益为导向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现有的高校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制度,全面引入效益管理的理念,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并以效益管理为目标,严格控制预算执行。效益评价作为政府及社会对高校投入的依据,促进高校的科学管理和产出效益。
      (3)制定科学的效益评价标准
      高等教育投入实行效益评价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整套高校效益管理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在高校的效益评价体系中,无论是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还是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都要遵循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协调、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相补充的原则,使评价结果既科学合理,又接近真实水平。
      2.构建信息披露平台
      教育经费信息的披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信息披露可以增加高校经费使用的责任感和社会感,提高高校自身的约束力。高校之间可以通过比较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经费的投入部门需要建立一个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信息披露平台,定期向社会披露高校经费投入和各个高校经费使用情况,做到公开透明。
      3.渐进推进评价过程
      高校效益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在现有的体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完善。在保证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增加效益奖励,即“综合定额+专项补贴+效益拨款”,逐步过渡到最终的效益拨款。效益拨款不仅可以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科技转化到服务社会和自身品牌的提升上来,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竞争机制,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将有限的投入配置到条件和效益较好的地方,产生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静.澳大利亚大学经费筹集模式掠影[J].教育,2007,(2)46.
      [2]张继华.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性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52.
      [3]詹儒章.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效益评价[J].教育财会研究,2008,(2)16-17.25.
      [4]陆永根.学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审计初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8-112.

    推荐访问:资金使用 评价体系 构建 效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