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汉语数词“一”的历史流变及文化解读] 汉语数词

    时间:2019-01-15 03:27: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试图从汉语史词汇发展及词汇所具有的文化涵义的角度对汉语数词“一”进行综合分析、考察。数词“一”的文化解读对于更全面、科学地认识汉语数词,增强人们文化交际的能力,特别是对于第二语言教学都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词;文化涵义;历史流变;引申
      
      收稿日期:2006―07―01
      作者简介:曹成龙(1971-),男,汉族,黑龙江省伊春人,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现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一、前言
      
      从《马氏文通》开始,所有的汉语语法体系中都包括了“数词”这一词类,虽然使用的术语有所不同,但数词在汉语语法中的重要性却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对汉语数词的研究还没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研究数词,人们通常是从语法结构去分析,或者说从词汇的角度去考虑,由于汉语历史悠久,数词在使用的时候一定会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着相应的改变。这要求我们应在共时的基础上,以历时的角度重新看待数词,从而得出更丰富、更科学的结论。
      言语中用来表示各种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的数字很多,《史记•律书》中认为:“数始于一”。“一”是表示数目的词。在十个基数词里,“一”的字音和字形看似简单,但词义却最为复杂。如《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一”开头的词有260多个,《中国成语大词典》收入了420多条。可见“一”用法的复杂性。
      本文立足于现代汉语,试图从汉语史词汇发展及词汇所具有的文化涵义的角度对汉语数词“一”进行综合地分析和考察,从而更全面、科学地认识汉语数词及汉语数词所蕴含的文化内容。
      
      二、数词“一”的历史流变。
      
      远古先民把长期积累起来的数量知识用于对具体单一事物的抽象和概括,形成了数量思维和计算。和其他文字中数字发展的历史相似,汉字的数字是汉民族在原始计数活动中产生的。甲骨文的“数”表示的正是结绳记数的形象。在原始表数汉字的基础上后来又形成了“一”、“二”、“三”等通用的表数汉字。
      “一”的由来,众说纷纭。一、二、三、二二,都是甲骨文、金文的写法,对于每个字来说,他们的笔画一横,大体是等长的。郭沫若先生认为,古人用手指表示数目,逐渐形成了汉字的数字。徐中舒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典》认为:“当出于古之算筹。”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释林》中指出:一、二、三、二二,皆由线条“一”积画而成,为一系,而从“五”开始,则由两笔之线条错画而成,为另一系。我们认为“一”溯其本源,应该是指事字。也就是说,先民在造字的时候,用一横或一竖表示整数“一”或“数之始”。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一”的其他意义,如整个、同一、统一、专一、另一等意义才生发出来。 “一”字用一横画(一根箅筹状)来表示。同别的汉字相比,“一”字是从古至今变化最小的字之一了。 “一”在甲骨文中写作“―”,用―画表示数目一。古文从弋,表示在木橛上刻道。即便如此,“一”字还是有“�NF668�”、“壹”等变体。
      《说文解字》中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太始,指宇宙的初始阶段,又称“太极”、“太一”。道立于一指道独立于混沌一体的太一之上并制约着其变化与运动。“凡一之属皆从一”是说只要从属于“一”这个部首的字,都归并、排列在“一”的下面。许慎所说的“一”,指的正是宇宙本元或原点,这种描写性的语句,正揭示了宇宙洪荒时的阴阳不明、天地不分的浑圆一体的状态。许慎的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从他的论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一”既有初始、开端的含义,又有整体、统一的意义。因此将数目字的开头定为“一”,并将《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的首字列为“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的变体“壹”,用来作数词表示“一”由来已久。如《管子•权修》:“使民偷壹,则百姓疾怨,而求下之亲上,不可得也。”但“壹”最初是作为形容词出现的,表示“专壹”的意义。如《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孔颖达疏:“壹者,言其一心不二意也。”《楚辞•九章•桔颂》:“深固难徒,更壹志兮。”王逸注:“屈原峥桔根深坚固,终不可徒,则专一已志,守忠信也。”“壹”在“专壹”的基础上,引申出了数目义“一”。可以说,“壹”的数目义源于其形容词义。
      《说文解字》:“壹,专一也。” 《荀子•大略》:“君子壹数,弟子壹学,亟成。”注:“壹,专壹也。”《左传•昭公十年》:“而壹用之。”注:“壹同也。” 王念孙《广雅释诂》:“一,戌也。” 《礼记•表记》:“节以壹惠。”注:“壹读为一。”《仪礼卷三•士相见礼》:“君答壹拜。”注:“古文壹作一。”由此说,“一”表示具体的数目,而“壹”表示抽象的意义,如专一。“壹拜”。“壹揖”等,是假借“壹”为“一”。“一”作为数词,它表示数目,是最小的正整数。这是其本义。如《书•文侯之命》:“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
       “一”表示“全、满”,是形容词的用法。这种用法是从“一”的数目字本义引申出来的。引申的基础,是作为最小正整数的“一”所对应事物的整体性同“全、满”之间的相关性联系。如《左传•宣公十四年》:“谋人,人亦谋已;一国谋之,何以不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一”除了当数词、形容词使用之外,还可以用作副词,当“皆”、“都”、“一概”讲。 这是从“一”形容词“全、满”的意义引申出来的用法。这种引申的基础所涉及到的范围同“都、一概”之间具有相关性的联系。《诗•邶风•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一”作为最小正整数,相对于其他正整数而言,它所对应的事物所具有的单纯的性质,使其产生了“纯一、纯正”的意义。《周易•系辞上》:“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在此基础上,“一”又引申出了“专一”的用法。如:《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一”由数目义又引申出“统一、划一”的用法。《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为嗜杀人者能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这种义位的引申,是作为最小正整数的“一”所对应的事物的整体性与实现整体化的行为“统一”之间具有相关性的联系。
      《老子》和《庄子》中都用“一”表示了万物的本源“道”。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一”的注释。此外,《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一”这种“道”及由道派生出来的混沌之气等义,是从最小正整数的“一”的义项引申出来的。这种引申的基础,是“一”在整数平面上的不可析分性同中国古代哲学概念“道”间的相似性联系。
      “一”的用法又发展出连词及助词。“一”用作假设连词,为“一经”“一旦”义。《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合着性命去求他。” 《聊斋志异•促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一”助词的用法是用作语气助词,以加强语气。如:《管子•霸形》:“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也。”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一”作为数词,其语法属性却是大家所认同的,即属于本身能够单独表示一个确切数目的系数词,是基数词的一种。
      
      三、数词“一”的文化涵义。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里,数字从开始产生就被赋予了双重功能。其基本功能是用来记数,另一功能则是被古人作为一种模式化或结构化的符号,以此来反映他们对于世界独特的把握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的世界,从古到今,都是被数字构建了的一个全新的复杂体。这些神奇的数字,将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文明的开端始于文字,文字的开端始于数字,而数字的开端始于一。从终极的意义上说,哲学家把“一”确定为万有之始,这同《说文解字》中许慎把“一”列为汉字之始一样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正是由于数字“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除具有基础和本源意义外,还具有着神秘化和抽象化的特点,所以中国古人从中又引申、繁衍出一系列的别名和别称。如“壹”、“太极”、“混沌”等。
      《老子》书中多处使用了“一”。老子的“一”是具有两重性的,一方面它是“道”,是本体,另一方面又是“道”派生出来的。庄子深受《老子》影响,同样以“一”作为“道”的表现形式,并在沿用“一”的基础上,使用了“大一”、“太一”等术语。后来《易传》又出现“太极”的说法。而这些说法又都是与宇宙万物生成的哲学范畴相关。作为哲学的“一”无疑就是“道”的同义语。
      许慎《说文解字》中关于“一”的解释,完全因袭了创世神话的观念,包孕着中国哲学宇宙发生论的观念系统。“一”的神话思维中绝不仅仅是数字,它作为宇宙万物即“多”的对立面,正是创世之前的神秘状态或神秘存在物的象征。姜亮天先生《释一》一文从语音上推考汉字孳乳增多的迹象,指出:“一”孳乳为“壹”。《说文解字》:“ ,专一也,从�NBAF8�,吉声。”从字形上看,正是一有盖之壶的表象。“壹”的本义即指未剖分的葫芦整体。“壹”字取象之壶,正是葫芦剖判创世纪的活化石。 “一”与“壹”虽然意义相关,但各自有着不同的发生根源,只是在应用中逐渐消解了差异。
      在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中,混沌被视为天地万物产生以前的初始状态。原始先民对世界朦胧而混沌的感知寄寓在神话宇宙观中,在这个意义上说,混沌构成了“一”的神话语汇。换句话说,正是混沌的现实世界,构成了“一”整体、未分化的意义。
      数字在词或固定语中的意义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中国人使用数字,一时有一时的风气,这样就使数词的虚义远远超过实义。这种实指意义可以是基数的,也可以是序数的。而虚指意义的情况更复杂,有时候表示多数,如“一”与“再”合用,“一已为甚,岂可再乎”,表示“多次”的虚义。“一”与“三”合用:《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有时候虚指少数,“一”和“半”间隔使用可以表示少数义:“一鳞半爪”指的是零星的事物。“一”与“一”合用,《易经•周文王》:“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表示极其时间极其短少;“一”有时候和 “半”一起用,表示不定数,如:“一半天”、“一年半载”;也有一些并不具备明晰的意义。如现代地名、人名中的“一”:云南省禄丰县“一”平浪镇、闻“一”多等。这其中的“一”已经不再表示什么具体的意义,让人难以捉摸。共时地看,数词虚化意义的产生,既是数字意义的虚化,这是来源于实指意义的,另一方面,现今的虚指意义应是对历史上虚指意义的沿袭与保留。
      四、 结论
      通过对汉语数词“一”的综合研究,我们不仅了解到“一”作为数词的历史演进情况,而且从更多方面特别是文化层面进行了分析,这对于加深对数词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我们认识到对语言现象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某一个层面,而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考察。通过对数词“一” 的文化解读,有助于增强人们文化交际的能力,减少和避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这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汉语数词“一”的综合考察,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文字作为一种载体,是依附于语言而存在的。从古至今,汉语自身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确使不同汉字的涵义、发音和用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词汇可以体现社会活动的深刻烙印,更能传达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由于数词本身历史发展上的一些问题,汉语中有些使用数目字的涵义仍不易为人掌握。数字意义的复杂现象只用词汇、语法分析是不够的,结合产生这种说法的社会背景及风俗习惯、心理因素等的研究目前仍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3-154.
      〔2〕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71-197.
      〔3〕万业馨.应用汉字学概要〔M〕.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40-51.
      〔4〕孟华.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0-243.
      〔5〕谭汝为.民俗文化语汇通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89.
      〔6〕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36.
      〔7〕彭泽润.词和字研究―中国语言规划中的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5-33.
      〔8〕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238-245
      〔9〕吴慧颖.中国数文化〔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1996,1-9.

    推荐访问:数词 汉语 流变 解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