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小学教育工作中整体指导原则的探析|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时间:2019-01-11 03:31: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环节,是启蒙儿童学习和进取的最初学堂。在知识更新和不断积累的新时代,现有的小学教育体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正在进行着适时地变革和变化,小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关乎着儿童未来的发展趋向,因此,对现有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整体指导原则加以分析和探讨,有利于加快现代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教育;指导原则;儿童;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90-01
      
      今天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在21世纪的年轻人,无论在道德品质、进取精神、知识眼界、创造才能,还是在健康条件方面都有了更高的发展水平。而现有的教育体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暴露出很多弱点,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已成为当务之急。通向未来的小学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如何为培养新时代的创造性人才打好基础?这些都成为教育科学研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小学教育工作是一个整体,其整体的教育功能决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怎样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比较协调一致的整体结构,从而高效率地培养学生,这就需要遵循小学教育中的综合整体原则,以便指导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行。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的目的以及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教育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整体是有许多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在教育这个整体系统中,受教育者又是一个整体,它的德、智、体诸方面不能分割,不能偏废。社会的教育因素也是一个整体,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学校内部各门学科和各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地影响学生的。它们所产生的整体效应有可能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正效应;也有可能是彼此排斥、彼此干扰、彼此抵消的负效应。学生认识的客观事物也是一个整体,既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各个部分,又不要孤立地去认识事物,应把各个部分放到相互联系的整体中去理解。
      整体性原则用以教育工作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它要求在教育工作中注意学科之间、各部分之间及各项教育工作之间的联系,做到互相渗透、相互配合,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的整体结构来有效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在知、情、意等心理特征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
      二、主动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儿童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发展不应该是盲目的、自发的,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然而,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只有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时,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向着高一级的水平发展。这就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教育上的主动性原则就将成为未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这条原则用以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它要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集体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在教育中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学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在教师指导下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体育卫生教育中,提出“自觉锻炼”的要求;在各种劳动中提出“自觉劳动”的要求等。
      三、实践性原则
      认识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人的发展是在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中实现的。个人与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越广泛、越多样化,越深刻,个人的发展也就越充分。从认识规律来看,学生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大量的、主要的是间接知识,但人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实践,理解和掌握间接知识也要依靠直接的感性经验作为基础。丰富多样的学校生活、各种活动,能引起兴趣,激发求知的热情,产生新的学习要求,这就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认识世界。同时,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实践活动还能锻炼意志和毅力,并符合儿童好动的年龄特点。
      因此,这条原则要求在教育工作中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组织学生广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使教育途径多样化,让学生在现实的各种关系中来认识世界和自己,在课内外都要增加动手动脑和实践运用的成分,努力使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动静结合,学用一致。
      四、集体性原则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设备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上与之相适应的对策也是越来越提倡个别化的教学,即主张按照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才能,给每个学生布置一个学习计划,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和每个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特色。然而,不论现在还是将来,儿童总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而存在的,儿童的个性品质是与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而且,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任何个人不可能游离在集体之外而获得发展。集体的赞赏、鼓励、批评和帮助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它能使儿童的发展达到单靠个人的努力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因此,集体的影响与重视个别化的教学不能对立起来。这条原则正式用以处理好学校教育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问题。它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致力于形成班级和学校集体,使儿童生活在一个有组织的集体中,这个集体一方面为每个儿童提供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求每个儿童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体团结、互助、合作的优越性,既强调个人的刻苦努力,又依靠集体的力量,使大多数儿童获得较充分的发展。当然,在强调集体的影响作用时,还是要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纵观我们的教育,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小学生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负担过重,学得过死的问题。因此,现代教育体系的改革应该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促进儿童有效学习的最佳途径,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德、智、体以及知、情、意诸方面得到比较全面地、比较充分地发展,从而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推荐访问:探析 教育工作 指导原则 小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