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议论文也要制造波澜] 有波澜的议论文

    时间:2019-01-10 03:31: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写作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教程对我很有启发:是不是记叙文的写作才讲究波澜?其实议论文也需要“波澜”。我们天天让学生去套那几种论证方式――并列、总分、对比……他们怎能对文章产生激情,更别说挖掘出文章的本质和灵魂了。由此看来,要想写出好的议论文,也要大兴波澜,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探求底蕴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现代社会人文观念构成的多方面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
      议论文的题目好比风雨来临之前的狂风劲吹,有造势蕴劲之功。标题可以采用多种艺术方法,标新立异,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论文内容的关注,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我有意识地教授标题写作的方法。在话题上进行小范围的修改,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如以“气”为话题,可写“志气”,如文章《以气御剑》使读者产生好奇,“气”为何物,“剑”的内涵是什么。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在对题目的思考中产生自我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对现实观察、思考的热情,由此认识到议论文不是冷冰冰的废铁,于现实毫无价值,而是有待挖掘的矿藏。
      另外,文章开篇段章也要像题目一样有先声夺人之势,为文章造势。有些学生喜欢以洋洋洒洒、文辞优美、掌故丰富的议论抒情的排比模式开篇,也算是一种“造势”。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思想深刻、暗示主题的语言来抓住读者。例如《读写月报》中的一篇文章《谁为谁善良》,开篇叙说一个“奉献树”的故事:一棵大树对一个孩子无休止的贪婪欲望,甘于奉献,一般人读后都对这棵树的“太善良”生出同情,但作者笔锋一转:“我听了不但没有为这棵树的善举感动,反而深深地为这个人的残忍惊诧!”这简简单单一句话突破了一般人的思维方向,自然就引起了读者心灵的震颤,这种开篇别具一格,虽然没有铺天盖地的气势,但于短短百字之内波澜丛生,跌宕有致,为后文起到了引火点炮的作用,正如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我特意用这篇文章作为范文,引导学生意识到排比开篇模式的不足――势已用尽,姿已摆足,分明不为后文着想,殊不知开篇要留有余地,注重蓄势,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而不是眼睛的愉悦。因此,要想使学生的议论摇曳生姿,题目和开篇的写作训练不可小视。须用造势,如唱戏开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造势的前提在于心的涟漪。
      二、死水亦能起波澜
      不少学生多读材料,多搜集材料,这种“拼凑法”的结果当然是很糟糕的,例子一样不说,就连对例子的阐释分析都千篇一律,根本不管是否与文题、论点相符,只要能扯上一点点关系就行,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慢慢退化,充当的是复印机的角色,白白糟蹋了这些优美精炼的素材,叫人遗憾。如何使用材料,如何用好材料?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在选材时切忌材料过于陈旧,包括对材料的陈旧阐释。但是对陈旧的材料利用得好,仍然可以为作文服务,读来也不觉得是老调重弹,相反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新感觉。选材时关键是抓住这些材料与论点的关联处,挖掘其中可以为论点服务的亮点,进行整合,使之与论点相辅相依。2004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跨越语言障碍 筑起沟通桥梁》中的两则材料很难与“语言与沟通”这个话题挂起钩来,但小作者抓住两则材料和语言文字的关系,贴切入题:“凯末尔改革第一步就是改革语言,凯末尔深知,只有跨越语言障碍,才能使土耳其这个贫困的国家再次跃起,恢复昔日古罗马的辉煌。”再看看唐朝的玄奘:“他不是在灯下孜孜不倦地翻译成天竺的经文吗?他知道,只有把天竺梵文翻译成汉语,天竺的佛法才能在中原弘扬。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的桥梁,可以使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互相交流,各取所长,为民族振兴之用。”本来是“山重水复”的绝境,这样一整合,一下子成了“柳暗花明”的胜景。读来令人振奋,令人慨叹:死材料用活了。学会分析,学会活用,干枝也会开花,枯木也会逢春。
      三、推波助澜兴风雨
      写议论文要求不断延伸拓展,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其延伸拓展表现在文章结构和文章内容上。议论文结构拓展多种多样,近几年来,关系型话题比较普遍,这就给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不是简单一种论证结构就能把问题说准确,把关系理清楚,这需要多种论证方式的综合运用,把问题层层展开,先分析表层,再分析内质,由立论到入据再到结承再到迭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悬念迭生,突转陡起,使读者永远保持好奇和震撼。如《谁为谁善良》一文,先说一味奉献不是善良,再接突转:“不错,我们应当善良。”再进一步指出:“懦弱不是善良,无能不是善良。”从而提出“伪善良和善良的本质区别”:“对弱者而言,‘善良’完全有可能变为一口陷阱。”三个突转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善良”这一话题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分析中逐渐变得明朗起来。文章第二部分在更高的角度俯视,认为:“善良是一种能力,它可能发生在强势的一方。”举例:阿喀琉斯感及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丧子之痛,还有跪求归还儿子尸首的揪心悲伤,“良心发现”,最终归还了尸首。这个故事顺理成章地使读者感受到了“善良”的力量,以为本文也跟其他作文一样证明“善良”之伟大;但下文却一浪打来,作者猛发一问:“感动不了怎么办?”真是晴天霹雳,振聋发聩,不由人不低头深思。这一大浪把文章的主题推向令人瞩目的高峰――弱者把希望寄托在强者身上是危险的,对待恶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文章结构采用了并列式、递进式、比较式、总分式等论证方式,无情地揭去了善良的虚弱面纱,昭示读者思考如何把握善良。
      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样不能平淡无奇,让人睹之疲累。使大多数学生的文章之所以不能兴风雨,在于停留在“话题”的表层含义,似大雨倾盆,来也快去也快,可雨水却未深入土层之下,未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如一般同学写“善良”,只举两种事例,一种善举,一种恶行,两相对照了事,《谁为谁善良》没停留在此,而是深刻探讨了善良本身的内涵,对人们经常褒扬的“善良”进行了反思,发现其背后隐匿和掩饰的真实内涵。这是写作由外视到内省的过程,细察外视指作者对表现对象观察要细致具体,深思内省指从观察的感悟中升华出理性的见解,如“规则”话题,大多数学生写时要遵守规则或打破规则,使文章出现波澜不惊的局面,没有让人看下去的欲望。学习了人家的佳作之后,我让学生对“善良”进行一种延伸,得到了“为自己善良”、“无意为善而成善是善良的最高境界”等深层次的论点。针对前面说过的“原则”话题,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则材料――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瑞士公厕里看见一个小男孩在修马桶,原来小男孩认为上完厕所不冲水是违反了规则。这给了学生很好的启示:原来规则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是社会美德的一种长期养成。这样去思考,另辟蹊径,紧抓事物本质,探究思维的涌动,自然引人深思,学生本人也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洗礼,不由自主地有了关照世界的自觉性。由外视到内省的涤荡引起的就是心灵的暴风雨了,历经风雨后,我们不会对生机盎然的自然熟视无睹,也不会对鸟语花香的圣殿心如止水。
      议论文外表虽显冷静,但内中自有激情。苏轼的私塾启蒙老师是一位道士,为人刚正不阿,傲视权贵,他让学生读书,再按各种书的不同特色来学习表述,而表述内容任学生发挥,老师让孩子写这样的文章,是让学生放胆为文。苏轼写《夏侯太初论》时,年仅十岁,他写道:“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小小年纪,就对人们或许有面对生活中千金、猛虎的从容,却不能承受破釜、蜂虿的行为予以讥讽。所以有所思、有所感是放胆行文的前提。也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才培养出了苏轼这样伟大的文学家。反观现今大多数学生的文章,他们不能放胆作文,与其说不敢放胆,不如说怠惰心重,无意为文,他们不关心自己周围的世界,对生活缺乏热情,长此以往,无论任何写作技巧都无济于事。要想写出波澜,一定要有澎湃的激情,一颗对生活真挚的心,而在用心制造波澜的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爱意也会喷涌而出。

    推荐访问:也要 议论文 波澜 制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