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反讽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运用]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

    时间:2019-01-01 03:31: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罗伯特・弗罗斯特负有盛名,他舍弃华丽浮夸的词藻,风格上追求简洁冷峻,运用反讽来思考世界和人生,在幽默中洞察和理解世界,他的诗歌艺术独树一帜。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反讽 自然 社会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也是四次获得普利策奖之第一人,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华兹华斯的影响,弗罗斯特热爱自然,以自然为其永恒的创作主题,并满怀深情地描写自然之美妙。他的诗歌多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在他的笔下,自然常能给人以道德和智慧的启迪。“他的诗中没有维多利亚诗人的富丽堂皇的风格,有的只是普通事物的平实,表达的是清晰与平衡的时刻和在诗的结尾所积累的叫做‘智慧’的东西。”(P.Jay & Brett C.Millier:264)但是弗罗斯特的自然观却不同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和谐共存的,而弗罗斯特则强调自然的黑暗、可怕、残酷与非人性。他的自然观兼备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特点。他的诗中渗透出一种强烈的反讽特色,使作品呈现出幽默诙谐、含蓄隽永的特质。
      
      1.对自然的反讽
      
      弗罗斯特笔下的自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他所描写的花、树还有动物无一不带有情感,也暗藏着危险。他在著名的诗作《夜泊雪林》(Stopping by Woods)中写道,白皑皑的小树林是美丽的,幽深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它吸引着过路的马车夫的目光,但他最终克制了冲动继续赶路,并告诫自己“睡觉之前还有许多里路要走,睡觉之前还有许多里路要走”。这样一遍遍告诫自己才能不受美景的诱惑而停步不前忘记生活的责任,反映了审美与道德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当人如马一样在道德责任的重负下苟延残喘的时候,他就渴望能够通过审美体验来把握生命的真实,而这种体验只能将人引向对死亡的真实了解。人生的基本感受是痛苦和忧郁的,但人又不能完全摆脱责任,一味去追求审美的生活,只能在审美和责任之间保持一个微妙的、不稳定的平衡。在诗人笔下,自然只是作为相对于生存斗争重压下的生活的一个不确定的若隐若现的对照而存在。
      在他的《繁星》(Stars)中,弗罗斯特写道:“那些星如同白雪一样的,女神密涅瓦大理石般雪白的眼睛,只是没有视觉的天赋。”密涅瓦是智慧女神,其眼睛必定充满洞察力和智慧。这里诗人把繁星比作智慧女神的眼睛,但却没有“爱和恨”,没有任何感情。这种语言的反讽表明自然对于人类命运的冷漠和不关心。
      弗罗斯特的诗中也常有悲剧的暗示。他的著名诗作《圈套》(Design)就以优美的十四行诗的形式呈现了美国诗歌史上最恐怖的画面:
      我看见一只丑肥的蜘蛛,浑身白亮,
      在一朵白色的万灵草上,捉住了一只
      似一片素缎子布料的白飞蛾――
      被揉和在一起的死亡和摧残的气息
      交叉混同,等待迎接黎明,
      如同一个巫女的肉汤配料――
      一只雪白的蜘蛛,一朵泡沫般的花,
      死寂的双翅,似摇摇欲坠的风筝。
      哦,为什么那朵花会是白色的,
      而路边的万灵草却绽放着淡淡的蓝?
      究竟是什么让蜘蛛爬上那株草,
      再趁着黑漆漆的夜色把白飞蛾招来?
      难道这黎明前的圈套不让人恐惧?
      无处不在的圈套连一条小命都不放过。
      白色的蜘蛛停落在一朵白花上抓住一只白色的蛾,构成一幅怪异的画面。这几个元素“交叉混同,等待迎接黎明,�如同一个巫女的肉汤配料――”,像是对一则食品广告的模仿,却传达了枯衰和死亡的感觉。白色本象征纯洁,现在却变成了死亡和灾难的色彩,在黑色的映衬下越显恐怖,这种效果是如此不可思议,诗人只能用诘问来收场。肥白的蜘蛛让我们想起初生的婴儿;白蛾的翅膀近似于白色的绸缎,让我们想起新娘洁白的婚纱;万灵草本象征智慧和救赎。全诗用嬉戏口吻开始,展示的却是恐怖的景象,但语气含蓄内敛,最后以镇静的发问结束,留下空白让读者思考。
      
      2.对社会的反讽
      
      弗罗斯特对自然的态度影响了他对社会的态度。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很多敏感的美国人开始对国家的未来持怀疑的态度,同时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命运。弗罗斯特见证了工业化的过程,在其诗歌中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也展示了工业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现实。
      在弗罗斯特最具讽刺性的诗歌《分工》(Departmental)中,诗人给我们展示了蚁巢中的机械分工。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责任,它们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忠于职守,它们就像生活在一个管理有序的微观社会里。而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蚂蚁社会的残酷。为了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什么都不能阻挡它们的脚步,哪怕是同伴的死亡。“蚂蚁真是个奇异物种,�路上踩到同伴的尸体,�如同从没看见过,�行色依然那么匆匆,�心儿一点不为所动。”弗罗斯特其实是想讽刺人类社会的分工,展示人类与蚂蚁社会的相似性。高度发达的科技要求每个领域中的精细分工,其结果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残酷和人内心的孤独。高科技让地球变小,人与人之间距离变短,但是同时,心理距离却变得更远。诗的末尾“不能说这算不上温文尔雅,�却是多么彻底的社会分工啊”反映了诗人对这样的社会的厌恶。
      反讽使弗罗斯特的作品具备了双重意蕴,也使审美主体获得了精神的超越。相比较于浪漫主义诗人,弗罗斯特笔下的自然有其黑暗、恐怖、残酷和不和谐的一面;社会工业化更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残酷影响。诗人以幽默作为洞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赋予了诗歌多重涵义,也给予读者全新的感受。
      
      参考文献:
      [1]Baldick,Chris.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brary Term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Frost,Robert.Complete Poems of Robert Frost.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49.
      [3]Gerber,Philip L Critical Essays on Robert Frost[C].Boston:G,K Hall&Co.,1982.
      [4]P.Jay & Brett C.Millier,The Columbia History of America Poetry[C].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5]Untermeyer,Louis.Robert Frost’s Poems[C].New York:St.Martin Press,1971.
      [6]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推荐访问:罗斯 罗伯特 反讽 诗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