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探析张爱玲《半生缘》中女性的男性化特征|半生缘张爱玲

    时间:2018-12-25 03:25: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有个性的女性形象,而在《半生缘》中,顾家这个男权家长空白的家庭,诸位女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父系制度的男性化特征,尤其是顾家姐妹。本文通过其中的女性冲突主题,解析这种男性化特征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主题。
      关键词:《半生缘》 女性冲突 男性化特征
      
      在宗法父权社会为女性设置的铁闺阁世界里,女性的身份属性、权利和性别的产生方式,都在父权体制中被男性所决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通过教育的蔓延和吸收城市文化,逐渐在思想上有了进步,确切地说是想摆脱男权的欲念,尤其是在接受外来刺激较多的大上海。可是在这一历史阶段,大多数人们的思想基础和观念没有改变,仍然崇尚和畏惧父权文化,即使有改进的趋势,那也是没有根基的,是失败的,于是女性虚无地产生了男性化特征。所谓男性化特征,就是女性(主要是女性)要独立自强,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树立女性新地位,抗衡男权思想。
      在《半生缘》中,顾家是一个男家长空白的家庭,但这并不代表着顾家的男权势力也为空白。顾老太太和顾太太长期受男性中心论和父权文化的主导影响,认为这个没有掌舵男人的家庭迫切需要一个人来维系父亲制度,长女曼璐便充当了这个反叛性别的角色。暂且不谈她所从事的职业,最初曼璐的内心是有女性传统恐惧与冲突的,这源于长期的父权影响。但后来,她意识到曾经压制她的宗法父权而今却赋予她强大的权力和责任,于是女性的男化特征在她身上逐渐显现出来,也正因如此,曼璐才会有后来徘徊于女性的犹豫和男性的跋扈的畸形性格(当然,长期压抑而残酷的舞女生活也是形成她性格的重要因素)。悬殊的地位改变使她在一定程度上也歪曲了男性化特征本质,而曼璐把这种进步视为自己巨大付出的补偿,这注定是不会有“质”的进步的。
      曼璐为了养家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使她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甚至是绝对的优越感。顾家女性族群的权力关系和地位竞争所体现的闺阁政治[1],就是张爱玲在《半生缘》中欲表现的女性冲突主题,而这种冲突是紧密围绕男性化特征的,以曼璐和曼桢的冲突最为激烈,竞争的主要侧重点就是谁的父权能力更强大,即谁的男性特征在家中更为明显。这其实是相互矛盾的,女性的独立本来是要脱离父权的压制,而在这一问题上又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再一次说明了人在这一时代的思想基础没改变。
      正是曼璐和曼桢姐妹两个都有向往男性地位的思想,导致了姐妹情谊的反动。闺阁情谊的解体是由地位的改变而引起的。曼璐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男性化能力特征(虽然畸形),财力和见多识广就是一方面的表现。在顾家替亡父持家,她的主体意识的阐发暗示了她的地位,在文本中有着重描写,尤其是在曼璐与顾母的对话中,通过顾母的懦弱更为突出地显现出曼璐的强硬(后面提到);而曼桢,张爱玲有意把设置成不同于曼璐的命运和性格特点,受过教育又身为职业女性,温文尔雅又知书达理,在经济和性格上较为自主,所以她对女性男性化的特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正确的实践,她正努力地想替代姐姐,做家里的父权人物,承担家里的责任,并为妈妈和奶奶分忧。从原来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卖笑挣的钱读大学,到现在替代姐姐做家里的父权人物,曼桢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小说中,虽未浓墨重彩地写曼璐和曼桢姐妹二人在争做家里的父权人物方面的正面冲突,以及曼璐心理的不平衡,但顾曼璐曾经对顾母说:“曼桢现在能挣钱了,你们现在嫌弃我丢人了,好盼着我早点嫁出去……”这里暗示出曼璐已经感到自己在顾家的地位岌岌可危了,这同时也为后文情节作了铺垫――她要保全她的父权地位而做出不择手段的挣扎努力。而最后,曼桢成了曼璐婚姻的贡品的畸形结局便说明了二人竞争的两败俱伤。文本中的“你们”有着深层的含义:
      首先,曼璐养活的是一家人,有很重的家庭负担,这体现了曾经的辛酸和她痛苦的前半生;其次,她代表父权,居高临下地看家中的其他人,而潜台词就是“你们”必须要服从“我”的决议;最后,“你们”把“我”孤立了,一方面,“你们”背叛了我,另一方面,我要报复“你们”。所以,一句“你们”体现了曼璐张狂和跋扈下浓重的悲剧色彩。
      顾家的顾太太和顾老太太的特殊而鲜明的性格特点为曼璐和曼桢各自的男性化特征的形成营造了相当重要的环境,提供了条件。顾老太太时时刻刻铭记着顾家祖上是书香门第,她的身上也带有一定的男性化特征,为了使家道中落的顾家维持住最为基本的尊严和礼教,她更情愿让曼桢接管曼璐的责任,成为顾家新的健康的领导统治者,因为她认为一个正直的领导者是让家道复兴的希望。顾老太太耿直坚强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曼桢在外艰苦求职养家的动力和后盾,也是顾家女性男性化的源头,曼桢坚信奶奶是她的支持者。而顾太太性格软弱,无知而且无主见,是中国旧时代传统家庭妇女的典型代表,她的无能为曼璐的张狂和跋扈提供了直接的便利条件,尤其后来被祝鸿才窜谋,对曼桢逼奸成子[2]。曼璐逐渐感到年老色衰,红粉骷髅的降临使自己日益孤立,内心的恐惧和无助诱导她劝诱母亲成为她与妹妹曼桢闺阁大战的“自己人”,随后的竞争演变成了女人之间的纠葛。
      而如果两姐妹的男性化特征都得到满足与实现的话,小说的矛盾是无法完成和发展的。张爱玲选择让前半生受尽苦痛的曼璐的男性化权力得到增强,而让曼桢无力施展她的男性化特征,由此可见,张爱玲是以现代都市小市民的一分子来对待都市现代化的,很现实地剖析了社会文化,她已经将结局预示出来。我认为《半生缘》浓重的悲剧色彩不是主要体现在曼桢身上,而是在曼璐身上。表面上曼璐婚后帮助丈夫发迹,在顾家继续着统治地位,风光无限,但她最终仍逃不过被男权压迫,被视为生儿育女的工具,等于说她多年来惨淡经营的“男权地位”崩溃殆尽,这种外在貌似光鲜亮丽而内心却酸苦的悲剧比曼桢那种可以看到悲剧更令人心酸。曼璐虽然对糟蹋她身心的男性社会表达了不满,但同时却又恐惧被丈夫休掉而顺从了他欲染指曼桢的野心。面对父权文化,她既是改造的主体,又是承受的客体。而在对待曼桢的态度上更说明了她根本没有游离出父权文化,只是角色的代替,曼璐同时也是男性主流文化的同谋者,但最终落回女性传统恐惧和顺从。
      曼桢在受奸生产后不愿继续受制于祝家,意与顾家和祝家断绝关系,这基本上是曼桢摆脱铁闺政治作出的最大抗争,她向主流文化提出了抗衡的讯息,但日后对儿子的眷恋迫使她重回祝鸿才身边,母爱的爆发毁了她之前的一切努力。她细致地想到了荣宝的饮食、住行、教育和心理,这说明曼桢已经不自觉地回归了母性。可是重回祝鸿才身边,痛苦、屈辱、禁锢、折磨和挣扎是曼桢所不能逃避的,曼桢照顾儿子就意味接纳了曾强奸她的祝鸿才,母爱的回归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曾经的男性化特征是无力的,曼桢的离去和归来暗示了男性中心法则的短暂失效和回归。
      总的来说,《半生缘》中女性的潦倒颓废的男性化特征被男性的经济、性欲、语言、权力的优势所瓦解,在宗法父权为女性设置的铁闺阁世界中,社会文化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使女性的权力处于一个半上不下的悬空状态,思想没有根基,所以无法摆脱男权的地心引力,所以结果是畸形的。
      
      参考文献:
      [1]林幸谦.《半生缘》再解读:姐妹情谊的反动与女性冲突主题[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3卷(总47期):72-80.
      [2]刘春燕.“小女子”的大悲剧――张爱玲笔下的女牲形象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61-63.

    推荐访问:男性化 探析 半生 特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