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调查报告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完整)

    时间:2021-06-17 14:05: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和实施原则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21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重点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

     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 目标任务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实施意 义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

     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 择。

      四、实施时间

     2017 年 12 月 29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2018 年 9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五 、主要建设内容

     (一)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我们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 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 农业大村向农业强村转变。

     1.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 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积极发展旱作高效 立体农业,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大力推进特 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

     按照逐年推进的方式,到 2020 年末,全村共种植核桃 11822 亩,建成优质泡核桃基地 2000 亩(在 25 度以上陡坡地、沟 坎、房前屋后等适宜地块建设优质泡核桃基地 2000 亩,每

     亩按 3—5 株种植留养管护),扶持发展核桃加工小微企业 6 个以上;种植茶叶 6665 亩,建成标准茶园基地 3000 亩(在 XX 路沿线实施茶叶优良品种改良 1000 亩;在打靶场片区实 施古茶园留养 2000 亩),扶持发展茶叶加工小微企业 6 个 以上,建成 XX 村茶庄园 1 个、XX 自然村茶村庄 1 个;积极 打造“四个 1000 亩”林果园建设,在 XX 自然村片区种植甜 樱桃 1000 亩(按照每亩 10 株的标准种植,每株 100 元), 在 XX 自然村片区种植杨梅 1000 亩(按照每亩 6 株的标准种 植,每株 100 元),在 XX 自然村片区种植山李子 1000 亩(按 照每亩 4 株的标准种植,每株 100 元);在 XX 自然村片区 种植红李子 1000 亩(按照每亩 7 株的标准种植,每株 100 元)。

     2.加快观光农业发展。立足 XX 村属城郊结合部和 XX 高速路 XX 二级路、XX 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 自然生态条件。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 化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生态茶园和 “四个 1000 亩”林果园等地实施步道建设 15 公里,建设田 园休闲景观亭 15 个,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 观光园区和康养基地,力争将 XX 村打造成“天下茶尊、滇 红凤庆”的“后花园”。在全村范围内扶持 8 户以上集餐饮、 观光、体验为一体的农家乐,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 台,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村组,做 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 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扶持有条件的小农户 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 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同时,要成立 4 个以上花卉 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发展以茶花、桂花为主要品种的庭院 经济 800 多户;成立 4 个以上“四个 1000 亩”林果园专业 合作社,真正做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

     4.盘活农村土地经营权。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 度,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引导村(组)集体经济合作社适度 规模有序流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村(组)土地股份 合作社。加快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以“三权三 证”为重点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二)实施人居 环境提升行动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 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 统一。

     1.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七改三清” 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升级改造进村主干道 3.2 公里,实施村 组道路硬化建设 30 公里,实现村组道路 100%硬化。架设农 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管道 20 公里,建设蓄水池 18 个 1000

     立方米,进一步改善 800 多户 3200 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实施农村电网(低压线路)升级改造 40 公里,安装变压器 4 台,有效改善全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在村组道路实施增花 补绿,建设氧化塘(污水处理池)5 个,新安装太阳能路灯 1000 盏,建设公共厕所 10 个,建设垃圾收集池 30 个。做好 村庄户用厕所改造,规范村庄露天粪坑、简易茅厕。持续开 展“两违”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 肥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减 量化;改进畜禽饲养方式,引导农民单独建“面楼”、畜厩 等附属用房进行集中养殖;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综合 利用,建成病死动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体系。

     2.统筹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 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 修复工程。全面推行以“河长制”为主的“六长制”工作。

     落实好天然林保护制度,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扩 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建立成果巩固长效机制。继续 实施生态公益林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3.实施综合服务区建设。我们要抢抓 XX 公路和 XX 高速公路 建设的有利机遇,对 XX 河 XX 段部分河道实施河流改道,科 学合理规划部分弃土场,通过河流改道规划出的可用地块和 弃土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利用,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配套, 建设一个集仓储物流、餐饮服务、批发零售和苗圃花卉为一

     体的综合功能服务区。

     4.全面改善群众住房条件。针对 XX 村 47 户“四类重点对 象”和其他危房户,按照“一户一方案”的方式,拆除无保 留价值的危房,对其实施拆除重建;对需要保留的旧民房在 加固的基础上,对墙体、框架门窗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修缮。

     (三)实施繁荣兴盛农村文化行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 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 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 会文明程度。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巩固提升好“国家级文明村”、“省级 文明村”和“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创建成果,通过 实施“道德讲堂”建设,认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优 秀十星户”和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实 施“道德广场”建设,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深入挖掘 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广泛开展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 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建立道德激励 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 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巩固好“信用 村”创建成果,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2.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建设 XX 村集茶文化、益智等多功能的非物质文化活动传习 所 1 个,切实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组建 XX 村山歌队、合 唱队和打歌队等三支文化宣传队,组建一支老年门球队。鼓 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 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 貌。提倡人人遵纪守法,强化村规民约约束力。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 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县级公共 文化机构辐射作用,统筹整合资源,建设集居家养老服务中 心、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儿童之家等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 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4.实施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工程。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 胜全面小康,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开展村寨文化氛 围营造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务党务 公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法治宣传等为主要内容。培养 村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的意识,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 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 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四)实施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行动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

     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 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 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 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践行“头顶理想、脚 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团结干、创新干、拼命干” 的临沧作风,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 范作用,建立和完善以党总支为核心的自治组织体系。在原 有 5 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党 员群众,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 7 个,在各村民小组活动场 所积极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教育实 践活动,并通过群众会、火塘会、板凳会、田坝会等形式把 政策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心里,引导 群众树立自强、诚信、感恩意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 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积极引导群众组建 村务理事会,加强村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建设。

     2.加强法治保障能力建设。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 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 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

     提升运用好 XX 村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 “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入

     户普法活动,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 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村组干部法治观念、法治意识, 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村治安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 用,大力推进...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振兴 乡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