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打破写实的神话

    时间:2021-07-13 04:02: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现实主义(re8li8m)是经典电影理论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强调一种客观、忠实地反映生活的原本情形的态度。在电影发展史上,现实主义伴随着质疑和争辩一路走来。在这诸多的辩论中,有一个重要的专有名词,那就是“反身性”(renexivity)的概念。反身性向现实主义传统和技巧提出挑战。它试图告诉人们:影像——即便是采用写实主义的——也是由导演和摄像机架构起来的,渗透着作者身份和产制过程的影响。它不断地向现实主义提出质疑:是什么样的思维定势使人们产生对现实主义影片的信任,我们应该怎样打破这样的思维定势等等。
      看上去,反身性和写实主义针锋相对,实际上这二者并非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反而具有相互渗透的倾向。它们可以共同地存在于同一个文本,一方面阐明了社会真实,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提醒观众他们在模仿上的建构本质,比如某些写实影片故意地提示或暗示其中的虚构成分,以达到讽刺或反省的目的。
      本文梳理了从现实主义的发展到反身性对它的质疑这样一个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并试图将此理论应用于分析一部美国的商业故事片《波拉特》之中。通过对该影片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出它是怎样运用反身性策略的,同时也论及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个具有讽刺性的文本,是如何“故作正经”地表现社会真实,又不断暗示其虚构成分的。
      
      一、从表达现实到自我反身
      
      谈到自我反身性理念与电影艺术的结合之必然性,就不能不论及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以及自我反身性对现实主义的质疑和批判。
      作为一种美学观念,现实主义早于电影而存在,大量地运用于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形式中。直到上世纪40年代,现实主义电影才变成一种迫切的需要并得到十足地发展。stam认为,这是因为二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前所未有的灾难,使得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情形产生了不信任感和危机感,于是人们重新思考社会的原本面貌,并且诉诸于现实主义电影来重新建立国家认同和社会形象。在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气息便从它的断垣残壁中弥漫开来,诞生了诸如罗西里尼等一批新现实电影的领军人物。当这股气息漫延到法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主将”——巴赞应运而生。总之,现实主义电影思潮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精神以及巴赞的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电影在内容上追求质朴自然、生活化的表演,重视演员本身的气质和外形,反对夸张和做作,有时使用非职业演员,力求反映出生活本质;在电影语言方面则使用了一系列诸如长镜头、深焦距等处理影像的技巧和手法,它们构成影像的现实主义风格,也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使人们看起来影像和现实是无限接近的。
      对于经典的现实主义影片(classical realismtext)的叙事语言来说,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原则,便是隐藏摄像机的存在。换句话说,便是抹去所有电影工作和叙事行为的痕迹,让观众认为电影是逼真的、不做作的,是“清澈透明的”,以此更多地满足观众的观影愿望和窥视欲。经典写实文本使用一系列剪接、摄影和录音的方法来促进影片时空的连续和完整,这些方法例如:引进新场景的规则、表现时间流逝的手段、镜头之间平顺转换的剪接技巧以及包含主题性的手段等等。
      通过隐去生产符号的影像效果使观众接受“真实”的透明解读和呈现。观众往往就会被导演牵着鼻子走,感性地看待现实生活难以接受的虚拟角色,照单全收创作者所鼓励的价值观和主题。后来,这也成为现实主义电影最为人所指责和批评的方面。
      伴随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它的争论和质疑就一直没有停息过。这种批判的声音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20世纪60年代末期,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二战后的一段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后,又达到了一个政治革命喧腾和动荡的顶峰。这个时期,一切话语都被泛政治化了,有关意识形态、阶级话语的政治议题延伸到各种社会生活当中,当然也包括电影艺术界。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深远影响,一些电影理论家认为,摄像机在记录现实的同时,还传达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电影影像所呈现的现实,是透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过滤和漂洗的世界,它使得广大观众臣服或者顺从这个世界所彰显的意义。左翼先锋电影致力于批判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及优势的主流电影。
      与此同时,在法国结构主义思潮的文化背景中,电影研究开启了向符号学和意识形态研究的转向。结构主义符号学和银幕理论探讨现实主义被呈现的方式,认为电影只是现实和观众之间的中介。Jean Narboni认为,电影所表露的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它所呈现的事物并非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而是依照透过意识形态折射所显现出来的样貌。意识形态制约着生产过程的每一个主题、风格、形态、意义、叙事传统,这些都带有普遍的、意识形态的论述。总之,正如Tim O’Sullivan等人所说,现实主义只是电影文本的效果,而不是生活的效果。
      当然这少不了20世纪最重要的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的贡献。他的“间离效果”理论希望通过一系列戏剧表演的艺术手法,揭示和暴露事物的因果关系及矛盾本质,以显示社会是被建构出来的,而不是自然如此,并使观众主动地思考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以达到批判社会政治和对抗主流意识形态的目的。由此,借助“间离效果”(陌生化)理论,布莱希特对经典现实主义形成挑战。“间离效果”理论也对自我反身性电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布莱希特不仅影响了电影理论家,也影响了包括奥森·威尔斯、戈达尔等一大批电影创作者。
      总之,电影理论家们挑战了巴赞“完整电影的神话”,质疑渗透电影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意识形态论述,探寻怎样将人们从导演所设定的观念论述中解脱出来、成为积极主动思考的观众,于是他们便希望透过教育和自我反射的电影来完成,借此不断提醒人们注意电影作为一种折射观念的中介的特性,而非社会现实的透明反映。
      作为本文的一个主要概念,反身性最早从哲学和心理学而来,用以指涉将本身当作对象或目标的理性能力。后来其意义也加以延伸,用来比喻一种媒介或语言的自我反射的能力。反身性不但被视为当代思潮症候的一般意识,也视为自我检视反省的方法论。
      电影的反身性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加以探讨。从内容的角度看,Jay Ruby认为自反性的元素体现在三种类型的故事影片之中:(1)讽刺和嘲仿喜剧,以电影或拍电影人作为影片的嘲仿对象;(2)戏剧性电影,其题材就是电影及拍电影;(3)某些现实主义电影,探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以及探讨造成对虚构与真实区分的混淆的传统。总之,反身性影片自身的情节和内容决定并表现了自我反身性。
      从形式来看,具有反身性特征的电影经常采用以下策略,例如:在影像中出现摄像机、监

    推荐访问:写实 打破 神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