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三次转变

    时间:2021-07-12 12:01: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xyy/jxyy201106/jxyy2011060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xyy/jxyy201106/jxyy20110602-2-l.jpg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1840年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提。在此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将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况中解放出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立以后,为迅速改变积贫积弱的状况、突破“贫困陷阱”以实现工业化,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赶超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再次实现了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中图分类号]D23;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1)06—0010—08
      
      20世纪世界上出现了多种经济发展道路,但是概括起来说,无非两种:一是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二是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在前一种发展道路方面,又由于时代、国情、发展基础、国际环境、文化等差异,表现为各种形态,其中欧美的发展模式最具代表性。在后一种发展道路方面,也是由于国情、执政党、发展基础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各种形态,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苏联发展模式最具代表性,而90年代以后,则以中国发展模式最具代表性。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至今的90年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三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也由此先后跨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的选择使中国成功地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的积贫积弱状态,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逐步成长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强大国家。
      
      一、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选择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19世纪前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而英国在经历了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后,迅速发展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迅猛。与此相伴的是世界交通运输业的显著发展,这不仅便利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也将大多数国家进一步纳入了世界市场体系。
      工业革命在西方的兴起及快速推进,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按照有些研究者的观点,在此前相当长的历史中,“世界发展过程的空间焦点长期在东方徘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而不是落后于欧洲。然而,中国的这种地位随着侵略者的入侵、鸦片战争的爆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据麦迪森估计,1820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33%,居世界首位;到1900年则下降到11%;到1950年则进一步下降到5%。从人均GDP来看,1820年中国人均GDP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1900年则下降至43%,到1950年则进一步下降至21%,差距不断扩大。另据麦迪森估计,1820—1952年间,中国GDP和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O.22%和-O.08%,而同期欧洲的GDP和人均GDP则分别为1.71%和1.03%。
      鸦片战争所带来的对于中国人精神、思想层面的冲击,丝毫不亚于西方的坚船利炮对这个古老国度产生的影响。中国在这次以及此后的一系列战争中所经历的失败和屈辱促使中国人开始了对自身的反省和对世界的重新认识。自1840年起直到20世纪初期,中国在自强和发展的道路选择上,从继续维护封建集权帝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变动甚为迅速;在思想观念上,则从最初的“师夷长技以治夷”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全盘西化”。
      尽管西方国家从制度到经济,在当时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都被视为一个样板,但“全盘西化”的努力仍没有找到能够彻底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侵略者不会、也不愿意给中国足够的时间去复制西方的先进制度与强大实力。而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中国所表现出来的破坏性,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满目疮痍的欧洲和继之而来的世界经济危机,更推动了中国人对于西方文明的反省,此前被无限推崇和向往的西方制度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缺。晚年的梁启超在游历欧洲之后就曾提出,年轻人首先应当存有“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继而是要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补助我们的文明,以成就“一个新文化系统”。这意味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已经开始了反思和重构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努力,这种反思的出现是必然的,这并不仅仅因为我们对于自身文化和历史在感情上的认同,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根本不可能放弃一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做到与传统的完全割裂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收。但是反过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近百年来抵御西方侵略过程中却屡战屡败,已经被证明不能解救民族危机和重新振兴中华,这也是1915年后全国兴起“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原因。同样,新文化运动的应运而生,也标志着中国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文化和探索民族独立和振兴之路。
      中国必须找到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恰恰在这一时期传人了中国,这一理论很快就有了坚定的追随者。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理论、手段和设想的制度,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同时还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暴露出来的对外侵略、对内压迫人民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弊病,即为中国人指出了一条超越西方、通向“大同世界”的路径。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以及新生的苏联对中国所表示出的友好,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对社会主义这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好感和向往。更何况这种体制本身又被赋予了一种理想色彩,即使单纯从道义的角度而言,追求正义、自由、平等和富裕的社会主义,对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来说,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一生追求中国独立富强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在晚年就提出:“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而所谓的苏联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纲领,确定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让中国人看到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却可以让中国走向独立、平等和富强的道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险恶国际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黑暗,为现代化扫清了政治障碍,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同时,其所选择和建立的经济模式则是新民主主义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中国经济发展 道路 世纪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