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浅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发展观

    时间:2021-07-12 08:02: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建国后毛泽东的发展观中,事物发展的逻辑起点是矛盾,认识的直接起点是实践,实践的直接起点是上次实践上获取的认识;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客体是政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的战略和目的因时期不同有所差异;政策和策略选择也随战略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发展的理论思想保障是坚持马列主义,政治保障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发展的动力支持是革命与改革,发展的环境是稳定;发展的方向是“自由王国”,发展的社会定位是,发展是好的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的标志。
      【关键词】建国后;毛泽东;发展观
      
      建国后毛泽东的发展观,包括毛泽东关于事物发展的基本理论,对新中国的基本理念,对新中国发展有重大直接意义的理论、思想、战略、目的、政策和策略等体系。它是毛泽东发展观的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观的主要的部分。探讨建国后毛泽东的发展观,有助于我们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渊源,有利于我们实现科学发展由自发变自觉,有益于我们实现从科学发展的“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厚重的理论、文化底蕴。
      建国后毛泽东的发展观,其内容如次:
      一、事物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直接起点
      (一)发展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即根本、根据、始发点,最基本的依据。毛泽东坚定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观和唯物史观,坚定地坚持“事物发展的逻辑起点是矛盾”,“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这一哲学命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矛盾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充分的展示了这一观点和立场。毛泽东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全国解放后,毛泽东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的最后指出:“一共讲了十点。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这个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3]
      (二)发展的直接起点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直接起点说,集中体现在《实践论》等哲学著作中。毛泽东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不能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4]“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后来毛泽东又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5]人们对某个事物从茫然无知发展到感性认识,又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的每一步的发展或提高都依赖于实践,而且其直接起点都是实践。由此可以认为,毛泽东是坚持“认识及认识发展的直接起点是实践”这一哲学命题的。那么从此次实践到后面高一级的实践,这个发展的直接起点是什么呢?毛泽东认为,答案是唯一的,即“认识”,在上一次的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后面的实践之所以较前面的实践“高级”,是因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源于前面实践的认识的指导。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更主要的还表现于从理性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样一个更高级的飞跃。
      二、发展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与客体,在哲学上构成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指认识者或实践者(人),客体指作为主体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整个世界,包括人本身及其身体和生活的各个部分都可以成为认识的客体,它不依赖于主体而独立存在。但是,只有进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和认识活动领域的那个部分,才是现实的客体,它与主体的能力密切相关。
      (一)发展的主体
      毛泽东关于发展的主体说,也属于其“群众路线”的内容。毛泽东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6]“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毛泽东不仅认为发展的主体是人民,而且认为,“人民群众”这个概念的外延是动态的,它随着国内外形势、任务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基础(工农大众)不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每一次胜利,都是我们党紧紧团结和依靠最广大的人民大众的结果。建国后毛泽东仍然认为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民主革命胜利后进入建设时期,面对国民党腐败政府遗留下来的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烂摊子,面对新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艰巨任务,毛泽东又特别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坚决地依靠人民进行建设。毛泽东深信,只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一定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发展的客体
      建国后毛泽东的发展观中,新中国发展的客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社会、军事、国防、生态、民族宗教关系、国际关系、国家统一等。
      从党的七大报告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国家发展最大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发展的客体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国防、民族平等和团结、正常宗教活动、国际关系、国家统一等;此外,毛泽东还特别关注民主政治建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
      三、发展的战略和目的
      (一)发展的战略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战略的任务是发展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解放战争即将全面胜利之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提出 “使新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诞生之初,毛泽东和我们党对国家发展的战略主要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来表述。1954年2月,七届四中全会批准了毛泽东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指出了过渡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战略的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有制改造。含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及战略任务有着更为明确的表述,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8]1958年3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六个基本点。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两步走的步骤勾勒出新中国发展的蓝图,至今仍有重要意义。总之,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强国,任务是完成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推荐访问:发展观 建国 毛泽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