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新贡献

    时间:2021-07-12 00:02: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新贡献在于: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阶级性与人民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高度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性质的科学定位和创造性回答;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执政兴国的行动纲领;集中体现了当今时代主题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趋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我们党面向21世纪的政治宣言。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建党学说; 新发展; 新贡献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7)06-0005-05
      《江泽民文选》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以“三个代表”为纲领的执政党建设思想,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扎根于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顺应了时代发展变化对我们党提出的新机遇、新挑战,创造性地回答了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下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关键问题。“三个代表”科学论断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达到了更加理性、更为自觉的新阶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执政党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长期悬而未解的历史课题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考察欧洲主要国家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汲取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揭示人类历史一般规律,指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发展方向的同时,找到了唯一能够担负实现这个历史使命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他们指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才能“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这一革命的最终目标——消灭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在领导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等工人政党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先后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同盟章程》、《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等重要文献,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政治使命、纲领策略、组织原则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理论基础,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成长、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20世纪初,列宁敏锐把握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把马克思主义党建原理与俄国落后的资本主义国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不同于旧式社会民主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特别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南、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具有统一意志、统一纪律、统一行动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按照列宁党建思想组织起来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执掌了全国政权,创建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继列宁之后,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基本原理,通过注重从思想上建党,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和纲领开展党的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依靠实行民主集中制发挥全党积极性,发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等,回答解决了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全国范围和广泛群众基础、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在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全国政权,成为得到广大人民衷心拥护的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奠基和初创阶段,列宁、毛泽东的丰富发展和成功实践阶段,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既有许多无产阶级政党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执政时期建设都不可动摇、不能移易的基本原理原则,也包含一些只适应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建设的具体方针和战略策略。但从总体上讲,这一理论体系主要是回答解决作为革命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对于党执政之后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由于历史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留下现成答案。列宁、毛泽东虽然有过这方面的探索实践,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了重大的成效进展,但应当承认的是,列宁、毛泽东执政时期的党建实践,主要还是沿袭革命战争年代党的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式方法,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因此,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长期悬而未解的重大历史课题。
      在我国,最先对这一历史课题进行全面深入探索实践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效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在探索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的同时,对于“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6页)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包括:端正和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政治路线;确立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提出了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摈弃了以往靠急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来开展执政党建设的错误做法,初步开创出一条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等等。在邓小平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推动下,执政党建设逐步摆脱极“左”路线的长期困扰,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实践和理论贡献,为“三个代表”科学论断的应运而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阶级性与人民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高度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性质的科学定位和创造性回答
      
      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所在。回答执政党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首先必须对党的性质作出科学定位和正确回答。从起源上看,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这是毋庸置疑的。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工人阶级为实现其历史使命而建立的政治工具,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不可动摇、不能移易的根本原则。但是,党的性质并非抽象的、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动态发展的。由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党的性质的具体内容和实现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只有与时俱进地不断赋予党的性质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才能在各个历史时期真正得到体现,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党才能够充满勃勃生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党就自觉地以劳工阶级为基础,以领导从事工农解放运动、为工农群众谋福利为己任。建党初期,毛泽东就鲜明提出要建立一个具有先锋队性质的党。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里头出了一部分比较先进的人,组织成一个政治性质的团体,叫共产党。”抗战时期,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任务的变化,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人民解放,他又与时俱进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代表了民族的利益。”按照毛泽东党建思想,1938年12月瓦窑堡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局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对我们党的性质作出了“两个先锋队”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1945年6月通过的七大党章,是我们党走向成熟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它开宗明义地对党的性质作出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一规定,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围绕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我们党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通过整风的形式,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武装全体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改造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要求广大党员努力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从而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推荐访问:学说 马克思主义 党建 新发展 贡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