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依法治国:抗争性政治的化解之道

    时间:2021-07-05 00:03: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国内知名政治社会学学者于建嵘先生作为游走于中国底层社会的一位政治社会学专家,是“底层研究”的学界先锋,其作品《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一书很好地展现了其“底层视角”的学术解读框架。文章拟从依法治国这个时代议题出发,基于底层经验研究,更好地理解变迁中的社会。
      【关键词】抗争性政治;依法治国
      于建嵘,长期致力于国内底层群体(农民,农民工及工人等)研究的知识分子,国内知名政治社会学学者。20世纪70、80年代,改革开放,学术之光复燃。恰逢中国卷入全球市场,封闭自恃的制度(计划制、单位制等)骤失繁育土壤,中国社会处于巨大变迁中。中国新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群体随着社会结构转型而产生,社会行动者的种种政治表达和利益维护活动,成为当下社会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为了获得理解社会变迁的一手资料,对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进行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在各学界逐渐式微,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对其十分关注并借机积累了大量学术实证资料,逐渐形成一个不同于以往“精英主导”的研究视角,即“底层视角”,“正确认识底层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种价值观,一种研究方法对于国内实证研究非常重要。”于建嵘先生作为游走于中国底层社会的一位政治社会学专家,在这个大潮流中作出出重要贡献,是“底层研究”的学界先锋,《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2010)一书很好地展现了其“底层视角”的学术解读框架。在《抗争性政治》中,于建嵘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采用底层视角的研究方法,描述并分析了社会底层群体(农民、工人及农民工等)的维权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征及现存的社会风险,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解社会冲突的政策性建议。本书精彩之处不止于其作为学术专著为推动国内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珍贵的一手资料和新的理论研究范式,更对于当代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发挥着巨大的实际效用。
      一、抗争性政治与政治社会学
      “抗争性政治”作为学术概念最初出现在美国“抗争性政治的无形学院”的新项目的议题讨论中。项目成员为了思考研究社会运动的新途径,采用“抗争性政治”这个概念来区分传统重视经济视角的马克思运动理论,并且突出国家的重要性,强调“抗争是政治性的,而国家是卷入其中的关键行为体之一。”在本书中,于建嵘先生对于西方学术界的“抗争性政治”也进行阐述,认为并不能奉行“拿来主义”,“西方学界的‘争议政治/对抗性政治’都预设了对立双方,然而国内许多社会泄愤事件是无法找到对立双方的。”在本书中,于建嵘先生认为抗争性政治是一种以政治的眼光对底层民众的制度化或反制度化行为进行解读的框架,并且是政治社会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構成部分。
      作为国内政治社会学知名专家学者,本书既是于先生十多年来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集大成,同时也是该学科领域前沿性的学术成果。“政治社会学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取向,它假定政治现象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同时社会现象具有政治意义。”结合时下国内社会处于急剧转型的关键期,政治社会学特别关注到民众对于现存体制的期望与体制所能满足其实际状况之间产生的张力,用政治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与解读方式解构抽象的张力成为政治社会学的学科使命。本书作为一部学科理论专著,从“社会冲突”相关理论着手,将“集体行动”“维权抗争”“群体行动”“社会泄愤”“国家建设”“社会治理”等多个问题域摊开于读者面前,为政治学及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经验资料。
      二、底层视角与国内群体事件频发
      在本书的导论部分,于先生便解释底层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印度史研究。这个学术概念始于1982 年古哈等六位研究南亚历史的历史学家所著《底层研究》第一卷,伴随着概念而确立了一种批判精英主义、强调“自主的”底层意识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观察方法,‘底层研究’要求给予普通民众在社会政治变迁过程中以新的定位,要求从底层的社会内部的结构解读底层政治的运作逻辑。”于建嵘先生在书中将他的底层视角总结两个坚持和一个注意:一是要坚持从个体出发,每一个社会都是由个体组成的,二是相信底层人群具有理性。其次要注意保持科学研究的中立姿态。底层视角的灵活运用成为于先生多年底层研究的得力工具,在理解国内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中,底层视角的把握方法很好地帮助我们探寻事件背后的个人,社会和国家互动状态和机制。
      在本书的主体部分,于先生向我们描述了三类群体性事件:农民的“以法抗争”、工人的“以理维权”以及“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事件。于先生综合以往对于国内群体性事件的学术研究并加以反思,基于多年的底层研究资料累积,对三类事件的生发机制做出学术归纳:农民集体行动中的“以法抗争”特点,工人集体运动中的“以理维权”特点以及“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中的心理机制特点,这成为我们理解现实发生着的群体性事件的有效理解框架。书中描述每一类机制的特点及形成机制十分详尽,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三类群体性事件中都涉及“自主性与权利意识的觉醒”。正如于先生在本书导论中说道:“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信仰、文化价值观和抗争策略,并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是超越传统价值规范或者文化约束的新变化。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同”,追求大同社会是几千年的儒家梦,内化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追忆大跃进时代,农民在自己的土地被集体化,工人在国有工厂被异化,直至改革开放,现代文明意识与宪政民主意识的传播,市场化冲击下,人们开始真正正视自己的权利(经济权、参与权等),并且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采取一些行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集体行动的社团性,尽管这些行动大多无组织、无固定参与者,有些甚至无显著矛盾双方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这已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个体的觉醒应当成为我们理解个体行动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依法治国与抗争性政治化解之道
      面对频发的社会集体事件,我们应当采取“发生——应对”机制而非“发生——镇压”的暴力行径。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斯科特指出的那样,“人类社会从来不会有绝对稳定、绝对和谐的理想状态,最具有活力的社会恰恰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抗争与示威活动,纠纷和争论的存在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推荐访问:依法治国 之道 抗争 化解 政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